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二醇鼻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雌二醇壳聚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及鼻黏膜吸收动力学.方法 以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壳聚糖(CS)制成纳米粒,通过离子凝胶化法制备雌二醇(E2)壳聚糖纳米粒,分别用动态光散射法仪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高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透析袋法对其体外释放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考察了质量浓度分别为3.86、7.20、24.75、32.74、51.62 mg·L-1的雌二醇壳聚糖纳米粒的鼻黏膜吸收动力学.结果 当m(CS):m(TPP)在3:1~7:1之间时,可以形成壳聚糖纳米粒,5:1时得到得纳米粒最佳,平均粒径为(279.1±7.2)nm.随着E2质量浓度的增加,包封率有降低的趋势;E2在前2 h内发生突释现象,12 h释放量达80%以上.在循环液体积为5 mL、流速为2.5 mL·min-1下,不同质量浓度的雌二醇壳聚糖纳米粒鼻黏膜吸收速度常数不同,且随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通过离子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外观呈半透明状,粒径较为均一,有一定的缓释效果,鼻黏膜吸收具有浓度依赖性,一定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吸收动力学过程为符合零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包载卵清蛋白(OVA)的壳聚糖(CS)纳米粒,考察影响其粒径的因素并进行体外释放及细胞摄取效率的研究.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以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制备包载OVA的CS纳米粒,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CS溶液浓度、pH、TPP浓度、CS与OVA质量比、CS与TPP质量比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粒(CS-NPs)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碱降解法制备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CS),并以之为材料,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CS-NPs,以微粒的平均粒径、分散度和Zeta电位为指标,考察CS及三聚磷酸钠(TPP)的质量浓度、CS/TPP质量比、CS溶液pH值和CS溶液温度对制备CS-NPs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雌二醇壳聚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及鼻黏膜吸收动力学。方法 以三聚磷酸钠( TPP) 为交联剂,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壳聚糖(CS) 制成纳米粒,通过离子凝胶化法制备雌二醇(E2)壳聚糖纳米粒,分别用动态光散射法仪测定了纳米粒的粒径,高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透析袋法对其体外释放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考察了质量浓度分别为3.86、7.20、24.75、32.74、51.62 mg&;#8226;L-1的雌二醇壳聚糖纳米粒的鼻黏膜吸收动力学。结果 当m (CS) : m (TPP)在3:1~7:1之间时,可以形成壳聚糖纳米粒,5:1时得到得纳米粒最佳,平均粒径为(279.1±7.2) nm。随着E2质量浓度的增加,包封率有降低的趋势;E2在前2 h内发生突释现象,12 h释放量达80%以上。在循环液体积为5 mL、流速为2.5 mL&;#8226;min-1下,不同质量浓度的雌二醇壳聚糖纳米粒鼻黏膜吸收速度常数不同,且随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通过离子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外观呈半透明状,粒径较为均一,有一定的缓释效果,鼻黏膜吸收具有浓度依赖性,一定质量浓度条件下的吸收动力学过程为符合零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用离子交联-匀化工艺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CS溶液和三聚磷酸钠溶液,采用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制备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粒,考察CS的浓度、CS与二聚磷酸钠的质量比及高压匀化对壳聚糖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测定了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当CS与三聚磷酸钠的浓度都为2mg/mL,质量比为3:1~6:1,通过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可以得到稳定的纳米粒。纳米粒外观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达到90%以上。结论:用离子交联-高压匀化工艺制备CS纳米粒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包封率较高,可以满足给药系统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阿昔洛韦眼用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家兔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考察其体外性质及其经家兔眼部给药后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通过离子交联作用制备纳米粒,考察了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性质,通过家兔眼部结膜囊内给药,考察眼房水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并与市售阿昔洛韦滴眼液相比较.结果: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35 nm,多分散系数为0.256,Zeta电位为43.9 mV;平均包封率为15.6%,平均载药量为1.9%;家兔眼部给药后,AUC0→6 h达到3.69μg·h-1·mL-1,是市售制剂的2.4倍.结论:实验初步证实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可以促进阿昔洛韦的眼部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壳聚糖浓度、三聚磷酸钠(TPP)浓度及壳聚糖溶液与TPP溶液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选择合适模型,并根据最佳模型绘制效应面图,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考察最佳处方的体外释放。结果: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对实验中各因素和指标进行拟合明显优于线性拟合。最佳处方制备的Endostar载药壳聚糖纳米粒,载药量、包封率及粒径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均在±7%以内,体外释放1周累积释放80%。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优化处方工艺。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纳米粒可以延缓Endostar的释放,达到了缓释效果,符合预期的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粒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杨晓容  宗莉  袁喜英 《药学学报》2007,42(7):774-779
研究粒径对壳聚糖(chitosan,CS)纳米粒介导的转染效率的影响。通过调整CS溶液加入质粒基因(plasmid DNA,pDNA)溶液的速度和涡旋时间制备250,580和1 300 nm粒径pDNA/CS纳米粒,研究粒径对CS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的影响。为深入探讨粒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考察了3种粒径pDNA/CS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对抗核酸酶作用和细胞对纳米粒的吸附和摄取行为。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3种粒径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和凝聚pDNA的能力等特性基本无差别,均能有效保护pDNA免受核酸酶降解;在HEK29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无显著差异;与细胞共孵育4 h,流式细胞仪测定的三者细胞摄取率与摄取量相似;荧光显微图像显示3种粒径纳米粒均以小聚集体形式吸附于细胞表面,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图像显示直径约为2 μm小聚集体较易被细胞内吞入胞。因此粒径在250~1 300 nm中对壳聚糖纳米粒介导的细胞转染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胰岛素-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纳米粒。方法: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的结构进行表征,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电位,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纳米粒的释药性能,用CCK-8试剂盒检测纳米粒细胞毒性,以糖尿病小鼠为模型,研究纳米粒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聚乙二醇成功接枝到羧甲基壳聚糖上,包埋胰岛素的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57.5±12.1)nm,Zeta电位为(-15.2±0.3)mV,负载胰岛素的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纳米粒在中性释放介质中,5 h内胰岛素的释放速度较快,之后8 h趋于平稳,胰岛素的累计释放量可达到80%,CCK-8试剂盒显示纳米粒对L929细胞基本无细胞毒性,50 U·kg-1的纳米粒溶液经灌胃给药后,血糖浓度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羧甲基壳聚糖-聚乙二醇纳米粒基本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糖尿病小鼠有效发挥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壳聚糖(CS)为载体,研究其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的包封及控释能力.方法采用大分子复合法制备纳米粒,考察形成条件及冻干工艺,并对纳米粒的形态、包封率、体外释放及Endostar的完整性进行考察.结果CS与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 Na)的质量比介于6∶1~1∶2时可以形成纳米粒,粒径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