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男,7岁,因从3 m高树上坠地后昏迷3 h入院。体格检查: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颈抵抗。X-线检查示左跟骨骨折;头颅CT示左额颞少量硬膜下血肿,左外侧裂区少量积血,脑挫裂伤不明显。1 d后清醒。第10天复查头颅CT,示原硬膜下血肿及外侧裂区积血消失。第14天晚2∶00护士发现患儿呈深昏迷,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头颅CT示左额颞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即行左额颞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中见左外侧裂膝部大脑中动脉血管壁上有一0.1 cm ×0.2 cm瘘口,呈搏动性喷血。诊断为左大脑中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依…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Slicer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功能区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39例中央区脑膜瘤、21例中央区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3D-Slicer软件将MRI、3D-MPRAGE、3D-TOF-MRA和CEMRV序列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评估肿瘤的形态特征、位置、与周围静脉及上矢状窦的关系。以术中所见为标准,采用Kappa系数检验三维重建模型和术中所见的一致性。结果 3D-Slicer三维重建模型评估肿瘤位置、肿瘤与大脑浅静脉关系、肿瘤与上矢状窦关系均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系数均为1.000,P<0.01),准确率均为100.0%。对肿瘤形态特征,胶质瘤的评估一致性差(准确率为18.2%;Kappa系数为0.414,P>0.05),脑膜瘤的评估一致性较好(准确率为97.4%;Kappa系数为1.000,P<0.001)。结论 3D-Slicer软件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功能区肿瘤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清晰显示脑组织、脑动脉、脑静脉、肿瘤组织,并三维可视化,对脑组织、大脑浅静脉、动脉及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进行个体化的术前设计,术中可以更好地保护大脑浅静脉及功能区脑组织,从而最大化地切除功能区脑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朱某 男,8岁。患儿一年前发现左颞部有一肿块,逐渐增大,伴有轻度头痛,无恶心呕吐。检查:神清,颈软,左颞部可扪及5cm直径的隆起,局部无压痛,视力正常,视神经乳头界线清楚,四肢肌力正常。头颅平片示左颞骨向外突起,骨质变薄,左颈动脉造影正位片见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上抬,侧裂段内移,侧位片示大脑中动脉弧形抬高,提示左顾叶占位。于1984年6月22日在全麻下手术,左颞部马蹄形皮瓣开颅,术中见颞骨向外隆  相似文献   

4.
我科遇到自发性脑内血肿误诊为脑瘤3例介绍如下: 例1:男,24岁。因阵发性头疼、呕吐伴双下肢无力3个月于87年6月18日住院。查体:无异常体征。CT检查:左颞顶枕皮层下一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周围约2.0mm水肿带。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初诊脑膜瘤。6月23日全麻下行左三角区入路,脑穿抽出约1.5ml黄色脑组织。切开皮层见其下方脑组织发黄,较韧,无明显边界,其后方见陈旧性血块约10ml,余无异常。术后恢复良好。病理回报为陈旧性血块,机化脑组织。例2:男,41岁。88年5月11日入院。患者头晕1个月余,记忆力减退,外院诊断  相似文献   

5.
脑损伤手术时侧裂区脑部血管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侧裂区脑损伤系指位于外侧裂周围额、颞、顶部的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多由对冲伤引起。该部位是大脑的功能区,也是临床中常见的损伤部位。近年来趋于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和挫伤脑组织,以达到充分减压、提高救治效果的目的。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侧裂区脑损伤患者60例,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脑血管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注重重建脑血流灌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1岁.因"突发呼之不应2小时"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嗜睡状态,颈阻(+).既往体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头颅CT平扫示:纵裂、左侧外侧裂池、鞍上池、大脑大静脉池及左额颞顶脑沟内见铸型高密度影.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图1).头颅CTA检查示:左侧颞叶外侧近颅骨内部处高密度影,考虑动脉瘤伴出血可能性大(图2).为防止再次出血,入院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探查,病灶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左颞大脑凸面,于软脑膜关系紧密,血供一般,为实质性草莓状病变,疑为脑膜瘤,予以全切.术后病理报告示:脑膜毛细血管瘤(图3).病人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在不切开下蚓部等结构的情况下,依据不同方式切开分离小脑延髓裂(CMF)切除小脑延髓裂区、桥脑及第四脑室周围病变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依据病情采用不同的CMF切开方法(包括广泛型、外侧壁型和外侧隐窝型),对小脑延髓裂区、四脑室周围及桥脑占位病变20例进行手术切除,术中评价病变显露及切除情况,术后依据出院时GOS评分评价近期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广泛型CMF切开11例,外侧壁型切开7例,外侧隐窝CMF切开2例。病变显露良好者16例(80%),显露受限和显露困难者各2例(10%)。病变全切除10例(50%),次全切除6例(30%),部分切除4例(20%)。出院时GOS预后评分5分者12例(60%),4分者8例(40%),无重残或死亡。术后无新增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病理诊断: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上皮样囊肿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脑动静脉畸形和血管母细胞瘤各1例。结论 在不切开小脑蚓部等脑组织的情况下,广泛型CMF切开可暴露四脑室从导水管下口至闩的任何部位病变,外侧壁型和外侧隐窝型CMF切开可显露外侧隐窝区、小脑中脚及桥延部背外侧区病变。临床应用CMF入路可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探索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优缺点,并与经翼点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相比较。方法:在眉上顺额部皮纹切开皮肤,长约6cm,达骨膜,切口内侧起于近中线处,外侧达额突外侧1cm,将骨膜向两侧推开,切开颞线后方肌肉1cm。在颞线后颞肌下钻孔1枚,铣刀锯开2.0cm×4.0cm包括眶缘在内的骨瓣。弧形剪开硬膜,手术显微镜下抬起额叶直达同侧视神经,撕开视神经两侧蛛网膜,缓慢放出脑脊液,脑组织塌陷良好后,根据动脉瘤的部位,解剖外侧裂根部,如显露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解剖外侧裂根部1~2cm;或沿大脑前动脉显露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经额下入路对78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实行显微手术,夹闭82个,包裹3个,其中7例在内镜协助下进行动脉瘤夹闭。结果:78例因多发性脑梗赛死亡1例,得到随访的69例(随访时间1~24个月),都健康生存。结论:经额下锁孔入路夹闭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切口小,损伤轻,节省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容貌完整,是较为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 自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126例侧裂区脑挫伤病人.男89例2,女37例;年龄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115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1-4h.入院后行CT和MRI检查,侧裂区损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23例,硬膜外血肿11例,蛛网膜卜腔出血126例.对冲伤108例,直接暴力伤18例,79例中线移位>0.5cm,环池消失.本组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行血肿及坏死腩组织清除去骨瓣减压术,43例行内减压术.术中见侧裂区脑挫伤、脑内小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裂区血管周围呈黑褐色、肭搏动差,甚至有的受伤侧人脑组织已没有弹性.切开脑组织时深部已没有新鲜出血,只是褐色血液渗出.术后复查CT同侧大脑半球顶枕叶大面积梗死21例,对侧3例.  相似文献   

10.
例1女,40岁,息风心病己10年余。因突然左半身活动不灵于1974年12月25日入院。检查:心律不齐,舒张期杂音。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欠畅,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Ⅰ级,左上下肢病理征均阳性。次日,剧烈头痛,呕吐,后意识不清 ,右瞳散大,光反应消失。速给甘露醇脱水并做脑血管造影,示右大脑中动脉不显影,前动脉左移。诊为脑血管栓塞并局限性脑水肿、血肿待排除。经脱水治疗无效,行右额颞部开颅探查。硬膜切开一小口时见“豆腐脑”状物涌出,快速病理报告为“软化破碎脑组织”,翻开硬膜见脑组织向外膨胀,于颞上  相似文献   

11.
神经纤维瘤病伴发脑血管闭塞者甚少,作者报导2例如下:例1,男,38岁,家族中有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多人。患者因突然头昏、呕吐,继之左侧偏瘫和意识障碍入院,当时昏迷,两眼向右侧凝视,左侧肢体为弛缓性瘫痪,全身有米粒到指头大小之牛奶咖啡色斑。CT 见右颞叶皮层下出血,血肿从脑室体部穿入脑室系统。脑血管造影示脑动脉多发性闭塞,见於右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之近端,左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狭窄,脑底两侧均见异常之血管网。行血肿清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5年半后脑血管造影复查未见有变化。例2:女,29岁,无神经纤维瘤病家族史,但患者全身皮肤有牛奶咖啡色斑,12岁曾发现高血压,未治疗。患者在一过性左手无力和感觉异常6小时后出现左侧偏瘫和左侧感觉障碍。CT 见右大脑中动脉区有小梗塞灶;脑血管造影见有多发性脑动脉闭塞,包括两侧预内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两侧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的经"外侧裂-岛周"大脑半球切开的手术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改良的经"外侧裂-岛周"大脑半球切开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效果和并发症,分析注意事项。改良术式的要点:(1)皮肤切口为包绕蝶骨棘的"T"型切口;(2)骨窗范围覆盖外侧裂的全长;(3)根据脑组织萎缩程度确定外侧裂上、下皮质切开的位置及范围;(4)暴露大脑前动脉是充分离断眶额水平纤维和胼胝体的解剖基础。结果改良术式可清晰暴露手术区域,术后影像显示大脑半球纤维离断彻底。手术耗时(切皮到缝皮)为126~189 min,平均(150±13. 3) min,出血量110~450 mL,平均(233±58) mL。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者3例,颅内少量渗血2例,均痊愈。结论与经典"U"或"T"型开颅术相比,改良的经"外侧裂-岛周"大脑半球切开术式具有损伤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的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区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32例第四脑室区肿瘤儿童患者均采用枕下正中切口,枕骨骨瓣成形,小脑延髓裂入路,部分病例结合小脑蚓部切开。结果病灶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7例。本组无一例死亡。患儿共济失调及视力下降症状术后有所改善。1例出现面神经核损伤表现,2例术后出现不完全性缄默,皆于3周后恢复。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区肿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切开小脑下蚓部.可较好地显露肿瘤,且减少了小脑组织的损伤。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护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此外根据肿瘤的病理特性,必要时需结合切开小脑蚓部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美国外伤标准大骨瓣治疗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方法手术切口开始于颧弓上耳屏前1.0 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中线,然后沿正中线至前额部发际下,取骨瓣时必须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钻孔5枚.骨瓣翻向颞侧,骨窗可前到额极,下界于颧弓,后达乳窦前方,蝶骨嵴向深部咬除,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清除硬膜外血肿,从颞前部切开硬脑膜,再作"T"字形弧形切开硬膜.暴露额叶、颞叶、顶叶、前颅窝和中颅窝,从而有利于清除额颞顶部挫裂伤灶,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和彻底止血,可用脑压板上抬颞叶以复位颞叶钩回疝,血肿清除后,若脑膨出较轻,可行修补硬膜,骨瓣复位.结果本组病人死亡11例,存活病人按ADL分级:一级11例,二级6例,三级4例,四级2例.结论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手术相比,该术式具有如下优点:骨窗大,能充分暴露额颞叶及颅前窝和颅中窝,清除额、颞、顶挫裂伤区血肿、坏死失活的脑组织,控制矢状窦桥静脉、横窦以及岩窦撕裂出血,控制颅前窝、颅中窝的颅底出血,修补撕裂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还可充分咬除蝶骨嵴,咬除颞骨至颅底,可消除对侧裂静脉及大脑凸面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脑膨出.并可防止脑组织由减压窗呈草样膨出,发生嵌顿,导致脑组织坏死,以致术后脑水肿、脑肿胀和避免脑干受压.由于减压充分易使颞叶钩回疝自行回复或用脑压板抬起颞叶,复位疝出的脑组织.但美国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创伤大,操作时间长,术中因骨瓣较大,易导致由于脑组织膨出而造成的脑移位、变形及脑实质水分大幅流向(Bslkflow)紊乱等不良后果,且二期颅骨修补亦较困难.对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实施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处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经文献检索,脑囊虫病合并相关性动脉瘤破裂的病例较为少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夹闭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破裂动脉瘤,术中分离右外侧裂时可见3个半透明囊状病变,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囊尾蚴。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口服吡喹酮片抗囊虫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例大脑中动脉上长有8个动脉瘤的病例,患者为28岁男性,无何诱因突发全头剧痛,很快局限于左半侧,一小时后出现完全性听性失语,入院时意识朦胧、颈项强直,只有不清楚的呐吃。次日所有症状消失,CT显示左颞-岛叶区高密度出血样病变,深达侧裂深部,呈串样,令人疑为动静脉瘤。出血后24小时颈动脉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有6个动脉瘤,最大一个直径2厘米,较大的两个直径1.5厘米。第四天手术,翼点入路,在硬膜下腔清除几块黑色血块后,放出视交叉池脑脊液,脑压降低,随之分开侧裂,见第一个动脉瘤(1)长自大脑中动脉上方分支前中央动脉起点,颈部宽大,上了两个Yasargil夹子,瘤体未动。随即处理第二个动脉瘤(2),它长自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直径1.5厘米。由于与颞分支关系密切分离困难,乃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病人,女性,23岁。因头痛、恶心、呕吐2周入院。无与猫密切接触史。查体:视乳头水肿。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示右颞顶等密度影,周围脑组织水肿,约4cm×4cm×3cm,占位效应明显,强化扫描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入院后查弓形虫抗体( )。术中见右颞顶部脑沟变浅,脑回增宽,切开皮层约1cm深处见病变组织呈淡黄色,质软,血运较差。分块切除。术后病理切片中查到不规则坏死区,其中有较多嗜酸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在少数巨噬细胞胞浆中看到淡兰色小体。病理诊断为脑弓形虫病。病人于手术后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例1:34岁男性,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约1 h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右顶部皮肤肿胀,四肢活动正常。颅脑CT见左颞枕部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2 h后,病人烦躁,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复查颅脑CT发现左颞枕部硬膜外血肿,中线右偏。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左颞顶骨线形骨折,清除硬膜外血肿后,发现颞叶脑挫裂伤不重,脑压不高,脑波动好,脑组织质软,可见脑表面血管波动良好。术后左侧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复查颅脑CT见中线结构回位,鞍上池仍然模糊,但较术前明显,左侧额叶有一小血肿,额角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使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大鼠脑组织及血标本内T细胞的变化。方法应用电凝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部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术后72 h脑组织及血标本内CD3+细胞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后72 h,脑组织内CD3+细胞比例升高,血标本内CD3+细胞比例未见明显升高。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成功检测脑组织内淋巴细胞变化。T细胞可能在大鼠脑缺血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烟雰病合并颅内动脉瘤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制和手术指征.女、42岁,入院前2个月突感头痛、呕吐,伴左侧轻偏瘫,感觉迟钝和同向偏育.经右侧颈动脉和椎动脉造影,见颈内动脉C-1段闭塞'脑底部有Moyamoya血管,后交通动脉增粗,在基底动脉分叉处和右大脑后动脉(交通动脉前段)各有一动脉瘤.左侧颈动脉造影,见左大脑前动脉A-1段闭塞,脑底部亦见有Moyamoya血管.未见硬脑膜血管参与脑的血供,决定直接手术.经右额颞开颅,术中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