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顾伯龙 《中医正骨》2012,24(12):30-32,3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单个椎体压缩骨折在MRI图像上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由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的单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MRI资料,男27例,女36例.年龄27~ 95岁,中位数63岁.骨质疏松所致压缩骨折43例,椎体转移瘤引起的压缩骨折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Avanton1.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16例患者同时进行增强扫描.结果:①骨质疏松所致压缩骨折的43例患者中,颈椎骨折5例,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18例.病变椎体呈楔形者28例,呈凹陷形者13例,呈扁平形者2例;43例患者病变均不累及整个椎体,病灶沿终板分布;椎体前缘或后缘平直者42例,椎体前后缘呈弧形者1例,椎体前缘或后缘可见碎骨片前突或后突11例,椎体内可见“真空”现象者2例;椎弓根可见异常信号,但形态无改变者7例;43例患者病变椎体周围软组织均呈较规则薄层环形;病变椎体上位或下位椎间盘增厚者38例.7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其中6例呈较均匀一致强化,1例强化信号不均匀.②椎体转移瘤所致压缩骨折的2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3例,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7例.病变椎体呈扁平形者14例,呈倒楔形者6例;20例患者病变均侵及整个椎体,椎体前缘或后缘均向外膨凸;20例患者病变均侵及椎弓根,其中椎弓根膨胀伴异常信号者16例,椎弓根信号异常但无形态改变者4例;椎旁软组织形态改变者16例,其中呈结节状或团块状者15例,呈薄层环形者1例;病变椎体上位或下位椎间盘增厚者17例.9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强化信号不均匀,6例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在MRI图像上通过仔细分析骨折椎体形态、椎旁软组织形态、椎弓根形态和MRI信号及增强扫描强化方式,能有效鉴别骨质疏松和椎体转移瘤所致的单个椎体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伴双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的安氏Ⅱ2错患者髁突-关节窝位置关系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伴双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的安氏Ⅱ2错患者20例,正畸治疗前后分别对其颞下颌关节进行CT扫描及测量。结果正畸治疗后,18例患者颞下颌关节弹响消失,CT测量显示关节前间隙明显缩小,关节上间隙、关节后间隙、髁突纵距均明显增大,且75.7%的髁突后移位者恢复为髁突居中位。结论正畸治疗能通过改变安氏Ⅱ2错患者的咬状态,使髁突向前下移位,恢复正常髁突-关节窝位置关系,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阿是穴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2例均来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其中男32例,女20例;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3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区疼痛、酸胀,咀嚼不适,运动时有弹响,部分病例在下颌头外侧后方、关节盘处或其附近有明显压痛,病程较久者有开口形态异常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下颌关节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或半脱位,个别病例或有局部肌纤维增厚、关节间隙变窄表现。部分病例接受  相似文献   

4.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非指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包括翼外肌功能亢进、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关节盘与髁状突相对移位、翼外肌痉挛、关节盘脱位、穿孔等。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5年12月以来用浅针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命名诊断分类及治疗原则》中的诊断标准~([1])。①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骨科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3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先进行普通扫描,如患者关节内出血积液、积血等现象,行关节穿刺以抽出积液和积血,然后向患者关节内注入增强剂,继续扫描,对无积液、积血者直接进行增强剂的关节注入。结果:所有患者经平扫发现,临床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结构损伤,包括软骨、半月板、骨质以及韧带等。患者注入关节内增强剂,然后进行增强扫描,膝关节损伤的范围和程度上诊断更加明确。在平扫中,有5例患者为发现软骨病变信号,增强扫描中该5例患者被诊断有软骨裂缝。结论:相比于普通磁共振扫描的临床诊断效果,磁共振关节内增强扫描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6.
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也叫颞下颌关节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开口受限。笔者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7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男32例,女35例;年龄16~48岁,平均27.26岁;病程1d~3年,平均7d。2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有颞下颌关节部局部酸胀、疼痛、弹响和  相似文献   

7.
俞芳  吕臻 《河北中医》2005,27(9):682-68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或称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是人体中结构最为复杂的关节,是双侧联动关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率约在20%~30%,其中5%~20%比较严重,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国内临床将该病分为3类:①咀嚼肌功能紊乱类;②关节结构紊乱类;③关节器质性改变类[1].2002~2004年,笔者应用针刺疗法配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咀嚼肌功能紊乱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0例,并与单纯应用TDP照射治疗2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以颞下颌关节局部疼痛、酸胀以及关节运动障碍(开口度和开口形态异常)等为主要表现.2年来本科采用局部封闭加点穴按摩的方法治疗本病患者3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核磁共振对肩关节损伤的扫描序列、参数及定位,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27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GE1.5Tsigna磁共振扫描机,扫描的位置选择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进行采集,以FSE、STIR为扫描的序列,所有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分析结果。结果:127个序列磁共振扫描图像中优占89.76%(114/127),图像较差的比率为1.57%(2/127);其中有69例肩袖部分撕裂,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局部高信号且累及肌腱关节面;28例磁共振显示完全撕裂,表现为高信号贯穿肌腱全层,肌腱不连续,断端回缩松弛,三角肌下脂肪线消失。结论:常规磁共振可以准确地显示肩关节损伤的组织病理发展过程,从而为临床上的诊断提供了图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凹出现骨质吸收、增生等骨质改变以及关节盘移位和滑膜炎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通常导致患者长期的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张闭口摩擦音、张口受限等症状,在急性期可出现关节疼痛,在开、闭口及咀嚼时加重,部分患者下颌运动停止时也出现关节疼痛和咀嚼肌群的疼痛,同时伴有关节杂音、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  相似文献   

11.
周永利  王佳 《新中医》2012,(7):137-138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中药外敷配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以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并排除其他疾病者,经X线检查为器质性病变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不列入本研究。观察病例为2008年2月-2011年10月本院口腔科门诊的息者。共30例,男14例,女16例i年龄14-63岁;病程1周-3年;患病单侧26例,双侧4例;单纯关节疼痛5例,弹响伴疼痛14例,弹响伴疼痛张口受限1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距骨骨挫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型1.5 T MRI机对30例距骨骨挫伤患者的足部进行扫描,观察距骨异常信号形态、累及范围、伴发病变,同时对MRI各序列对距骨异常信号显示能力作出评价。结果:距骨较弥漫性信号异常5例;局灶性信号异常25例,其中单发片状9例、多发片状16例,呈碎片状、地图状等形态,病灶边缘境界多欠清晰。与距骨或扫描范围内其他正常骨髓组织相比,T1WI均呈略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稍低信号,脂肪抑制PDSPAIR均呈明显高信号影。MRI检查的T1WI、T2WI及脂肪抑制PDSPAIR序列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0%(27/30)、67%(20/30)、100%(30/30)。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关节腔积液,合并其他骨骨挫伤10例、外踝骨折5例、内踝骨折4例、跟骨骨折4例、关节韧带及肌肉损伤6例、关节软骨损伤4例。结论:MRI检查尤其是其脂肪抑制序列对诊断距骨骨挫伤的敏感性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药物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63例均为2005—07~2007—06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临床诊断参照《口腔颌面外科学》的诊断标准:(1)开口或咀嚼运动时关节区及周围肌群疼痛;(2)颞下颌关节弹响或杂音;(3)关节功能障碍;开口度或开口形态异常,开口运动出现关节绞索等;(4)影像学检查薛氏位片:颞颌关节张闭口位显示髁突及关节窝骨质未破坏。  相似文献   

14.
颞下颌关节炎系翼外肌亢进、痉挛、颞下颌关节后区损伤和咀嚼肌群痉挛四症之总称。原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一部分,临床表现轻者关节处发紧,张口作响,重者下颌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影响进食和语言,由于罹患关节咬合运动频繁,故病期较长,常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笔者以深刺下关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门诊确诊的病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其中男36例,女30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2~35天,平均16天;单侧发病39例,双侧发病27例。对照组59例,其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18~58岁,平均35.5岁;病程1~37天,平均15.5天;单侧发病35例,双侧发病24例。1.2临床表现①下颌运动异常: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②疼痛: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一般无自发痛;③关节弹响和杂音:开口运动中有弹响,破碎或摩擦音。1.3诊断标准[1]①首次出现耳屏前疼痛或无诱因的自发性疼痛,疼痛强度中等以上;可伴有关节区肿胀;患侧后牙区不能自行咬合;咀嚼或张口时疼痛明显加剧。②临床检查:张口度减...  相似文献   

15.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其病程长,经久不愈,可发展为关节结构的改变,甚至发生器质性破坏。临床上以保守疗法为主。我们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分型,着重对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的患者采取罹患部位手法推拿按摩结合理疗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为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的患者,男性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0岁;发病数周至数月不等;发病部位单侧和双侧者各15例;翼外肌功能亢进者4例,翼外肌痉挛者9例,咀嚼肌群(闭颌肌)痉挛者10例,关节盘后区损伤者7例。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按摩 双手掌搓热,用手掌…  相似文献   

16.
<正>1999年至2008年,我们用针刺治疗颞下颌关节痛162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62例中,男113例,女49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62天,最短1天;有明显功能障碍、关节杂音83例,伴有耳鸣31例,头痛74例,面痛23例。诊断标准多为20~40岁发病,女性多于男性。颞下颌关  相似文献   

17.
颞下颌关节病原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临床上的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约60%的人至少有一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症状和体征.该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多发生于青壮年时期,主要表现为颌面部疼痛、颞下颌关节杂音、下颌运动异常、头痛、耳症等,病程可迁延,反复发作.颞下颌关节病病因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复合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行MRI扫描,包括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或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Gd—DTPA增强T1WI。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MRI扫描影像可表现为基底池渗出、脑结核瘤、脑积水、脑梗塞等,还能明确显示基底池早期渗出及脑实质异常信号。增强扫描见蛛网膜间隙异常强化,聚集成簇,额顶叶区脑膜呈不规则强化。结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垂体微腺瘤36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35例,本组36例均行MRI平扫并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结果:36例中17例平扫垂体内发现异常信号,19例垂体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34例发现异常信号,2例未发现异常信号,延迟扫描31例发现异常信号,5例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但其中1例MRI延迟增强扫描见低信号改变,而平扫及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本组36例中共35例发现异常信号改变。结论: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垂体微腺瘤诊断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病属功能障碍性病变,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主症为颞下颌关节运动异常、关节弹响、关节区疼痛三大症状。病程一般迁延几年或更长。笔者六年来应用电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68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