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65岁,因发现血糖高7年,咳痰10天,神志恍惚1天急诊入院。诊断糖尿病7年,长期治疗不正规,血糖控制差,1周前自停降糖药。无胰岛素、苯乙双胍使用史。高血压病史20年,脑梗塞病史7年,左侧轻偏瘫,能扶拐行走。吸烟(约20支/天)、饮酒(约100克/天)史40年。身高168cm,体重55kg,入院时,尿糖++++,尿酮+,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47岁,主因"发作性胸痛7天,加重2小时",于2012年9月22日入院。患者于7天前出现胸部闷痛,活动、休息均有发作,每次持续约10分钟,可自行缓解。入院前2小时再发胸痛,持续不缓解,急诊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最高180/100mm Hg(1mm Hg=0.133k Pa)。体格检查:血压186/124mm Hg,神志清,双肺未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67岁,主因"心绞痛7年,加重1天"于2010年4月入院.患者7年来时常步行时出现心绞痛,近2个月发作频繁.1天前血液透析时胸痛再发,共发作lO余次.患者近1周有黑便.既往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近1年规律血液透析;脑卒中史.入院查体:血压118/65 mmHg(1mmHg=0.133 kPa),贫血貌,心率68次/分,心律齐,其他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入院主要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呕血、黑便2年,再次黑便5天,头昏乏力1天再次入院.患者两年前曾无诱因呕血、黑便入院.近5天,又无诱因再次出现黑便,大便为柏油样,每日2~3次,每次约300ml,无腹痛,无服药及酗酒史.入院查体:T36℃,P92次/min,R23次/min,Bp12/7kPa.……  相似文献   

5.
扈秀丽  付婷 《心电学杂志》1999,18(2):103-104
患者男性,60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半年.体检:BP22.6/13.3 kPa(170/10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58次/min,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肝脾未及.心电图:V_1~V_3导联呈QS型,aVL导联呈qr型,ST_(v_1-v_4)抬高,T_(1、aVL、V_1~V_6)倒置(图1A),心肌酶谱增高.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吸氧、心电监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处理后病情很快稳定.常规定时描记心电图至心肌梗死后第7天均呈正常演变过程(图1B).第8天07:00许患者早餐后诉胸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0岁,身高176 cm,体质量56kg.既往体健,无精神疾病史,有男男性接触史,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过敏.近2个月反复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发现HIV抗体阳性约40 d,CD4+T淋巴细胞2/μL.机会感染得到控制后,予克林霉素预防肺孢子菌肺炎,并启动拉米夫定(300 mg,1次/d)+齐多夫定(300 mg,2次/d)+依非韦伦(600 mg,每晚1次)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HAART第3天患者诉夜间恶梦.HAART第6天患者夜间自言自语,出现睡眠障碍和言语性幻听.HAART第7天患者不擅交流,出现幻视、言语性幻听以及被害妄想.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体格检查:神清,接触欠合作,情感低落,人际关系敏感,易激惹,无自知力.头颅MRI检查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5岁。因头昏1天、呕血2小时(呕血1次,量约400ml,暗红色,带血块)于1987年8月25日入院。自幼有反复鼻衄史,8岁时曾手术切除鼻尖部一“毛细血管瘤”,否认肝病史及大出血史。体检:贫血貌,血压100/60mmHg,脉搏128次/分,呼吸20次/分。颜面、左右耳廓、颈部和右手背部皮肤均见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块,不高出皮肤,压之退色。双肺未见异常。心率128次分/,律齐,心尖区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岁,因黑便1天,心前区疼痛3 h于2003年7月15日急诊入院.1天来,共解黑便4次,量约1 500m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年,长期服用复方降压平,有胃窦炎病史3年,无冠心病史.体检:血压125/80mm Hg(1 mm Hg=0.133 kPa),轻度贫血貌,心界不大,律齐,心率81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上腹部压之不适,肝脾肋下未及.大便常规示:柏油样便,潜血 ,血红蛋白69g/L,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呈弓背形抬高0.2~0.3 mV.急查肌钙蛋白T 2.0μg/L.临床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即给予止血、保护胃黏膜及扩冠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苇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肠功能障碍患者血5-羟色胺(5-HT)及尿液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ELASA法检测42例SAP伴肠功能障碍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5-HT及尿iFABP的水平,同时记录肠鸣音次数;以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 健康对照组平均肠鸣音次数为(5.6±2.3)次/min.SAP组入院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肠鸣音次数分别为(2.3±0.7)次/min、(1.7±0.2)次/min与(3.1±1.1)次/min,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值均<0.01).对照组血5-HT含量为(86.7±9.5)ng/ml,SAP组第1天、第3天、第7天含量分别为(112.0±17.8)ng/ml、(130.5±19.7)ng/ml、(107.9±16.3)ng/ml;对照组尿iFABP含量为(90.5±19.8)pg/ml,SAP组分别为(1250.2±425.3)pg/ml、(1586.9±523.4)pg/ml、(1154.6±394.0)pg/ml.SAP组的血5-HT和尿iFABP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值均<0.01);SAP组第3天的含量又较第1天及第7天显著增高,而第1天与第7天之问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SAP早期检测血5-HT及尿iFABP可有效评估患者的肠功能状况,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例1男、50岁。入院前1周始无明显诱因发热、伴恶心、呕吐,脐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粘糊状大便4~6次/日,,无里急后重感。入院后解果酱样稀便9天,总量约1500ml。有“糖尿病”史7年,常服D860。体检:体温38.2℃,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kPa。轻度脱水征,心肺正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6岁.因"咯血、咳嗽10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咯鲜红色血液2次,分别约30 ml、50 ml,伴咳嗽、咳少许黏痰,轻度潮热、盗汗,未就医.入院前5天再次咳鲜血约200 ml,至当地医院诊疗,但期间仍间断咯鲜血多次,总量达1000 ml,无明显畏寒、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大咯血,量400 ml以上,急诊入我院.既往长期吸烟,约100包/年,无明确系统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查体:T 36.8℃,P 84次/分,R20次/分,BP 124/75 mm Hg.  相似文献   

12.
典型病例病人,L,男性,57岁。1988年2月底因贫血(Hb90g/L)于4月3日入院。无服药史和小脑病史.依据血片和髓象确诊为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用Idarubicine(蒽环类药物8mg/m~2每次以15分钟静注第1~5天)和Ara—C(200mg/m~2/天持续24小时静滴第1~7天)作为诱导缓解治疗。休息两周后,以HDAra-C(3gm/m~2,Q12h,静滴三小时,第1~4天)和AMSA(100mg/m~2第5~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70岁。发怍性头晕伴胸闷7年、加重20天,于1987年8月5日入院。每于劳力时出现左胸痛,持续1—2min,休息即缓解。高血压史10年,最高180/100mmHg,不规则服降压药。1985年外院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伴电轴右偏。1987年元月20日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附图 A)。入院体检:BP140/78mmHg,神清,无发绀,甲状腺不肿大。  相似文献   

14.
李丽文  郭春艳 《山东医药》2001,41(20):77-78
2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 ,我科共收治支原体肺炎(MP)患儿 5 1例 ,其中 7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耳毒性反应。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 1例 MP患儿中 ,男 2 4例 ,女 2 7例 ;年龄 4~ 13岁。均经胸部正位片、血清冷凝集试验及支原体抗体检查诊断。 5 1例均用红霉素 2 5~ 40 mg/ (kg.d)静滴。其中 7例在治疗 5~ 7天时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耳毒性反应 ,耳科检查均见耳鼓膜充血。立即停用红霉素 ,换用非耳毒性抗生素治疗 ,10~ 15天上述症状消失。患者既往均无耳聋病史 ,1个月内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史 ,其中 1例有耳聋家族史。同期收…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6 3岁 ,因反复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6年、加重 10d入院。 6年来多次于夜间平卧时出现胸骨下段后方闷痛或隐痛 ,数分钟后疼痛能自行缓解。入院前 10d突感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绞痛 ,伴全身出汗 ,约 10min后疼痛缓解。先后 2次在外院查心肌酶分别示肌酸激酶 (CK) 36 9IU/L、335IU/L。入院前 3天复查心肌酶示CK 36 7IU/L ,CK 同工酶 (CK MB) 75 5 .5IU/L。多次做心电图均未见异常Q波及明显ST段改变。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1年余。入院时体检 :血压 12 0 /70mmHg (1mmHg =0 .133kPa) ,心肺未见明…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合并肌红蛋白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46岁。多饮多尿 2 2天 ,昏迷 4天 ,拟诊糖尿病非酮症高渗 (NKH)昏迷入院。病人昏迷后在当地县医院查血糖 35mmol/L、Na 15 0mmol/L、K 4.3mmol/L、CI-110mmol/L、血尿素氮 (BUN) 8.2mmol/L、CO2 结合力(CO2 CP) 2 0mmol/L、尿糖 ( )、酮体 (- )。治疗 4天无效转入本院。患者以往健康 ,无毒物接触史及细胞毒性药物应用史。体检 :体温 36 .7℃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2 0 / 75mmHg(1mmHg =0 .133kPa) ,中度昏迷、呼吸平稳 ,皮肤多处水泡样改变 ,无肤色异常及出血斑点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反复性肺炎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反复肺炎患儿及仅患1次或0次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筛选可能导致儿童反复肺炎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是否为早产儿、其他病因住院史、父亲或母亲是否吸烟、父母教育程度、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居住地、性别、是否为剖宫产出生、是否为完全母乳喂养、出生是否低体重、是否接种肺炎疫苗、家中有无猫狗类宠物、学校教育等共13项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风险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患儿的基础疾患以先天性气管畸形与呼吸道吸入最为常见,分别占20. 0%(14/70)、35. 7%(11/70),其余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1. 4%(8/70),不明原因11. 4%(8/70),支气管哮喘5. 7%(4/70),支气管扩张5. 7%(4/70),支气管异物5. 7%(4/70),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 3%(3/70),营养不良4. 3%(3/70),21三体综合征4. 3%(3/70),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 8%(2/70),中叶综合征2. 8%(2/70),免疫缺陷病2. 8%(2/70),胸廓畸形1. 4%(1/70),Kartagener综合征1. 4%(1/70)。各种基础疾患,病变部位以非单一部位稍多,共40例(57. 1%),单一发病部位30例(42. 9%)。(2)单因素及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或母亲是否吸烟、父母教育程度、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居住地是儿童反复肺炎发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多种因素如父亲或母亲是否吸烟、父母教育程度、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居住地是影响儿童反复肺炎发病独立性危险因素,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4岁,因阵发性胸痛、胸闷1h入院.入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无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30年(约20支/d).饮酒史30年(饮白酒,约250 g/d).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56次/min,心律规整,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入院...  相似文献   

19.
马利兰间歇大剂量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国内有少数报导.我院自1983年用马利兰连续大剂量治疗慢粒24例,报导如下: 24例中20例为住院病人,4例门诊病人;男15例,女9例;年龄15~60岁;初治17例,复治7例;治疗前病程1~6年.对照组9例(系常规剂量),男8例,女1例;年龄17~55岁,均为初治住院病人.二组均经临床、骨髓确诊. 治疗方法白细胞20万以上4例,3例予马利兰50mg/日,1例为20mg/日,连服3~4天改为每日4mg治疗2~6天停药.白细胞20万以下20例.予马利兰20mg/日,1例为18mg/日,连服2~12天改为每日4~8mg治疗2~4天停药。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5岁,因"发热、头痛、嗜睡2天"于2019年1 月3日入院.2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41 .0℃之间,伴嗜睡、全头持续性胀痛、恶心、喷射样呕吐.既往史:右眼外伤史5 年.无其他特殊病史.入院体格检查:T 39 .8 ℃, P 94次/分,R 20次/分,Bp 135/67 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