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5000次肝、肾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结果与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IgG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观察,探讨各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器官移植术后H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肝、肾移植手术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基质磷蛋白(pp65)共检测血标本5000次,阳性病人应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5000次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中,阳性1053次,占21.06%;1053次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病人,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抗体,103次出现阳性。1053次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病人中约85.23%出现HCMV感染的症状及HCMV病。结论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与其它检测HCMV方法相比,可以早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肝、肾移植术后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使HCMV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肝移植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特征以寻找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肝移植手术并具有CMV实验室检查结果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1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2±10)岁。根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有CMV感染分为感染组(n=24)和对照组(n=110)。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定量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卡方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5)、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P=0.001)、Child-Pugh评分(P=0.048)、总胆红素(P=0.002)、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P=0.002)、血氨(P=0.040)、腹水(P=0.042);术中术式(P=0.023)、失血量(P=0.006)、输血量(P=0.004);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时间(P=0.016)等因素是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ELD评分(P=0.007,95% CI:1.027~1.187)可能为肝移植术后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 CNI)、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多克隆抗体的使用与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CMV感染不相关。结论 MELD评分高可能是肝移植术后患者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抑制剂不是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急性脱髓鞘脑病(ADBD)中的病原学作用,并评估HCMV-pp65抗原血症在ADBD活动性HCMV感染早期诊断、抗病毒治疗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HCMV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对64例ADBD患者的外周血进行HCMV-pp65抗原检测,同时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HCMV-IgM,并对检测结果以及抗病毒药物应用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4例ADBD中HCMV-pp65阳性17例(26.6%),HCMV-IgM阳性8例(12.5%);HCMV-pp65阳性者,应用膦甲酸钠治疗9例,痊愈6例(66.7%),好转3例(33.3%);应用无环鸟苷治疗8例,痊愈2例(25.0%),好转4例(50.0%),无效2例(25.0%)。结论HCMV与ADBD的发生密切相关,HCMV-pp65抗原检测是一种敏感性、特异性强的方法,有助于HCMV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抗病毒治疗及疗效的评价;膦甲酸钠对HCMV感染所致ADBD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PP65抗原血症对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CMV)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1例CMV肝炎患儿进行血PP65抗原检测,同时用PCR方法测定尿CMV-DNA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CMV-IgM,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对部分患儿进行短期随访,分析PP65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1例CMV肝炎中36例检出PP65抗原阳性,阳性率达87.8%,CMV-DNA及IgM的阳性率分别为92.6%及36.6%.全身性感染伴高水平抗原血症,单纯肝炎抗原水平相对较低(P<0.01).PP65在肝炎恢复期转为阴性或低水平,病情恶化时明显增高.结论:PP65抗原血症检测是诊断活动性CMV感染的有效手段,量化结果有助于监测病情.  相似文献   

5.
杨江红 《肝博士》2015,(3):39-40
<正>随着优秀抗排斥药物的不断开发和我国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肝移植手术以达到治疗终末期肝病和延长寿命的目的。数据表明,我国肝移植后生存10年以上的人群已经接近一万,长期生存是这个人群的共同愿望。那么,当肝移植受者生存5年以后,后续影响其生存时间的因素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肝移植有54例(79.4%)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其中保存损伤38例(70%),术前高胆红素血症32例(59%),FK506毒性反应8例(15%),急性排斥反应4例(7%),胆漏1例(2%),曲霉菌感染1例(2%),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2%);54例中,部分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原因。不同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在发生时间、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均呈现相应的特征。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原因错综复杂。应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Verdonk  R.  C.  Haagsma  E.B.  Van  Den  Berg  A.P.  王铮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57-58
目的:原位肝移植(OLT)术后尽管应用免疫抑制剂,但是也会发生复发和新发的炎症性肠病。现普遍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CMV)在IBD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CMV感染在OLT术后IBD发生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选取作所在单位1987年5月至2002年6月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或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进行肝移植且存活1年的84例患为研究对象。通过pp65抗原检测诊断急性CMV感染。结果:84例患中,31例(37%)在OLT前发生IBD。18例患(21%)在OLT术后复发(12例)或新生(6例)IBD,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4年(极差0.3~6.3)。48%的患在OLT术后发生CMV感染,出现的中位时间为27d(极差8~193)。半数CMV感染是原发的。在OLT术后1年、3年、5年,无CMV感染的患中无活动性IBD的存活率分别是91%、88%和88%,合并CMV感染的患无活动性IBD的存活率分别为93%、82%和67%。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0例器官移植受者血、尿标本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检测。结果显示,16例HCMVDNA阳性,阳性率53.3%。提示PCR是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能早期诊断HCMV感染的方法,适用于监视器官移植病人术后HCMV感染。  相似文献   

9.
于青  徐琴君 《上海医学》1998,21(12):686-687
目的:探讨HLA-DR抗原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当和肾移植排斥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肾功能正常10例、慢性排斥而无CMV感染8例、CMV活动性感染6例,对照组6例4组的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排斥组和活动性感染组HLA-DRCD8+细胞表达明显增高,4组CD4+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且HCMV感染组CD4+/CD8+比率倒置。结论:CD8+在  相似文献   

10.
孕早期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活动性感染的诊断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诊断孕早期HCMV宫内活动性感染的实验方法及其价值。方法 留取 68例有异常妊娠史的早孕妇女绒毛组织 ,分为两份 ,一份提取总RNA ,采用RT PCR检测其中的HCMVmRNA ,一部分制成冰冻切片 ,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ISH)检测HCMVmRNA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MV早期抗原。结果 采用RT PCR检测到的孕早期绒毛组织HCMVmRNA阳性率为 39 7% ;ISH阳性率为 2 3 5 % ;免疫组化检测HCMV早期抗原阳性率2 2 1 %。RT PCR检出率明显高于ISH(P <0 0 5) ,而ISH与免疫组化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测定绒毛组织中的HCMVmRNA、早期抗原是HCMV宫内活动性感染的客观指标。RT PCR的敏感性最高 ,但ISH与免疫组化可同时作定位、定量观察 ,可操作性强 ,因而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多肽抗原的免疫原性强弱,寻求与早期诊断相关的抗原成份。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对比分析细胞抗原与病毒抗原,确定病毒多肽抗原的存在,利用不同时期免疫动物的多克隆抗体分析病毒多肽抗原的免疫原性。结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分子量为65kD和72kD的巨细胞病毒抗原免疫原性较强,分子量为5lkD和58kD的抗原免疫原性较弱,分子量为150kD的抗原免疫原性最弱。结论:65kD和72kD的病毒多肽抗原可以应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前后HLA抗体变化对移植肝脏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1、7、14、30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LA抗体,通过B超引导下肝穿刺病理检查明确有无急性排斥,观察肝移植前后HLA抗体变化对急性排斥发生的影响。结果 术前HLA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56.8%)显著高于术前HLA抗体阴性组(25.9%)(P=0.001);术前HLA抗体阴性而术后转为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与术前术后HLA抗体均为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003)。结论 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可能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原因之一。患者术后HLA抗体持续阳性与急性排斥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及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Kamada双袖套法建立DA→LEW的肝移植模型,术后将大鼠分为3组:免疫排斥组(G1),术后3 d腹腔生理盐水注射;移植后感染组(G2),术后3 d给予腹腔大肠杆菌注射;免疫抑制组(G3),术后常规给予免疫抑制药物(CsA,3 mg·kg-1·d-1).感染后7 d处死动物,每组6个样本,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淋巴细胞功能,RT-PCR检测肝内IL-4和IFN-γ mRNA的表达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肝病理切片观察对免疫排斥的影响.结果 感染后7 d,G1、G2、G3组淋巴细胞数、CD4/CD8值下降[分别为(1.753±0.181)、(1.384±0.073)、(0.997±0.025)],淋巴细胞功能降低[SI分别为(67.59±3.40)、(37.14±0.90)、(15.87±0.51)],IL-4 mRNA表达增高,与G1组比较,G2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3组相比,G2组虽然也有差异(P<0.01),但从病理学切片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促进了Th2细胞的分化,下调CD4/CD8值并降低了淋巴细胞功能,部分减轻了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方法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各种肝移植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是肝移植术后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乃至终生应用,除了经济负担之外,与过度免疫抑制相关病毒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也给移植患者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移植界正在寻找一种有效的降低排斥反应水平,甚至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目前,肝移植术后诱导免疫低反应,或者免疫耐受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  相似文献   

15.
饶伟 《国外医学情报》2006,27(5):11-12,15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医院的Roben H.Rubin博士通过对巨细胞病毒(CMV)和多瘤病毒感染机制的描述,解释了肾移植术后常见的感染模式。移植术后的感染风险可由4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1)解剖学或技术性“意外”,如吻合口漏;2)免疫抑制水平异常;3)流行病学或环境暴露;4)通  相似文献   

16.
成人肝移植术后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成人肝移植术后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46例肝移植术后超过6个月的成人受者进行随访和调查。结果:成人肝移植术后具有较好的总依从性[(40.02±4.79)分],其中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最好[(3.70±0.37)分],其次为良好生活习惯依从性[(3.30±0.51)分],再次为随访依从性[(3.24±0.80)分],自我监测依从性最差[(2.24±0.85)分]。影响成人肝移植术后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移植术后时间(r=-0.445,P=0.002)、职业(t=-2.08,P=0.044)、有势力的他人(r=0.415,P=0.007)和社会支持(r=0.577,P=0.000)。结论:应加强肝移植术后受者随访和自我监测的依从性教育,帮助受者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医护人员的专业支持,对术后时间较长的受者和非干部人群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诊断肾移植受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方法.方法 运用催化信号扩增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被膜磷蛋白pp65,并与抗HCMV-IgM检测法作比较.结果 检测100例肾移植受者中,HCMVpp65抗原阳性47例,IgM抗体检测阳性41例,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为(71±45)个,2×105个WBC,而有症状的CMV病29例,抗原阳性细胞指数为(83±46)个,2×105个WBC.对照组50名健康人,pp65抗原检测全为阴性.pp65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74.6%、61.7%和100%.结论 该法敏感、简便,可作为肾移植术后HCMV病的早期诊断并可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8.
黄云  黄烈城  詹锋  陈道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78-2178,220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MV性肺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结果10例中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征性治疗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施行的63例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63例肝移植患者共发生了64例次高胆红素血症,其中术前重型肝炎13例(20.6%),缺血再灌注损伤21例(33.3%),急性排斥反应15例(23.8%),胆道并发症9例(14.3%),FK506毒性反应5例(7.9%),乙型肝炎复发1例(1.6%).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错综复杂,应首先明确其发生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施行的63例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63例肝移植患者共发生了64例次高胆红素血症,其中术前重型肝炎13例(20.6%),缺血再灌注损伤21例(33.3%),急性排斥反应15例(23.8%),胆道并发症9例(14.3%),FK506毒性反应5例(7.9%),乙型肝炎复发1例(1.6%)。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错综复杂,应首先明确其发生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