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表明,阿片样物质在胆汁淤积性瘙痒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文综述了阿片样物质在胆汁淤积性瘙痒中的作用、阿片拮抗剂对胆汁淤积性瘙痒的治疗作用及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瘙痒是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一个常见症状。既往研究的胆汁淤积性瘙痒的潜在致痒因子有胆盐、组胺、孕酮代谢产物、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溶血性磷脂酸等。然而,胆汁淤积性瘙痒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有的止痒方法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新的止痒方法已被提出和(或)正在研究中。在回顾近期关于胆汁淤积型肝病并发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实验和临床试验,以便提高对胆汁淤积性瘙痒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瘙痒常见于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胆疾病,也可伴发于几乎所有其他种类肝病。既往研究的胆汁淤积所致瘙痒的潜在致痒源有胆盐、组胺、孕酮代谢产物、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和溶血磷脂酸。中医认为血热血淤是引起胆汁淤积性瘙痒的主要原因。然而,胆汁淤积性瘙痒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止痒治疗方法仅可使部分患者症状得以缓解。本文旨在回顾最近相关研究,对胆汁淤积性瘙痒的中西医病机、病理和治疗现状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4.
王微  张权宇  裴建明 《心脏杂志》2010,22(4):616-619
阿片样物质是参与延迟相心肌保护的重要触发物质之一,本文将就多年来有关阿片样物质参与延迟相心肌保护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结合我们近年的工作对心脏主要阿片受体亚型即κ-阿片受体介导的心脏保护作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治疗胆汁瘀积性瘙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洛酮治疗胆汁瘀积性瘙痒的疗效观察袁苏徐朱兰香郑黎治疗胆汁瘀积性瘙痒一般用针对胆盐的药物或H1受体拮抗剂。因猜测该瘙痒可能与内源性阿片系统有关,有人试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1]。我们用瘙痒评分法,在前瞻性单盲自身交叉的实验中观察...  相似文献   

6.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在治疗上基本以降血氨和调节氨基酸平衡为主,纳络酮为羟-2氨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改善脑缺氧,以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我们2002~2004年采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病人,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首次发现消胆胺可减轻胆汁淤积性瘙痒症状后,人们已经考虑到瘙痒与胆盐代谢改变有某种关系。然而,消胆胺在各种化合物吸收上有复杂的作用而与胆盐不同。已有报道,消胆胺可减轻因红细胞增多症和尿毒症所致的瘙痒。此外,一些患者瘙痒减轻并无血清胆盐下降。睾丸酮治疗可减轻瘙痒而引起血清胆盐进一步增高。作者认为胆汁淤积性瘙痒与肝病时胆盐滞留的关系是间接的,并认为由于皮肤神经末梢胆盐淤积引起瘙痒的说法有不当之处。作者认为,胆汁淤积时,高浓度胆盐积聚于肝脏,使非胆盐性致痒原释放。在实验性胆汁淤积时,肝脏可发现高浓度胆盐,在人类硬化的肝脏中,也含有中毒水平的蛋白结合的胆石酸。组织中高浓度胆酸可诱导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使胆汁分泌压减低,细胞内钙离子发生变化,细胞膜结构改变,在胆汁淤积患者血清中,已发现含高分子碱性磷酸酶的囊泡及肝细胞浆膜的其它成分。可以使人们相信,由于肝中高胆盐浓度引起的这种脱落物的  相似文献   

8.
正胆汁淤积性肝病导致的瘙痒症状对患者来说常常难以忍受,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大部分胆汁淤积性肝病都会引起瘙痒,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遗传性或药物性胆汁淤积,在研究瘙痒症时我们仍把重点放在PBC。据统计,70%PBC患者存在瘙痒症状,而其中只有极少部分症状严重,这些人通常对药物治疗无应答[1]。现有的临床推荐治疗药  相似文献   

9.
正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CLD)是指由肝脏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排泄障碍,使胆汁流淤积于肝胆系统而不能正常地流向肠道的疾病,临床上种类较多,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药物性胆汁淤积等。CLD常见的并发症有瘙痒、疲劳、骨质疏松、认知障碍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1瘙痒1.1瘙痒的定义及其发病机制瘙痒是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PSC等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常见症状~([1]),是指皮肤产生的一种刺激且不愉快的感觉,并容易激发搔抓  相似文献   

10.
正胆汁淤积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或排泄障碍,胆汁流减少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瘙痒、乏力、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为特征。胆汁淤积可分为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胆汁淤积,其中肝内胆汁淤积又可分为肝细胞性胆汁淤积、胆管性胆汁淤积及混合性胆汁淤积。其原因少部分为先天性遗传异  相似文献   

11.
纳络酮是阿片类药物的拮抗剂,能阻止吗啡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可增加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病人的呼吸频率.近年也有用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报道.本文就纳络酮对老年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在呼吸系疾病中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症(BRIC)是以反复发作的自限性严重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现报道1例BRIC 2型病例。  相似文献   

13.
张琳  张骅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431-431
纳美芬(nalmefene)于1975年合成,其药物成分纳美芬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纯吗啡受体拮抗剂,并于1995年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现已渐成为纳洛酮的替代产品。纳美芬作为内源性阿片物质的阻断剂,能与μ、κ和δ各型阿片受体结合,尤其是能与μ受体结合作用最强,在人体脑内和外周组织,都存在着脑啡肽、内啡肽等阿片样内源性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呼吸和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纳美芬与脑内和外周的阿片受体结合后,可阻断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是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拮抗剂,近年来我院急诊科应用此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共7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纯拮抗剂,对麻醉镇痛剂过量、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有特异拮抗作用,对酒精中毒、休克、脑血管意外等应急情况下的呼吸和心血管抑制有效。近年来纳洛酮在抢救急危重症方面应用广泛,且范围在不断拓宽。本文就纳洛酮在急重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斌  谢雯  闫杰  赵红  欧蔚妮  郜桂菊 《肝脏》2010,15(3):186-188
肝内胆汁淤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与胆汁分泌相关的肝细胞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胆汁生成障碍和(或)流动停滞,使正常情况下经胆汁排泌的物质积存于肝脏和血液内,而出现的以黄疸、皮肤瘙痒、总胆汁酸(TBA)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对于该组疾病的治疗措施,除病因治疗外,目前尚有众多用于促进胆汁排泌、减轻胆汁淤积所致的肝细胞损害以及缓解瘙痒的药物。本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瘙痒是一种很痛苦的症状,常并发于肝胆疾患引起的肝胆淤积综合征。胆汁淤积性瘙痒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它不仅妨碍正常的活动,甚至引起失眠和自杀倾向。这种瘙痒是肝移植的一个指征。胃肠病学  相似文献   

18.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3型(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type 3,PFIC3)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编码多药耐药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DR3)的AB CB4(ATP-bindingcassette,sub-family B,member 4)基因突变引起~([1]).PFIC3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复瘙痒、黄疸、白陶土样便、肝脾肿大及胃肠道出血等,常在成年前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3]).PFIC3是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一种亚型,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型和2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及肝组织病理表现为明显的小胆管增生~([4]).  相似文献   

19.
瘙痒是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严重问题,其原因未明。作者为评价长期利福平治疗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瘙痒和胆汁淤积病人的安全性而进行本研究。病人和方法对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瘙痒的女性病人16例(平均年龄49.7±2.1岁)进行研究。在平均11.7±1.9(2~24)个月期间病人接受利福平10mg/kg/d,研究期间未用其他止  相似文献   

20.
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很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是皮肤瘙痒.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几种介质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如溶血磷脂酸、胆盐、阿片类物质、组胺和孕酮的代谢产物.我们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更好的认识和治疗胆汁淤积患者的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