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的儿童早期施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经前方牵引矫形治疗的29例前牙反[牙合]患者(5~8岁)作为治疗组的研究对象,通过在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上对这些患者在治疗前(T0)和治疗结束时(T1)状况的比较,及这些患者治疗结束时与同龄的、未采取任何正畸治疗的前牙反[牙合]患者的状况比较,分析前方牵引矫治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的患者矫治后在前牙反[牙合]得到矫正的同时,T1期较T0期上颌骨有明显地长度增加、位置前移改变,下颌骨有明显的向后、向下旋转。②治疗组患者在T1期相对于未经矫治的同龄前牙反[牙合]患者,上颌骨有明显增长、前移的特点,下颌骨的生长方向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的儿童早期施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能起到改善面中部凹陷骨型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牙合]应用和前后变化。方法选择牙期骨性反[牙合]矫治患者7例,恒牙期患者2例(12岁以下)采用面罩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正治疗,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进行对比。结果SNA角增加4.1°,ANB角增加5.2°,NA-PA增加5.0°,A-VL增加6.0 mm,SNB角减少1.1°,B-VL减少0.2 mm,1-SN增加6.1°。结论面罩式前方牵引可有效促进上颌骨向前方生长,抑制下颌骨生长,同时可导致下颌骨向下后旋转,上前牙唇倾,下切牙轻度舌倾。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机制、效果及适应证。方法:选择50例应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8例,混合期23例,恒牙期19例;另50例采用固定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5例,混合期15例,恒牙期30例。对两种矫治器各选择20个常用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后,通过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前牙反[牙合]不但有牙性改变,而且骨骼改变也较明显。而固定性矫治器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牙性改变较大,骨骼几乎没有改变。结论:功能性矫治器适用乳牙期、混合牙期、恒牙早期的骨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固定矫治器配合口内口外III类牵引装置适用于混合期、恒牙期、早期不严重的牙性、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对于成人严重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病例,正畸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治疗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上颌前牵引早期矫正上颌发育不足产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后的侧貌美学改变。方法:选取19例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的生长发育期患者,男9例,女10例,年龄8-13岁,平均10.5岁,所有病例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口内戴用上颌全基托式活动矫治器,口外采用面具式牵引架进行上颌前牵引矫治,矫正前牙反(牙合),至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矫治完成。测量比较矫治前后软组织美学指标的改变。结果:前牵引矫治后,软组织面角减小2.4°,H角变小3.65°,上唇沟点前移3.45mm,上唇缘点前移2.85mm,Pgs-VL距离显著减小1.70mm,下面高增加2.95mm,矫治后上唇前移,额部后下移。下唇位置改变不大。结论:上颌前牵引可使Ⅲ类凹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后缩的上唇治疗后均显著前移,颏部后下移动,使侧貌更协调美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糟先行前方牵引后行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恒牙早期且伴有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袷16例,均采用上颌扩弓加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一年,再行拔除4个前磨牙MBT直弓矫治器矫治,对治疗前(T1)、前方牵引后(T2)、矫冶后(T3)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前方牵引和拔牙矫治可以使骨性和牙性测量项目发生明显变化。SNA平均增大2.81°,ANB增大2.85°,下颌顺时针旋转2.85°,下切牙直立3.78°,U1/NA减小1.31°,U6-FHP减小5.36mm。结论:前方牵引和拔牙双期矫治法是一种治疗伴有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Frank Ⅲ功能调节器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列反的疗效,总结出两种结果的共性与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科2004~2007年接诊乳牙列前牙反病例13例,随机分为功能矫治组和矫形矫治组,前者6例,后者7例。前者应用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治疗,后者采用口内全包埋式活动矫治器配合成品前方牵引器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数值评价疗效。结果:矫治结束后,矫形矫治组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功能矫治组无统计学意义;矫治结束一年后,功能矫治组上颌骨向前生长明显优于矫形矫治组(P〈0.05);两组对下颌骨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两组上前牙角度明显唇倾(P〈0.001),矫治结束一年后继续唇向倾斜(P〈0.05),增大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下前牙角度在矫形矫治组无明显舌倾,功能矫治组下前牙明显舌倾(P〈0.05),矫治结束一年后两组下前牙自主唇倾,去代偿,功能矫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牙列反应尽早得到矫治,无论采取矫形力矫治或功能性矫治方法。功能调节器矫治主要以前牙唇倾度改变为主,随着前牙反的解除,上颌骨被诱导产生矢状向自主生长,对颌骨产生有利的影响。矫形力矫治以上颌骨前移、上前牙唇倾改变为主,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骨牵引成骨术治疗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总结分析近年来经骨牵引成骨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的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5例,着重讨论手术前后正畸治疗特点。结果:本研究5例患者经联合治疗后,颌骨关系正常,牙弓形态及曲线正常,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好,面型及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骨牵引成骨术与正畸联合治疗是矫治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合理的正畸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并分析其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前牵引疗法矫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为实验组,20例安氏I类骨性青少午病例为对照组,埘矫治前后的侧值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矫治前后上颌长度平均增加3.68mm、上颌安前后径平均增加2.38mm、上颌窦前壁厚度平均增加2.1mm.(P〈0.05),上颌位置、上颌窦中点在SN上的垂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可获得较大的侧貌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1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面型改善明显、前牙反得到纠正、磨牙及尖牙关系中性、咬合关系良好。SNA角平均增大4.23°,SNB角无明显变化,覆盖平均增加5.52mm。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前牵引矫治器,可快速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是纠正恒牙期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上颌前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面部软组织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上颌前牵引早期矫正上颌发育不足产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后的例貌美学改变.方法选取19例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的生长发育期患者,男9例,女10例,年龄8-13岁,平均10.5岁,所有病例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口内戴用上颌全基托式活动矫治器,口外采用面具式牵引架进行上颌前牵引矫治,矫正前牙反(牙合),至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矫治完成.测量比较矫治前后软组织美学指标的改变.结果前牵引矫治后,软组织面角减小2.4°,H角变小3.65°,上唇沟点前移3.45mm,上唇缘点前移2.85mm,Pgs-VL距离显著减小1.70mm,下面高增加2.95mm,矫治后上唇前移,颏部后下移.下唇位置改变不大.结论上颌前牵引可使Ⅲ类凹面型得到明显改善,后缩的上唇治疗后均显著前移,颏部后下移动,使侧貌更协调美观.  相似文献   

11.
探究舌簧活动矫治器应用于替牙期前牙牙性反颌早期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5月-2022年5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儿童替牙期前牙牙性反颌矫正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正畸方案,研究组应用舌簧活动矫治器,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头影测量指标矫正及治疗完成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上齿槽座角、下颌平面角、上下齿槽座角及上颌中 切牙与NA连线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齿槽座角、下颌中切牙与NB连 线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正治疗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结论 舌簧活动矫治器能够有效改善替牙期前牙牙性反颌矫正患儿的头影指标,其疗效较 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莫如昌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70-1272
目的:探讨早期矫治反畸形并观察其恒牙列萌出及咬合稳定的关系。方法:选择替牙期反患者50例,应用单一或联合方法矫治,并随访进入成年阶段,观察患者在此期间的牙齿排列及咬合关系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良好的咬合关系,且保持咬合的稳定性。结论:通过早期矫治,主要是在替牙期进行的适当治疗,不仅能使反(尤其是骨性反)的恒牙列在牙弓内正常萌出,而且还能获得长时间的稳定,大大减少复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的 探讨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月于西宁市口腔医院就诊的60例牙体缺损或(和)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 机分为单修组(n=30)和正畸+修复组(n=30)。单修组单纯开展牙体修复或(和)牙齿种植修复治疗, 正畸+修复组采取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齿功能、口腔健康状态和并发症发生 情况。结果 正畸+修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单修组的66.67%(P<0.05);正畸+修复组治疗后口 腔清洁程度、咀嚼功能、咬合功能、发音功能评分高于单修组(P<0.05);正畸+修复组OHIP-14评分低于 单修组(P<0.05);正畸+修复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与单修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 修复前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错牙合畸形,配合后续修复治疗可解决牙体、牙列缺损 问题,可有效恢复正常牙齿功能,提升口腔健康水平,且未增加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功能训练器对乳牙期、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27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乳牙列患者3例,均为Ⅱ类关系,其中Ⅲ度深覆[牙合]2例,1例伴Ⅲ度深覆盖。替牙列患者24例,其中Ⅰ类关系11例,Ⅱ类关系8例,Ⅲ类关系5例,均表现为前牙区拥挤,其中个别切牙反[牙合]4例,Ⅲ度深覆胎伴Ⅲ度深覆盖2例。均采用肌功能训练器治疗,根据年龄和错[牙合]畸形类型,选用相应INFANT、T4K、IgN训练器,要求患者日间戴用1h以上,晚间睡觉时间戴用,并按要求进行呼吸和吞咽等训练,每1.0~1.5个月复诊1次。结果6~10个月后,24例配合良好的患者,牙齿拥挤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获得完全纠正,面型改善。结论肌功能训练器治疗乳牙期、替牙期因不良习惯及口周肌功能异常导致的错[牙合]畸形是有效的,患者的良好配合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的美容效果。方式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 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修复前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牙齿恢复情况、功能及 美观度、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观察组治 疗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齿咬合良好率、牙齿排列整齐 率、前牙覆盖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及固定功能、美观度、舒适满 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牙列缺损伴错颌畸形患者修复前行正畸治疗的效果确切,可 对效改善牙齿功能,有利于恢复牙齿咬合关系,同时满足了患者对牙齿美观度的需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正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矫治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代替因龋坏或矫治需要而拔除的第一或第二磨牙,恢复牙列完整性及咀嚼功能.方法 选择因各种原因拔除了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且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的14例错牙 合畸形患者,应用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对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直立并近中移动,关闭拔牙间隙.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得到直立并近中移动,代替了缺失的磨牙,恢复了牙列的完整连续性,建立了良好的邻接关系及咬牙合关系.结论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通过矫治,可以代替缺失的磨牙,恢复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口周肌功能训练配合上牙合垫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7月-2021年1月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临床就诊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单一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周 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矫治时间,以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矫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周肌功能训练 配合上牙合垫矫治器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疗效确切,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early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unilateral posterior cross bite in the late deciduous and early mixed dentition using orthopedic parameters. METHODS: Early orthodontic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by initial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subsequent activator therapy (Munster treatment concept). The patient sample was initially comprised of 80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posterior cross bite (mean age 7.3 years, SD 2.1 years). After randomization, 77 children attended the initial examination appointment (therapy = 37, control = 40); 31 children in the therapy group and 35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onitored at the follow-up examination (T2). The mean interval between T1 and T2 was 1.1 years (SD 0.2 years). Rasterstereography was used for back shape analysis at T1 and T2. Using the profile, the kyphotic and lordotic angle, the surface rotation, the lateral deviation, pelvic tilt and pelvic torsion,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t T1 and T2 between the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calculated (t-test).Our working hypothesis was, that early orthodontic treatment can induce negative therapeutic changes in body posture through thoracic and lumbar position changes in preadolescents with uniltaral cross bite. RESULTS: No clinically relev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the therapy groups at T1 and T2 were found for the parameters of kyphotic and lordotic angle, the surface rotation, lateral deviation, pelvic tilt, and pelvic torsion. CONCLUSIONS: Our working hypothesis was tested to be not correct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Th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demonstrates that in a juvenile population with unilateral posterior cross bite the selected early orthodontic treatment protocol does not affect negatively the postural parameters.Trial registrationDRKS00003497 on D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