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其心电图变化。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d静滴,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变化,同时观察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2例,除常规给予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维生素E、静脉点滴硝酸甘油2.5mg-5mg,胞痛发作时含化硝酸甘油0.5mg外,同时静脉点滴灯盏花素;对照组除不用灯盏花素外其余治疗药物相同。结果:灯盏花素组较对照组治疗期间胸痛发作次数减少(P<0.05)。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明显改善,从而减少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应用辛伐他汀及其他常规抗心绞痛发作药物,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灯盏花素,均连续使用14 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比对照组减少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极化液静脉滴注并口服消心痛、阿司匹林,14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在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降低高切变率等方面优于西药组,且未发现该药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是一种疗效确切而安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合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 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力源精纯溶酶加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分别观察 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 ,检测静息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 (93.33% )、改善异常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0 .4 5± 0 .15 ) m g/ d〕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灯盏花素联合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 U AP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葛根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500 mg/d,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d,两组均连续使用14 d,观察心绞痛的发作、心电图的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结果 两周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29%,治疗组为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此作用.结论 葛根素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治疗10天,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心电图、血流变学指标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对照组)和中西结合组(治疗组),于治疗前、中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发作间期、持续时间、24h缺血总时间、ST下移、心肌耗氧指数等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1)。结论:灯盏花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伍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军  安芳  蔺显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48-384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治疗组A 30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B 30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 d,2组患者均给予正规基础治疗(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硝酸酯类、调脂药等),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心肌梗死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A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等方面均优于B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10 ml/d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高、安全.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配合常规综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5.7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1 d时血液流变学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5 d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期间实验组使用灯盏花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可明显改善UAP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速避凝联合治疗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人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速避凝,对照组加用速避凝,疗程均为2周。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在缓解症状、心电图改变及硝酸甘油耗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联合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和速避凝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灯盏细辛注射液可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与对照组115例,对照组予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d及联合红花注射液20 ml/d,14 d为一个疗程。监测治疗前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缺血心电图的疗效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活性指标[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MP-140、PAF、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调节血小板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25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31例,给予常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每12h 1次,7d为1个疗程。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UAP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结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抗凝方法(经t检验,P<0.005)疗效显著,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预防和防止了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心脏猝死。且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初始量2.5 mg/次,1次/d,依患者耐受性渐增至5 mg/次;酒石酸美托洛尔初始量6.25 mg/次,2次/d,依患者耐受性渐增至12.5 mg/次。B组21例,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和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初始量2.5 mg/次,1次/d,依患者耐受性渐增至5 mg/次;12周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心电图得到改善,A组总有效率90.5%,B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在心绞痛治疗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头胀1例,肢端冰冷1例,面色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4.3%;B组出现面红2例,心悸3例,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两组比较在不良反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增加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36-2037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Q-Td、J-T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d、J-T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7.
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氢氯吡格雷治疗对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受试组(氢氯吡格雷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观察用药期间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受试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受试组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次,1次/d,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u/次,1次/12 h,腹壁皮下注射.治疗7d后评定2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分别为70.0%,4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1例,予冠心病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药)。治疗组148例,除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外,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每天1次,连用15d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时间。结果: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心绞痛症状改善及控制心绞痛发作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代先华 《临床医学》2015,35(2):125+12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行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实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为(2.1±0.7)次/d,对照组为(3.2±0.5)次/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脏事件及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减少心脏事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