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CT及诊断X线摄影等三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分别采用MRI、CT及乳腺X线摄影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X线摄影、CT和MRI检查出的病灶直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本文9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112枚病灶,其中确诊良性68枚,恶性44枚。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8.18%、69.12%、68.75%;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64%、91.18%、90.18%;CT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00%、88.06%、84.8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X线和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X线摄影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MRI、CT增强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特异性和检出率,三者相结合缺点互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R,CT,E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E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CR诊断早期ANFH11髋,阳性率为47.8%,CT诊断早期ANFH14髋,阳性率为60.9%,ECT诊断诊断早期ANFH21髋,阳性率为91.3%,MRI诊断早期ANFH22髋,阳性率为95.7%。经统计学处理,X2=19.38,P<0.01,CR,CT,ECT和MRI四者敏感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而言,CR诊断敏感性较低,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ECT和MRI的敏感性高于CT及CR,MRI可准确地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CT及MR表现,评价三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行翻修术的病例,观察其X线、CT及MRI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分析三者诊断无菌性松动、骨溶解及感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三者诊断准确性。结果:44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松动、骨溶解、感染、假瘤及假体周围骨折。X线、CT及MRI诊断无菌性松动的敏感度分别为84%、78%、80%,特异度分别为76%、81%、94%;诊断骨溶解的敏感度分别为73%、86%、78%,特异度分别为88%,100%,86%;诊断感染的敏感度分别是50%、60%、100%,特异度分别为72%、74%、100%。三者诊断假体无菌性松动及骨溶解的准确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准确性方面,X线和CT二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MRI(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方面,X线、CT及MRI互为补充,但其中MRI是观察假体周围感染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MRI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9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7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3个部位,股骨下段7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2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X线平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结论:X线平片可以满足中晚期骨梗死的诊断,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MRI、CT诊断脊椎转移瘤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MRI及CT征象,以提高脊椎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38例脊椎转移瘤患者进行MRI与CT检查,比较脊椎转移瘤在MRI和CT上的表现。结果:138例脊椎转移瘤共发现399个椎体异常,237处椎管受累,190处椎旁软组织肿块,178处病理性骨折。MRI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74%(294/399);T2加权表现为高信号62%(249/399);脂肪抑制T2加权表现为高信号86%(344/399)。CT检出273处病灶表现为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溶骨型66%(179/273),成骨型24%(65/273),混合型10%(29/273)。结论: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T,MRI和CT联合应用可提高脊椎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CT及MRI诊断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TPOF)患者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到我院就诊的下肢伤后拟诊断为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且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患者8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MRI检查,采用双盲法让两位骨科主治以上医生进行阅片,比较CT、MRI诊断TPOF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骨折类型检出率。结果 MRI检查诊断TPOF的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97.06%,CT检查诊断TPOF的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75.00%,MRI检查TPO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为92.59%,MRI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为74.0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为9.52%,MRI检查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为28.5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当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和MRI结合可以提高TPOF骨折类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与钆贝葡胺增强MRI对肝癌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与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9例同组患者依次行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MR平扫及Gd-BOPTA动态、延迟扫描。比较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MR平扫+Gd-BOPTA动态扫描及联合MRI3种方法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及对肝癌病灶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3组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及对肝癌病灶诊断的准确性以联合MRI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BOPTA增强MRI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及肝癌病灶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及MRI在鉴别肾脏囊性占位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脏囊性占位病变的CT与MRI表现,并评价其对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151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囊性占位病变患者,包括多发囊肿125例,海绵状血管瘤16例及囊性肾癌10例,均经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了CT与MRI对肾脏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能力。结果 151例中,CT诊断肾囊肿118例,血管瘤16例,以及囊性肾癌17例,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8.8%,95.0%及95.4%;MRI诊断肾囊肿122例,血管瘤16例,以及囊性肾癌13例,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6.9%,98.8%及98.0%。CT对肾良性病变低估7例,对恶性病变高估了7例,而MRI对肾良性病变低估3例,对恶性病变高估3例。结论 CT与MRI二者都能对血管瘤作出正确诊断,而在肾囊肿与囊性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8例高度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临床确诊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58例患者经过CT和MRI扫描,其中MR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2.02、15.88,P均0.05)。结论 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及MRI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对骨关节结核各征象的显示情况及诊断敏感性。结果 MRI在椎体骨质破坏、关节腔积液、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等征象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平片、CT、MRI等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关节结核患椎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发现,MRI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而CT的诊断敏感性又明显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在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敏感性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高频超声与磁共振(MRI)对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临床证实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高频超声和MRI资料,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高频超声、MRI诊断各种伴随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高频超声、MRI诊断MPFL部分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7%、85.7%,94.7%、89.5%,90.9%、87.9%;诊断MPFL完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7%、89.5%,85.7%、85.7%,90.9%、87.9%。高频超声、MRI诊断关节软骨Ⅱ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36.4%、81.8%,85%、100%,67.7%、93.5%。高频超声、MRI诊断关节软骨Ⅲ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0.9%,85%、90%,83.9%、90.3%;高频超声、MRI诊断关节软骨Ⅳ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100%,90.9%、95.5%,93.5%、96.8%。高频超声对MPFL撕裂、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同样能对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各种伴随损伤明确诊断和准确分级,是一种简单可靠、快捷并可重复的诊断方法,可作为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CT及超声对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子宫恶性肿瘤患者51例,并选取阴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I、CT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RI检查对子宫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4.31%和超声检查的74.51%;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3.33%,明显高于CT检查的71.43%和超声检查的53.57%;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4.31%和超声检查的74.51%。结论 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T检查诊断和超声检查诊断,临床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胸部MRI在肺癌肋骨转移检测的价值,尤其在术前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54例在本院行全身骨显像、胸部CT和胸部MRI三项检查并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资料,比较三项影像学检查对肋骨转移病例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采用χ2检验。结果 54例中,有30例患者(120个病灶)确诊为多发性肋骨转移。MRI与CT、骨显像间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统计学差异(χ2=14.294,P=0.001;χ2=15.181,P=0.001;均P<0.05)。结论 MRI对肺癌肋骨转移的检出优于CT和骨显像,MRI对肺癌肋骨转移的筛查、监测、临床诊断尤其是术前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联合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已获得病理结果的99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MRI资料和血清T-PSA及F-PS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独应用MRI诊断PCa及MRI联合F-PSA/T-PSA比值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99例中有37例PCa,其中18例癌灶局限于前列腺内部,19例癌灶有前列腺外侵犯,MRI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9%、82.26%、85.86%,将MRI与F-PSA/T-PSA比值联合,F-PSA/T-PSA比值的截点分别取0.10、0.15及0.18,当截点选取0.15时,诊断价值最大,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高,分别为89.19%、90.32%、89.90%。结论 MRI联合F-PSA/T-PSA明显提高了对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组织学对照,评价64层螺旋CT和1.5TMRI在显示离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对13例尸检患者的心脏,行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CT及MRI检查,并与病理学相对照。采用诊断试验分析CT、MRI诊断各型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CT、MRI对斑块分类的准确性。结果94个CT、MRI层面可与相应的组织学层面相对应。CT对于各型斑块分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Ⅰ~Ⅱ型,0%和100%;Ⅲ型,0%和100%;Ⅳ~Ⅴ型,92.3%和86.8%;Ⅵ型,0%和100%;Ⅶ型,100%和100%;Ⅷ型,100%和97.8%。MRI对于各型斑块分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Ⅰ~Ⅱ型,60%和100%;Ⅲ型,80%和100%;Ⅳ~Ⅴ型,96.2%和86.8%;Ⅵ型,100%和98.9%;Ⅶ型,93%和100%;Ⅷ型,100%和98.9%。结论CT、MRI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对斑块进行分型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双源CT诊断冠脉狭窄的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评价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入选60例临床高度怀疑或已确诊冠脉疾病的患者,行双源CT扫描,扫描过程中患者心率平稳,未出现心率不齐及心律失常。患者于1周内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标准,从冠脉节段及冠脉分支角度分别评价双源CT诊断冠脉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以冠脉节段为基础分析,双源CT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性分别为81.14%、97.57%、85.34%、96.74%、95.13%;以冠脉分支为基础分析,双源CT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准确性分别为84.21%、93.79%、89.88%、90.06%、90.0%。双源CT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对发现冠脉狭窄节段及检查冠脉分支病变的能力进行卡方检验,χ2分别0.625、1.041;P0.05,双源CT与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在发现冠脉明显狭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在诊断冠脉明显狭窄时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无创性评价冠脉狭窄及疾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MRI和MRI间接关节造影检查对肩袖撕裂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2年11月~2006年8月共40例肩袖损伤病例,20例行常规MRI检查,20例行MRI间接关节造影检查.以肩关节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肩袖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肩袖完全撕裂中,常规MRI检查的敏感度为45.5%,特异度为66.7%,准确度为55%;MRI间接关节造影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90%.肩袖不全撕裂中,常规MRI检查敏感度为57.1%,特异度为53.8%,准确度为55%;而间接关节造影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2.8%,准确度则为90%.经Fisher确切概率统计法统计,MRI间接关节造影诊断肩袖全层撕裂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MRI(P<0.05),在诊断肩袖部分撕裂时,MRI间接关节造影的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MRI(P<0.05).结论:MRI间接关节造影较常规MRI诊断肩袖撕裂准确性较高.同时对盂唇等其它病变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18例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18例病人均拍摄了X线平片,10例做了MRI检查,增强扫描2例:6例做了CT检查:2例手术活检。将X线平片上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斑点状骨密度增高者,确定为晚期骨梗死。结果:18例病人共累及40个部位,累及股骨远段21个,股骨近段1个,胫骨近段14个,胫骨远段1个,肱骨近段3个。8例病人被认定为早期骨梗死,10例病人认定为晚期骨梗死。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CT示病变呈不规则多发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其中5例T2WI病变中心区可见多发囊样高信号病变。结论: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盆腔MRI和全身骨扫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18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资料,包括盆腔MRI和全身骨扫描检查结果。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83例患者中,37例确诊临床骨转移,146例无临床骨转移。37例骨转移患者的转移灶位置,5例位于盆腔内,3例位于盆腔外,29例位于盆腔内外。②盆腔MRI检查诊断24例骨转移,均经临床综合评价确诊为骨转移(100%,24/24)。全身骨扫描诊断27例骨转移,96.4%(27/28)经临床综合评价确诊为骨转移。其它骨转移的确诊均经临床综合诊断。③将盆腔MRI和同位素骨扫描的结果进行比较,盆腔MRI检查未见明确骨转移灶的患者共159例,其中仅有4例患者(4/159,2.52%)全身骨扫描可明确诊断骨转移。④评价2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全身骨转移的预测和诊断效果,盆腔MRI对全身骨转移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38%、87.0%和85.25%;全身骨扫描对骨转移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59%、62.33%和68.85%。MRI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同位素骨扫描(χ2=23.458,P=0.000;χ2=13.906,P=0.000),同位素骨扫描的敏感性高于MRI(χ2=4.163,P=0.041)。结论盆腔MRI也可用作前列腺癌全身骨转移的诊断。当盆腔MRI检查未见骨转移灶时,发生全身骨转移的机会较低。  相似文献   

20.
乳腺MR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乳腺病变患者行术前MR扩散、T2*W首过灌注及动态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乳腺病变MRI表现,分析比较扩散、灌注及动态增强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具有显著差异,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89.19%、79.38%;恶性病变T2*W首过灌注最大信号丢失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2%、83.78%、82.61%;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36%、83.78%、79.35%;三者联合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73%,91.89%、92.39%。结论乳腺MR扩散、灌注成像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