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50%葡萄糖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中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住院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无其它合并症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3例,对照组157例。试验组术后除用1%碘伏溶液擦洗伤口外,还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湿热消毒纱布热敷局部,早晚各一次;对照组只用1%碘伏溶液擦洗消毒,红外线烤灯照射30 min,每天2次。两组均于术后第5天拆线,收集产妇会阴伤口水肿、疼痛和愈合情况等方面的资料。结果试验组伤口水肿消退情况及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会阴疼痛的缓解度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葡萄糖湿热敷用于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对缓解患者会阴切口疼痛效果不明显,但对于促进伤口消肿及伤口愈合有显著效果,且操作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在产后会阴侧切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产后会阴部的护理。方法将240例自然分娩、并进行了会阴侧切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产后治疗(呋喃西林擦洗伤口及会阴部、抗生素使用等)及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口,照射时间20~30 min·次-1,2次·d-1,连续照射3~4 d。对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充血、红肿及切口触痛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90.0%,乙级愈合率为8.3%,丙级愈合率为1.7%;研究组甲级愈合率为95.8%,乙级愈合率为4.2%。研究组的切口愈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有切口处充血或水肿2例(1.67%)、有明显触痛感3例(2.5%),研究组未发生会阴切口处充血及红肿现象,有明显触痛感1例(0.8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会阴侧切口可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李海筠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912-913
目的:观察产后应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侧切伤口2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于产后侧切口缝合完毕,用0.5%碘伏纱块持续湿敷侧切口2h;对照组于产后侧切口缝合完毕,用0.5%碘伏纱块擦拭侧切口,比较两组会阴侧切口的肿胀及愈合情况。结果:产后24h会阴侧切口的肿胀率观察组为18%,对照组为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至会阴侧切伤口拆线时,侧切伤口甲级愈合率观察组为98%,对照组为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会阴侧切伤口缝合完毕,用0.5%碘伏纱块持续湿敷会阴侧切伤口2h,能有效减轻产后24h会阴侧切口肿胀,降低会阴侧切口感染率,促进侧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处理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行会阴侧切术病例260例为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在常规冲洗消毒的基础上,切开缝合前后加用5%碘伏局部消毒,切口以0.5%碘伏冲洗,缝合后喷洒济安舒能,24 h后加以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局部理疗;以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行会阴侧切术行常规护理措施的2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切口肿胀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肿胀、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低(P<0.01);切口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浓度碘伏冲洗消毒加综合措施可减轻会阴侧切伤口肿胀和疼痛程度,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并发症,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热生理盐水联合碘伏湿敷会阴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实验组204例,采用温热生理盐水联合0.5%碘伏湿敷会阴伤口;对照组198例,采用0.5%碘伏纱块擦拭侧切口。比较两组会阴水肿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4h会阴水肿、伤口愈合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侧切伤口后缝合,再用0.5%碘伏持续湿敷会阴伤口,能有效减轻会阴伤口水肿,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型材料会阴冷敷垫冷敷以及频谱仪照射在分娩后减轻会阴伤口疼痛及促进会阴伤口愈合中的效果,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8月自然分娩且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初产妇203人次,分成实验组98人、对照组105人,两组产后均用无痛碘棉球擦洗会阴伤口每天两次共4天,实验组另于产后24小时内使用会阴冷敷垫冷敷会阴,分娩24小时后用宽频谱治疗仪(周林牌)照射会阴部,每次30分钟,每天两次共3天。结果 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进行疼痛等级评估,实验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于产后第四天对会阴伤口愈合程度进行评估,实验组甲级愈合率达98.9%,对照组甲级愈合率达86.1%,实验组乙级愈合率仅为1.05%,对照组乙级愈合率为13.9%,实验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对产后会阴部伤口的冷敷以及频谱治疗仪照射产生的热疗和微波作用,证明物理疗法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产后会阴伤口疼痛,促进会阴伤口愈合,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热敷配合微波照射治疗会阴侧切术后会阴水肿效果。方法将102例会阴侧切术后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0.5%碘伏消毒后用50%硫酸镁纱布湿热敷,观察组采用0.5%碘伏消毒后用50%硫酸镁纱布湿热敷,术后第1天湿热敷同时辅以微波照射,第3天观察会阴水肿和伤口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2组患者水肿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硫酸镁湿热敷配合微波照射治疗产后会阴水肿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毒烧伤膏治疗产后会阴伤口部分性裂开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500例会阴伤口不完全性裂开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250例,用0.5%碘伏消毒液清洗伤口,红外线理疗并予以相应的护理。观察组250例用0.5%碘伏消毒液清洗伤口,红外线理疗基础上加用解毒烧伤膏局部涂擦,比较2组患者外阴伤口愈合时间、外阴伤口疼痛程度及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住院天数,产后第3天会阴伤口疼痛程度及会阴伤口肿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烧伤膏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会阴伤口不完全性裂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0.5%灭滴灵湿外敷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110例.A组为观察组在会阴侧切伤口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用1:20碘伏擦洗伤口,用0.5%灭滴灵湿外敷伤口30 min,每天2次;B组为对照组会阴侧切伤口按产后护理常规后每天只用1:20碘伏擦洗2次.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会阴侧切伤口肿胀情况,会阴侧切伤口疼痛的自我感觉.结果 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好,肿胀消退速度明显增加(P<0.05).会阴侧切伤口拆线时间观察组为平均3.46 d,对照组平均为4.32 d,观察组较对照组时间短,且观察组疼痛症状缓解较快(P<0.05).结论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使用1:20碘伏擦洗伤口加0.5%灭滴灵湿外敷治疗能加速伤口肿胀的消退,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黄玲 《全科护理》2013,11(5):443-444
[目的]探讨红外线理疗对会阴侧切伤口的效果。[方法]将160例会阴侧切伤口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天用0.5%碘伏擦洗会阴2次,按传统方法应用3d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妇分娩24h后用红外线理疗。[结果]观察组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可促进会阴局部血液循环,使会阴伤口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生肌膏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妇科及产科腹部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5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碘伏棉球消毒切口皮肤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脂肪层,自拟生肌膏纱布填塞引流,隔日换药1次。切口干燥后,用宽蝶形胶布拉拢固定。对照组用碘伏棉球消毒皮肤,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皮下脂肪层,剪去坏死组织,干纱布擦干后,再以无菌纱布填塞引流,切口干燥后,用宽蝶形胶布拉拢固定。两组均辅以红外线照射理疗,每次30min,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脂肪液化切口愈合时间(9.64±2.25)d,对照组脂肪液化切口愈合时间(15.89±1.4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生肌膏腹部切口外敷能加快切口愈合,明显缩短腹部术后脂肪液化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刘小平 《全科护理》2016,(20):2082-2084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会阴侧切伤口非Ⅰ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会阴侧切伤口非Ⅰ期愈合的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针对会阴侧切伤口的大小、深浅、渗液量、组织坏死程度选择相应的湿性敷料填塞或覆盖伤口,对照组采取0.5%碘伏溶液消毒会阴、红外线灯照射、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比较两组产妇的伤口愈合程度、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伤口愈合程度、疼痛程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会阴侧切伤口非Ⅰ期愈合中可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硝唑、碘伏联合应用对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设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实验组在会阴切口缝合前用100 ml甲硝唑液冲洗阴道壁及切口部,缝合后再用0.5%碘伏液湿沙布局部湿敷2-4 h。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100 ml冲洗,常规缝合不湿敷。结果: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8.33%,对照组甲级愈合率87.0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硝唑与碘伏联合应用预防会阴切口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甲硝唑、碘伏在预防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硝唑、碘伏在预防会阴切口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院486例会阴侧切的产妇预防性应用甲硝唑、碘伏预防切口感染。结果486例产妇中478例甲级愈合(98.35%),乙级愈合8例(1.65%)。结论应用甲硝唑、碘伏可明显增加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鲜芦荟贴敷联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300例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按分娩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碘消毒会阴侧切口后,用TDP照射会阴侧切口。观察组先用碘消毒会阴侧切口后,用新鲜芦荟贴敷在会阴侧切口上,并配合TDP照射。观察2组初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比例86.67%(130/150),高于对照组的53.33%(8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鲜芦荟贴敷联合TDP照射能促进会阴侧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生理盐水对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会阴切口,对照组采用0.5%碘伏溶液冲洗会阴切口.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会阴侧切口愈合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理盐水冲洗会阴侧切口用于预防会阴切口感染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浓度的碘伏消毒会阴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为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行会阴侧切4760例,用5%碘伏消毒,对照组为1996年3月至1998年5月在我院分娩行会阴侧切3520例,用0.5%碘伏消毒,统计比较两组的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碘伏消毒会阴可预防切口感染,而5%碘伏预防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芳碘与甲硝唑应用对预防会阴侧切伤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80例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研究,A组采用5%芳碘冲洗阴道壁及切口部,B组采用甲硝唑液冲洗阴道壁及切口部,C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阴道壁及切口部。冲洗后用可吸收线采用皮内缝合。观察3组产妇会阴侧切伤口甲级愈合等情况。结果:芳碘对促进伤口甲级愈合与甲硝唑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产后最高体温及白细胞总数最高值芳碘与甲硝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芳碘与生理盐水在促进伤口甲级愈合、产后最高体温及白细胞总数最高值比进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芳碘用于预防切口感染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紫草愈肤油联合特定电磁波(TDP)对促进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顺产行会阴侧切分娩的100例产妇,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期间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涂抹自制紫草愈肤油联合电磁波治疗仪进行会阴切口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手术当天,产妇的会阴侧切口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自制紫草愈肤油联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可显著促进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伤口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一种适用于会阴伤口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会阴伤口的甲级愈合率,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选取2005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06年1-6月经阴道自然分娩有会阴伤口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于产后伤口缝合完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碘伏擦洗法护理会阴伤口;观察组用碘伏擦洗后,再使用自制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会阴伤口.观察2组产妇会阴伤口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及拆线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 h会阴侧切伤口肿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口拆线时间早.结论 采用自制的昆脂愈肤灵会阴护垫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能加速伤口肿胀消退,有效地缓解疼痛,明显地降低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且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