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作其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88-89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断要点。方法选取近年我院儿科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6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胸片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糖皮质激素,观察治疗转归。结果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特点: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病程长,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突出,多为不规则热,稽留热少见,肺部体征不典型,肺外损害多见且突出,头孢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需掌握MP肺炎的临床特征,遇高热不退、剧烈刺激性干咳,肺部听诊不典型患儿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此类患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及其诊断。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及非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各28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较非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相比,具有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起病急、发热时间长、剧烈咳嗽、痰少、肺外表现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表现重、血清C反应蛋白(CRP)增高、住院时间长、易发展为重症支原体性肺炎等特征。结论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不仅发热时间长、临床症状严重,而且肺外并发症较多,只有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才能早期明确诊断,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6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儿童大叶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大部分表现为病侧呼吸音减弱,入院一周后肺部听诊有干细湿性啰音.胸片或胸部CT可见到肺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有明显增多趋势,并容易出现严重合并症,主要是肺不张、肺实变.对于高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不明显患者,应及时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和体液培养及药敏鉴定,早期明确病原,以选用敏感抗菌素,促进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变迁。方法:分析286例儿童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6例患者病原学检查痰培养阳性率为23.77﹪,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43.38﹪,支原体阳性53.85﹪。混合感染者居多,其中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34例,支原体合并其他病毒55例,各种病毒混合感染79例。结论:1肺炎链球菌不再是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占重要地位。2混合感染不容忽视,支原体感染可合并EB病毒感染。3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季节病原不同。  相似文献   

5.
132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薇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45-146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变迁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儿童大叶性肺炎病例资料。结果:常见症状为咳嗽132例(100.0%),发热121例(91.7%),右肺病变69例(52.2%),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89例(67.4%)。87例达临床治愈标准,42例好转自动出院,2例加重转往上级医院就治。结论:大叶性肺炎症状不典型,对于连续发热、咳嗽、咳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的患儿,应重视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可能性,及时调整用药,以免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9例临床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提示为大叶性肺炎改变,被动凝集法MP-IgM阳性的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者临床有以下特点:(1)学龄前儿童(10例)与学龄儿童(9例)感染率相当,且可集体发生.(2)起病较急,呼吸道症状突出,持续高热多见(14例),早期肺部体征多不明显,部分病例双肺均可闻及湿罗音.(3)心肌损害多见(7例).(4)白细胞总数多不升高,C-反应蛋白大多升高(13例),经有效治疗2~3周,X线胸片示病灶多可完全吸收.结论 需掌握MP肺炎的临床特征,注意MP肺炎X线胸片改变的多样性.大叶性MP肺炎常混合细菌感染.混合细菌感染者,早期予以大环内酯类与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我科住院并确诊为小儿大叶性肺炎患儿128例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102例,好转出院26例。结论对于发热、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时间长、肺部体征不明显者,应注意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219例,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者1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发生率较高,表现多样。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与阴性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血沉增快、CRP增高提示存在支原体感染可能,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与阴性者中无明显差异,其治疗方面倾向于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57例临床具有肺炎表现、胸片或胸部CT提示为大叶性肺炎改变的患儿,用间接血凝法检测MP-IgM,并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MP感染所致肺炎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的病例以学龄期年长儿童多见,起病急骤,发热,咳嗽较剧烈,少痰,肺部的体征较轻,胸片或肺部CT的表现较重,病变以右肺中、下叶多见,部分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及心肌损害、肝功损害和消化道等受累。结论:年长儿童大叶性肺炎的重要病因是MP感染,其症状较重,且较易合并肺内、外并发症;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59例,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症状咳嗽59例(100%),发热43例(72.9%),胸痛、胸闷9例(15%),各型皮疹18例(30.5%);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9例(100%).结论 对于发热,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时间长,肺部体征不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不重者,注意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富士明胶颗粒法测定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及胸部X线摄片。结果支原体肺炎124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46.3%),咳嗽(100%),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肺门阴影增大,间质浸润,支气管肺炎及叶/段实变。红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有肺外合并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多,肺部体征少,胸片表现多种多样,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和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5例MPP患儿肺炎支原体(MP)特异IgM、IgA,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及其亚类,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并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选取同期健康婴幼儿4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重症MPP组患儿的CD3^+、CD4^+细胞数,CD4^+/CD8^+和C3含量小于对照儿,而IgA、IgM、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D8^+细胞数高于对照儿,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gG及亚类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症MP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D3^+、CD4^+受抑,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 1999年至2 0 0 2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三型①肺间质 11例 (占 2 9% )②小叶实质型 9例 (占 2 4 % ) ,③节段实质型 18例 (占 4 7% ) ,伴胸膜炎 8例 (占 2 1% )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差异较大 ,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 ,因此 ,在诊断过程中 ,只要认识到本病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 ,认真分析X线征象 ,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10年发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9例患儿的发病年代、年龄、临床特点等。结果 2000~2003年发病率较低;2004~2006年发病率略增高,但重症增多;2007~2009年发病率明显增高且重症多;3~5年为一个流行周期。婴幼儿发病有增多趋势。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必要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在本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患儿为A组,将随机抽取的同期在本院治疗的52例非支原体肺炎患儿为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胸部X线影像表现。结果:A组患儿的斑片影、肺段实变、肺叶实变的表现上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889、6.267、1.516,P0.05)。而A组患儿胸片表现为纹理增粗、模糊的明显少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23,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各种各样,临床上易与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相混淆,根据典型X线征象,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在症状、体检及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多有肺外症状,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P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2001年6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MP致神经系统损害以脑炎、脑膜炎为主,28例中治愈21例,好转4例,死亡3例。结论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以脑炎、脑膜炎占多数,且病情重、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有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尿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36例,正常对照组120例,分别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血、尿胱抑素c、α1-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肌酐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血、尿Cysc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恢复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肾功能有程度不等的损害,但肾功能损伤是可恢复的;血、尿CysC测定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状况及其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间接血凝集法对132例住院的婴幼儿肺炎进行特异性MP-IgM检测.结果 132例中MP-IgM阳性51例,阳性率为38.6%,21.4%混有细菌和病毒感染,其中发热35例,咳嗽48例,喘憋24例,肺部干性口罗音47例,湿性口罗音36例.X线呈点斑状阴影改变34例,间质性肺炎改变8例,大叶性肺炎改变4例,云絮状改变2例,两侧肺门肿块样改变1例,胸腔积液、肺不张2例.肺外损伤7例(13.5%),其中皮肤损害2例,心肌损害2例,胃肠道损害1例,肝脏损害2例.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婴幼儿肺炎的常见病原,其临床表现及X线改变与典型的年长儿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肺外损伤不少见,部分混有细菌或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0.
左克 《河北医学》2012,18(3):291-29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8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6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组)血清 CRP,与 72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入院时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CRP均值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菌性肺炎组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CRP和阳性率指标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支原体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但细菌性肺炎组仍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在入院时CRP和MP-IgM检测为阳性者,4岁以下儿童为59.13%(68/115),4岁以上为40.87%(47/115),其中年龄最小的仅生后2个月.结论 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但没有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