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兔尿道脱细胞基质(UAMG),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并探讨其修复兔尿道缺损的效果.方法 制备兔UAMG,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结构特点.将体外培养的兔膀胱平滑肌细胞与UAMG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MTT法检测UAMG材料浸提液对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细胞毒性.将UAMG植入兔背部皮下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取24只雄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手术切除2 cm尿道缺损,应用UAMG修复;对照组切除2 cm尿道缺损后即关闭切口依靠尿道自体组织再生修复缺损.实验兔分别在术后2、4、8、12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兔UAMG为胶原纤维网状结构,无细胞残留.兔膀胱平滑肌细胞能够在UAMG表面正常生长,细胞形态良好.UAMG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或1级,皮下植入实验中动物无异常反应,材料能在体内逐渐降解,生物相容性好.UAMG修复兔尿道缺损后12周,修复区再生出结构完整的新尿道组织,与正常兔尿道组织近似.结论 UAM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诱导尿道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再生,可以作为尿道修复重建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米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脱细胞耳软骨(DC)复合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获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并体外诱导成软骨细胞,取异体兔耳软骨进行脱细胞处理,与β-TCP形成复合支架作为载体接种软骨细胞,加入TGF-β和IGF-I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实验动物(n=18)分为3组,实验组(n=8)复合支架加入TGF-β和IGF-I,对照组(n=6)仅以复合支架修复缺损,空白组(n=4)不加入任何修复材料。结果 BMSCs在体外生长稳定,增殖能力强,可被诱导为软骨细胞。软骨支架脱细胞完整,软骨陷窝排列有序,复合物植入缺损后第20周,实验组缺损内充填白色半透明新生软骨组织,色泽与正常软骨相似,与周围正常软骨连接良好。结论β-TCP-DC复合支架有较多的孔隙结构,降解速度快,组织相容性及细胞黏附性好,是组织工程修复关节软骨理想的种子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复合聚已内酯(PCL-AA)生物材料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8只雄性6月龄新西兰白兔完全随机分成3组,每只动物于双侧膝关节股骨膑股关节面制备直径3.5 mm、深3 mm的单纯软骨缺损模型,不钻通骨髓腔.A组:PCL-AA;B组:单纯PCL材料;C组:单纯手术空白对照,其中A、B两组填充材料后加入制备好的纤维蛋白胶(10 μg)和凝血酶原(10 μg)混合物以固定材料,空白对照组制备缺损仅冲洗缝合,不予特殊处理.于术后6周和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Wakitani修复效果评分以及相关定量分析.结果 6周标本外观上A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C组未见软骨缺损修复,边界清楚,中央凹陷明显.A组缺损被白色半透明坚硬组织修复,富有光泽.Wakitani评分A组优于B、C两组(P<0.05).12周A组番红固绿染色显示软骨修复情况优于6周A组标本.HE染色各组均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软骨面积百分数和新生软骨细胞数定量分析提示PCL-AA组均明显大于单纯PCL材料组(P<0.05),C组未见明显软骨长出.结论 PCL-AA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损伤,可能成为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原理,探索体外构建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关键技术,为移植修复关节骨软骨组织缺损创造条件.方法 采用组织分层构建策略,用兔成骨细胞和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采用凝胶接种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用兔软骨细胞和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支架材料,采用凝胶接种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体外培养48 h后,利用界面间凹凸进行压配,并结合蛋白胶粘贴形成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将构建组织移植到裸鼠皮下,以相同大小无细胞复合的支架材料为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采用凝胶接种技术,在体外可以初步构建组织工程骨和软骨,进而构建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移植到裸鼠皮下,术后12周实验组5例样本在成骨和成软骨区域观察到成骨和成软骨表现,但缺乏正常的钙化层界面结构,而对照组5例未观察到软骨组织形成.结论 采用组织分层构建策略,采用简单的压配技术和新型凝胶接种技术可以在体外初步构建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1)研究不同体外培养时间软骨的生物学特性,探讨运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软骨种子细胞的最适宜培养时间和条件。(2)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探讨运用自体关节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3)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4)研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软骨细胞来源。方法:(1)取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观察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生长曲线,酸性粘多糖及胶原分泌情况。(2)建立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应用自体关节软骨细胞复合生物支架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观察修复效果。(3)应用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生物支架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观察修复效果。(4)应用3H-TdR放射自显影方法,确定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细胞来源。结果:(1)体外培养第四代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达到高峰,而第二代软骨细胞分泌基质能力最强。(2)自体或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复合Pluroni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12周后缺损表面较平滑,与正常软骨界面愈合较好,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胶原分布已较均匀, 骨细胞呈柱状排列,II型胶原在细胞周围阳性表达,而空白对照和材料对照组未见明显修复。(3)3H-TdR放射自显影方法证实修复软骨组织的细胞来源于体外移植细胞,软骨细胞植入体内早期仍进行有丝分裂,而在中后期软骨细胞以分泌基质为主,植入的细胞与周围软骨细胞间存在物质交换。结论:(1)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2-3周左右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最佳时机。(2)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工程化软骨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较好方法。(3)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细胞来源于体外移植的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脱钙松质骨(DCB)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1月 龄雄性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复合制备的DCB体外培养2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4~5月龄新西兰兔30只双侧股 骨内髁制作直径3 mm、深3 mm,穿透软骨下骨板的骨软骨缺损模型,20只右侧关节缺损处植入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A组),左 侧缺损处植入DCB(B组),10只双侧骨软骨缺损未予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组)。分别于术后1、3、6月取修复组织标本,进行大 体形态、组织学及Ⅱ型胶原染色;并对6月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比较各组修复效果差异。结果制备的DCB为三维多孔的 海绵结构,孔隙大小约为100~500 μm,相互交通。DCB植入体内后1月开始降解,3月完全吸收。术后6月A组缺损处修复组织 主要为透明样软骨,与周围正常软骨厚度基本一致,修复交界区整合良好,不易辨认。修复组织深层细胞在软骨陷窝内,呈柱状 排列,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染色接近正常软骨,软骨下骨板完整。B组缺损处以纤维软骨样组织修复为主。C组以纤维组 织填充。组织学评分显示术后6月A组除软骨下骨板重建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 其它各项评分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B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修 复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软骨细胞复合纤维蛋白胶植入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并且制备纤维蛋白胶;建立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编号,将40只新西兰兔分为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植入复合物,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植入处理。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料,进行大体、甲苯胺蓝以及组织学的观察,判断关节软骨细胞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实验12周时可以修复膝关节软骨的缺失,以透明的软骨组织为主,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软骨细胞复合纤维蛋白可以很好地修复关节软骨的缺损,可以考虑用于再生修复软骨的缺损。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汤结合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一步验证补肾活血汤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体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评价修复效果。方法取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密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体外增殖后,复合于改建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载体上,植入到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并以中药补肾活血汤灌胃为复合组,并设立单纯中药组、单纯干细胞复合体组、空白组为对照组。4、8、12周后分别对修复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查。进行Wakitani评分,观察其体内修复关节缺损效果。结果术后12周,复合组的缺损由透明软骨样组织充填,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修复的软骨组织在组织形态学上优于其他各组。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体能修复家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中药补肾活血汤能促进软骨的修复,且提高了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注射性壳聚糖/磷酸甘油(C/GP)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将54只3个月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下肢髁关节面上制作2个直径 3 mm、深3 mm的全层软骨缺损, 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18只.术后1周,A组注入壳聚糖/磷酸甘油(C/GP)复合自体MSCs混悬液1 mL;B组注入C/GP混合液1 mL;C组注入生理盐水1 mL,3组分别术后4、8、12周各处死大耳白兔6只,应用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Wakitani评分评估各组大耳白兔缺损软骨的修复情况.结果 大体观察:术后12周A组修复区与正常组织难以区别,B组修复区与正常组织接近但仍可区分;C组缺损明显,可见肉芽组织部分充填缺损.组织学观察:A组术后12周组织切片显示新生组织中见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多,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相近;B组术后12周见短小卷曲的胶原纤维和软骨陷窝样组织;C组术后12周见纤维组织颠充部分缺损.组织学评分:A组4、8、12周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B、C组(P<0.01);B组4、12周组织学评分低于C组(P<0.01).结论 可注射性C/GP复合自体MSCs提高了对兔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猪耳廓的脱细胞软骨基质(Extr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ECM)复合自体软骨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5mm的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股骨下端滑车处直径为5mm、深4mm的软骨缺损。实验组(A组):用自制ECM复合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实验组(B组):单纯自制ECM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于4、8、12、24周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C组)相比较,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查、胶原含量的测定,观察EcM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结果第12、24周时,A组修复效果最好,修复组织填充于软骨缺损处,与正常组织连接紧密,分界较为平滑;B组修复效果次之;C组最差,各阶段缺损少量的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多为纤维组织。结论自制的ECM与自体软骨细胞复合具有较强的软骨生成能力,可作为异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