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瓣膜替换治疗二类瓣狭窄用人工腱索保留瓣下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采用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初步结果.方法采用可膨胀的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EE)作为人工腱索,为30例需切除瓣膜和腱索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人工腱索的长度以能产生适当的张力为宜.人工腱索多悬吊于前瓣环,但应以不影响人工瓣瓣叶活动为原则.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时间6~22月(平均12.1±5.4月).所有的患者均有显著的症状缓解及明显的心功能进步.结论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初步结果是良好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工人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了20例患者术前、后心腔尺寸及心功能,术后变观察人工腱索及左室流出道。结果显示:术后左房径(LAD),左室舒末径(LVEDD)及左室缩末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射血分数(EF)明显增加(p〈0.05);缩短分数(FS)虽有增加,但差民不显著(p〉0.05);人工腱索平均长度3.2cm(2.64~4.3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二尖瓣替换时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的方式,提高疗效。方法 75例二尖瓣痛变行瓣膜王换时全部或部分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用翻转、移植、修剪、部分保留等方法。合并其余瓣膜痛变时同期处理。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l例,痛死率1.3%。随访0.3—7年,平均3.6年,无晚期死亡。临床心功能I级68例,Ⅱ级6例。结论 行二尖瓣替换时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要掌握好适应症,根据病理改变选择方法,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8)
目的:探讨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115例临床资料,依据随机纸片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术中未保留后瓣和瓣下结构)45例和观察组(术中保留后瓣和瓣下结构)70例,观察两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观察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手术前LVEDD、LVFS及LVEF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和同组手术前的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LVEF高于同组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DD、LVFS均高于同组手术前,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LVEDD低于对照组,LVFS、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可以明显缩短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心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6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 1991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应用此法的 6 7例手术病人。全组男 30例 ,女 37例。年龄 39 4 8± 11 95岁 (16~ 6 4岁 )。二尖瓣病变为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 16例 ,二尖瓣狭窄 (MS) 15例及MI +S 35例。手术全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保留全瓣膜和瓣下结构 4例 ,保留部分瓣膜和瓣下结构 6 3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 :低心排 3例 ,心律紊乱 6例 ,肾功能衰竭 1例 ,2次止血 1例。随访 3个月至 3年。 1例术后 3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 :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对心功能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观察176例二尖瓣替换术(MVR)病人,其中74例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为观察组,102例常规手术方法,旨在观察对比术后心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9年,A组63例心功能Ⅰ级34例,Ⅱ级29例,B组87例,心功能Ⅰ级33例,Ⅱ级41例,Ⅲ级13例,经统计学处理P〈0.01,作者认为,只要掌握好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适应症,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患者的康复优于切除后瓣。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为了解行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室功能的变化,采用放射性核素平衡法多门电路心血池显像,测定了14 例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患者的术前和术后6 月左室心功能。结果显示,术后左室射血分数51.68±18.2, 较术前 40.0±17.8 有明显升高( P< 0.05),术后侧壁的局部射血分数为 69.7±21.2, 较术前 51.0±18.1 也有显著升高( P< 0.01),表明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左室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索二尖瓣置换术方法与早期临床效果的关系,对4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法与切除瓣叶及瓣下结构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法和切除瓣叶及瓣下结构法二尖瓣置换术各20例,分别对手术死亡率,术后多巴胺用量和持续时间,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 2000年3月-2005年3月应用此法的56例手术病人临床资料。全组男18例,女38例;年龄(39.48±11.95) 岁;二尖瓣关闭不全(MI)15例,二尖瓣狭窄(MS)19例及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狭窄 (MI+S)22例。保留全瓣膜和瓣下结构1例,保留部分瓣膜和瓣下结构55例。结果术后55例病情较稳定, 心功能恢复较快,恢复顺利出院;并发症:低心排3例,心律紊乱6例,2次止血1例;1例因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随访1个月至3年,1例术后3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有明显的心肌保护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左室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15.
采用保留全部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患者26例。结果表明,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临床疗效确切,手术后患者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心脏射血分数(EF)提高,心脏较术前均有明显缩小。从解剖学基础上探讨了该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点。并就保留全部二尖瓣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CarboMedics瓣膜二尖瓣置换术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2年CarboMedics(CM)瓣膜的功能,并比较压力半降时间(PHT)法和连续方程(CON)法计算的有效瓣口面积(EOA).方法 49例应用CM瓣膜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进入本研究.置换的CM瓣膜为:25 mm 13例,27 mm 36例.术后2年行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及计算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每搏输出量(SV),PHT,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 velocity),平均跨瓣压差(MG),二尖瓣人工瓣膜/左室流出道血流时间速率积分比率(TVIMVP/TVILVOT).以PHT<130 ms、E velocity<2.0 m/s及TVIMVP/TVILVOT<2.2为评价人工瓣膜功能正常的标准.结果 同时符合E velocity<2 m/s、TVIMVP/TVILVOT<2.2及PHT<130 ms者26例(53.1%).采用25 mm瓣膜或采用27 mm瓣膜患者的PHT、MG、TVIMVP/TVILVOT、EO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25 mm瓣膜患者的E velocity大于采用27 mm瓣膜患者的E velocity(P<0.05),采用PHT法计算的瓣膜的EOA大于CON法计算的相应瓣号瓣膜的EOA(P<0.05). 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后2年CM瓣膜功能是可以接受的,这表现在多数患者PHT<130 ms、E velocity<2.0 m/s及TVIMVP/TVILVOT<2.2;对于超过上述范围的患者应加强随访及复查.二尖瓣置换术后采用PHT法计算的瓣膜EOA明显高于CON法计算的瓣膜EOA. 相似文献
17.
Rasul Sadirhanovich Parpiyev Mirdjamal Mirumarovich Zufarov Khamidulla Amannullaevich Abdumadjivov Sayora Abdullaeva Khusan Gazihanovich Khalikulov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2011,26(1):64-65
TO date many monitor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surgical cor-rection of mitral valve disease. The most com-mon non-invasive method in use is echocardi-ograph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瓣下结构不同保留方式对St.Jude二尖瓣机械瓣下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39名患者依据瓣下结构保留方式分为未保留瓣下结构组、保留后瓣组和保留全瓣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常规多普勒指标(平均跨瓣压差PGmean,跨瓣流量Qmv),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流场均匀性指标(二尖瓣峰值流速Vmax,峰值流速最大差值△Vmax),然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计算湍流剪应力(TSS)和相对扰动强度(Irel).结果 保留瓣下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跨瓣血流的扰动性,使St Jude机械瓣下游流场均匀性变差,TSS和Irel增大(P<0.05).结论 保留后瓣瓣下结构可改善术后心功能,对跨瓣血流影响较保留全瓣轻,适合大多数二尖瓣置换术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