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天津地区汉族人群中,解偶联蛋白(UCP)2启动子-866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866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异常性状的关系。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通过先证者引荐法在北京市房山区农村社区共募集287个2型糖尿病家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UCP2基因-866(3/A多态性鉴定。采用非参数同胞对连锁分析和以家庭为基础的关联分析进行基因多态性与表型的相关性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中UCP2基因-866G/A多态性AA、GA和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9.7%、52.9%和27.4%,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61和0.539;非参数连锁分析未发现阳性结果;以家庭为基础的关联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具有传递优势,与代谢综合征和中心性肥胖两表型相关(Z=2.28、2.01,均P〈0.05),AA基因型也与上述两表型相关(Z=-2.22、-2.01,均P〈0.05)。结论UCP2基因-866G/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家系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和中心性肥胖相关,与2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3.
解偶联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研究应用PCR技术检测了201例有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的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的多态性。结果显示在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UCP2基因第8外显子的3’-UTR 45bp的插入/缺失基因型分布及频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国自然人群解偶联蛋白2-866G/A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调查对象为山西省盂县和北京石景山2组人群共3735人,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同时调查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别采用DNA MassARRAY技术和PCR-RFLP方法检测2人群UCP2-866G/A位点多态性。以资料完整且排除癌症,心肌梗塞,脑卒中和糖尿病后的2817人为研究对象。使用t检验、χ2检验、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对象解偶联蛋白2-866G/A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UCP2-866G/A基因型频率为AA0.221、AG0.496、GG0.284,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石景山和盂县人群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性别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男性肥胖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046,P=0.018),但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945,P=0.086)。GLM分析调整地区,...  相似文献   

5.
解偶联蛋白2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偶联蛋白 2 (UCP2 )是UCPs家族成员之一 ,组织分布十分广泛 ,包括脂肪组织及胰岛 β细胞 ,UCP2除具有调节能量平衡的作用外 ,近年来研究表明与胰岛 β细胞胰岛素分泌有关 ,认为UCP2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的负性调节因子 ,UCP2基因可能是将肥胖、胰岛 β细胞功能障碍和 2型糖尿病联系起来的关键基因。环境因素、肥胖及高血糖可能通过超氧化物 UCP2途径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8号外显子45bp插入/缺失(I/D)多态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基因进行扩增,其中无微血管并发症(DM)组62例。DMAP组101例,记录各组UCP-2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UCP-2基因8号外显子45bp I/D多态在DMAP组和DM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P〉0.05),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89,P〉0.05)。结论UCP-2基因8号外显子45bpI/D多态与中国人DMAP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 (UcP-2)基因启动子-866G>A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对8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IS组404例,不伴IS组440例)进行为期4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取所有受试者的基因组全血DNA,用TaqMan MGB探针对UCP-2基因启动子-866G>A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合并IS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结果 无论在基线时还是在4年随访过程中,携带A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IS发生风险明显高于GG野生型(P<0.05),但男性患者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CP-2基因启动子-866G>A变异增加中国女性2型糖尿病并发IS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解偶联蛋白2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偶联蛋白2(UCP2)是UCPs家族成员之一,组织分布十分广泛,包括脂肪组织及胰岛β细胞,UCP2除具有调节能量平衡的作用外,近年来研究表明与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有关,认为UCP2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的负性调节因子,UCP2基因可能是将肥胖、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2型糖尿病联系起来的关键基因。环境因素、肥胖及高血糖可能通过超氧化物-UCP2途径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3826 A>G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大理地区T2DM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04例T2DM患者(T2DM组),同期选取174名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NC)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对UCP1基因-3826 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统计分析。结果 T2DM、NC组UCP1基因-3826 A>G位点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T2DM组AG、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NC组。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增加T2DM风险1.638、2.109和1.386倍。T2DM患者AG和GG基因型BMI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 UCP1基因-3826 A>G位点多态性与云南大理地区T2DM相关,且该基因位点突变增加T2DM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多态性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选取甘肃东乡族人群正常对照(NC)114名及T2DM患者10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 UCP-2基因Ala55Val位点的基因型并测序. 结果 AA、AV、VV基因型频率和A、V等位基因频率NC组和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VV型、AV型者TG水平均高于AA型者,NC组VV型者BMI明显高于AA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UCP-2基因Ala55Val的多态性可能与甘肃东乡族人群的超重肥胖及血脂异常相关,而与T2DM、胰岛素抵抗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B(ACC-β)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2型糖尿病(T2D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PCR的方法对上海地区438例T2DM患者及328名正常对照者(NC)ACC-β基因的2个SNP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1)ACC-β基因16号内含子区存在SNP位点116/73C>T,T2DM组和NC组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且CC型+CT型与TT型的分组比较在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2)ACC-B基因16号内含子区还存在另-SNP位点:116/288A〉G,T2DM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N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上海地区的汉族人群中,ACC-β基因可能是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其16号内含子区的116/73C>T多态性(rs2268393)可能与T2DM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PCR-RFLP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gⅠB多态性。CETP基因第1内含子TagⅠ B2B2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的保护性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酯酶(LPL)常见基因多态性与血甘油三酯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初次住院的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以年龄、地区、性别频数匹配从河南省级医院体检人群中抽取14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抽血提取DNA,PCR扩增LPL基因特定片段,限制性内切酶TaqⅠ、RsaⅠ和HinfⅠ、PvuⅡ进行酶切反应,分析酶切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结果,所有患者均测定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检测观察到的基因型是否符合遗传学平衡定律,组间血脂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比较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LPL基因Ser447Ter位点中病例组G等位基因和CG基因型频率均低于对照组(3.3% vs 12.4%;6.6% vs 2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CG基因型携带者血TG水平均低于非携带者(分别为1.39±0.11 vs 1.68±0.18;1.24±0.08 vs 1.48±0.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CG基因型HDL-C高于CC基因型(1.46±0.06 vs 1.35±0.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均未发现Asp9Asn及Asn291Ser,两组间PvuⅡ酶切基因型出现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吻合度检验.结论 我国河南汉族人群脂蛋白酯酶基因Asp9Asn、Asn291Ser、PvuⅡ酶切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无明显关联,而Ser447Ter多态性可以降低血TG水平,对于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而言可能是一个保护性突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自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403例,根据24 h UAER分为正常组(UAER<30 mg/24 h,NAU组)201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R<300 mg/24 h,MiAU组)134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MaAU组)6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SNP-11377C→G多态性.同时检测血浆脂联素、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脂联素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 脂联素水平随UAER增高呈递增趋势[NAU、MiAU、MaAU组分别为6.33(0.10~24.32)mg/L,6.97(0.25~20.12)mg/L,9.38(1.88~26.99)mg/L],MaAU组显著高于NAU和MiAU组(P<0.01).脂联素水平与血浆肌酐呈正相关(r=0.212,P<0.01),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0.157,P<0.05),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r=-0.215,P<0.01).脂联素基因启动子SNP-11377C→G的基因型(CC型、CG型和GG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NAU组、AU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启动子区SNP-11377C→G与脂联素水平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联素随糖尿病肾病进展白蛋白尿加重而增高.未发现福建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C→G多态性与UAER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UCP)3基因G304A多态性,外显子6剪接位点Ggt→Gat多态性和C427T突变与北方汉族人肥胖或肥胖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肥胖患者(BMI34.3±9.6kg/m2),其中60例伴有T2DM,另选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这3种基因变异。结果140例研究对象均不存在G304A多态性或外显子6剪接位点多态性,但发现1例肥胖伴T2DM患者存在C427T杂合突变。结论UCP3基因G304A或外显子6剪接位点GGT→GAT变异以及C427T突变可能不与我国北方汉族肥胖或肥胖伴T2DM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入选T2DM患者202例,糖尿病家族史阴性的非糖尿病个体(NDM)14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脂联素基因SNP-11391、SNP-11377、SNP-4522、SNP+45和SNP+33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构建单倍型。评估以上5个多态性位点及构建的单倍型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和NDM组脂联素基因SNP-11391、SNP—11377、SNP~4522、SNP+45和SNP+33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和NDM组SNP—11377C—SNP-4522T单倍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SNP-11377C—SNP-4522T单倍型与T2DM相关,且可能增加患T2DM风险(OR=1.60,95%CI:1.09~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