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癫(癎)发作患儿及治疗后血清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1例癫(癎)患儿在癫(癎)发作24 h内、用药4、12周分别进行定量测定其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发作后24 h:癫(癎)组患儿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1);婴儿痉挛症组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a<0.01);局限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组比较,2组S-100β、GFAP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4周:癫(癎)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较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用药后12周:根据癫(癎)控制标准,控制2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各组S-100β、GFAP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无效组与其他各组比较,S-100β、GFAP蛋白水平仍高(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癫(癎)患儿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经直线相关分析呈高度正相关(r=0.54 P<0.01).结论 血清S-100β、GFAP水平在发作后癫(癎)患儿明显升高,临床控制效果与S-100β、GFAP蛋白水平高低、下降速度有关,二者可作为早期预测脑损伤、损伤程度并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发作患儿及治疗后血清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1例癫患儿在癫发作24h内、用药4、12周分别进行定量测定其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并与3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作后24h:癫组患儿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1);婴儿痉挛症组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a<0.01);局限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组比较,2组S-100β、GFAP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4周:癫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较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用药后12周:根据癫控制标准,控制2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各组S-100β、GFAP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无效组与其他各组比较,S-100β、GFAP蛋白水平仍高(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癫患儿血清S-100β、GFAP蛋白水平经直线相关分析呈高度正相关(r=0.54P<0.01)。结论血清S-100β、GFAP水平在发作后癫患儿明显升高,临床控制效果与S-100β、GFAP蛋白水平高低、下降速度有关,二者可作为早期预测脑损伤、损伤程度并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惊厥患儿血β-内啡肽(β—E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惊厥患儿(惊厥组)62例,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病毒性脑炎(VE,16例)、癫痫(EP,22例)、热性惊厥(FC,24例)3组。依据病情分为严重组29例,普通组33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浆β—E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NSE水平。结果1.惊厥各组惊厥发作24h内血浆β-EP和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但3组不同病因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2.普通与严重组惊厥发作24h内血液β-EP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严重组β-E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Pa〈0.01)。惊厥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惊厥程度越重,β-EP和NSE水平越高。3.惊厥患儿急性期血β—EP与NSE呈显著正相关(r=0.86P〈0.01)。结论惊厥发作后血液β—EP和NSE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癫痫患儿脑电图及血清S-100β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55例(仅予奥卡西平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脑电图背景活动情况、血清S-100β、GFAP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控制率为69.09%,显效率为18.18%,有效率为9.09%,无效率为3.64%;对照组控制率为52.73%,显效率为20.00%,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2,P=0.044)。治疗前及治疗后2组患儿的脑电背景活动均以α波活动为主,2组患儿的α波、θ波及δ波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S-100β、GF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血清S-100β[(0.415±0.086) μg/L、(0.473±0.091) μg/L]、GFAP[(2.60±0.44) ng/L、(2.93±0.40) n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9、6.703、3.001、3.364,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5、4.116,均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优于单用奥卡西平,可降低血清S-100β、GFAP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6例病脑和2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而需外科手术的腰麻患儿CSF和血清S-100β蛋白进行测定。比较昏迷组与无昏迷组、惊厥组与无惊厥组、有后遗症组与无后遗症组CSF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1.病例组和对照组CSF 中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641±0.390)、(0.037±0.014)μg/L,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444±0.257)、(0.023± 0.009)μg/L,两组CSF、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昏迷组CSF和血清S-100β蛋白均显著高于无昏迷组(P均<0 01);惊厥组CSF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无惊厥组(P均<0.01);后遗症组CSF和血清S-100β蛋白均高于无后遗症组(P均<0.01)。结论病脑患儿CSF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病脑患儿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患儿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8例急性CO中毒患儿(病例组)及2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中毒患儿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儿血清S-100β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与病例组儿童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037±0.014)和(0.517±0.346)μg/L,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6.197P〈0.001);重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轻度组患儿S-100β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5.381P〈0.001;t=3.067P〈0.01);迟发性脑病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为(0.943±0.155)和(0.347±0.233)μg/L,二组比较差异显著(t=6.761P〈0.001)。结论检测急性CO中毒患儿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期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疴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癫疴患儿治疗前后及38例正常儿童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32)、28.6%(8/28)、33.3%(12/36)、30.0%(6/20),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8,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癫痫患儿在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χ^2=5.39,P〈0.05;χ^2=14.40,P〈o.01;χ^2=11.67,P〈0.01)。结论癫痫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增加,提示癫痼发作中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降低,为癫痫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妥泰在全身发作性癫痫(EP)治疗前后患儿血浆S-100蛋白,肌酸激酶脑犁同工酶(CK-BB)的测定,揭示妥泰对全身发作性癫痫患儿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中S-100、CK-BB,采用NAC法测定。结果全身发作性癫痫患儿妥泰治疗后3个月S-100、CK-BB含量与妥泰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妥泰在对全身发作性癫痫治疗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尿液足细胞(UPC)水平,探讨三者水平与治疗效应的关系。方法 ELISA测定38例接受治疗的PNS患儿缓解前后血清CysC、MIF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检测尿液足细胞(UPC)水平;并与1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2例激素敏感型患儿治疗前后MIF均升高(P〈0.05或P〈0.01),CysC及UPC无明显变化(Pa〉0.05);16例激素耐药型患儿治疗后CysC、MIF及UPC显著升高(Pa〈0.01)。与激素敏感型比较,激素耐药型治疗前CysC、MIF及UPC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a〈0.01)。与治疗前比较,激素敏感型治疗后CysC、UPC无显著差异(P。〉0.05),MIF显著降低(P〈0.01);激素耐药型CysC、UPC显著升高(Pa〈0.05或Pa〈0.01),MIF无显著性差异(P〉0.05)。16例激素耐药型患儿加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10例病情缓解,缓解组CysC、MIF、UP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a〈0.01),6例未缓解组CysC较缓解组明显升高(P〈0.01),MIF、UPC亦升高(Pa〈0.05)。结论 血清CysC、MIF水平及UPC排泄可作为反映PNS患儿病情、评价治疗效应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慢性咳嗽尤其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17例5~16岁慢性咳嗽患儿的血清ECP和肺功能,其中哮喘发作组53例,哮喘缓解组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组22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组12例;另设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血清ECP水平在哮喘发作组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预计值、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3)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哮喘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型哮喘组P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3、FV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ECP是导致气道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重要介质,血清ECP水平可反映气道高反应性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ECP可作为慢性咳嗽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可用于筛选不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8、IL-10、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诊断的癫疴病例16例,并没健康对照组10例,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IL-8、IL-10、TNF-α及TGF-β1水平测定。结果癫痫组血清IL-10、TGF-β1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42.96,P均〈0.01),癫痫组血清IL-8水平较正常组儿童增高,但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1.48,P〉0.05)。结论癫痫患儿发作后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下调免疫功能的因子(IL-10和TGF-β)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存在明显的免疫抑制现象,可能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TNF-α显著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导致脑组织神经功能异常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在矮小症儿童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1.对124例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可乐定激发试验检测其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根据患儿GH峰值分为生长激素缺乏组(GHD组,40例)、特发性矮小组(1SS组,84例)。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对GHD组、ISS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进行两两比较。2.对15例GHD和30例ISS患儿予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0.1IU/(kg&#183;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其身高、体质量、骨龄及血清IGF-1、IGFBP-3,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结果1.GHD组和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1),GHD组与ISS组患儿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GHD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1、IGFBP-3比较有显著差异(Pa〈0.01);诊断GHD,IGF-1的特异性为67.8%,敏感性为75%;IGFBP-3的特异性为88%,敏感性为85%。2.rhGH治疗后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血清IGF-1、IGFBP-3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血清IGF-1与治疗6个月生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78P〈0.01);治疗6个月后IGF-1的变化与治疗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1)。结论IGF-1、IGFBP-3可用于儿童矮小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HIE新生儿血清脂联素与IL-6水平和其相关性,及其与HIE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58例HIE患儿(HIE组)及26例非HIE新生儿(对照组)血清脂联素与IL-6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重度HIE组急性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轻度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湿下降(Pa〈0.001),重度组较中度组明显下降(P〈0.001);恢复期,中、重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仍明显低于轻度HIE及对照组(Pa〈0.001),重度组明显低于中度组(P〈0.01);急性期,中、重度HIE患儿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恢复期比较均有差异性显著(Pa〈0.001),轻度HIE组和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中、重度组HIE患儿急性期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及轻度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a〈0.001),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亦明显升高(P〈0.001);恢复期,中、重度组血清IL-6水平仍明显高于轻度HIE及对照组(Pa〈0.001),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01);急性期,中、重度HIE患儿血清IL-6水平升高,均明显高于恢复期(Pa〈0.001),轻度HIE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HIE患儿血清脂联素与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52 P〈0.001)。结论检测血清脂联素和IL-6水平可作为临床HIE病情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对临床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患儿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CKD患儿进行分期(入院治疗前,患儿达到完全缓解后,住院治疗8周确定患儿未缓解时口服小剂量L-甲状腺素片4~6周),于清晨采取其空腹静脉血2~3mL,血标本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总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观察其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D患儿治疗前T3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时,其T3水平与治疗前及未缓解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a〈0.01);病情未缓解组T1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及缓解组(Pa〈0.01),且出现L下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及缓解组(Pa〈0.01);各组TSH无明显改变(Pa〉0.05);治疗无缓解患儿加用小剂量L-甲状腺素片后,T3、T4逐渐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a〈0.05),并有部分患儿病情缓解。结论动态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观察CKD患儿病情、判断疗效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胱抑素C(CysC)的变化。方法对56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分别为18、19、19例)及42例正常新生儿用日本O(ympus AU 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CK—BB、CysC。结果1.中度HIE患儿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与轻度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各组HIE患儿CyS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均〈0.01),中重度HIE患儿与轻度组比较血清CysC均显著升高(P均〈0.01)。2.新生儿血清CK—BB与CysC呈高度正相关(r=0.8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K—BB、CysC水平,可尽早发现HIE患儿的脑、肾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白介素(IL)-1β和IL-18的变化以及二者与HIE临床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70例HIE患儿(按临床分度分轻、中、重三组)及22例正常对照组足月新生儿第三天血清IL-1β和IL-18的水平。结果(1)HIE组新生儿血清IL-1β和IL-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重度HIE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明显增高(P〈0.01);轻度HIE组血清IL-1β、IL-18水平则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HIE组间血清IL-1β及IL-18两两比较,中度与轻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急性期HIE患儿血清IL-1β和IL-18水平与HIE临床分度基本一致。因此,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HIE的指标,对协助HIE临床分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急性肾衰竭患儿前后血清陉微球蛋白(β2-MG)及下降率的影响。方法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需行血液净化治疗38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HD组20例,HDF组18例。透析前后分别测血清β2-MG水平。结果HDF与HD前后血清陉.MG变化经统计学处理。HDF组治疗前后血清β2-MG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SL(P〈0.01);HD组治疗前后血清β2-M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DF和HD组治疗后比较血清β2-MG水平差异、下降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HDF清除血β2-MG明显优于HD。  相似文献   

18.
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对癫(癎)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和丙戊酸钠(VPA)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首次确诊的癫痫患儿76例中,36例用LTG单药治疗,40例用VAP单药治疗。用药6个月前后对二组进行智力(IQ)测定。同时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1.癫痫患儿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各项分测验得分亦均降低(Pa〈0.05)。2.癫痫患儿用LTG治疗6个月后VIQ、PIQ、FIQ及各项分测验得分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a〉0.05);癫痫患儿用VPA治疗6个月后VIQ、PIQ、FIQ无明显变化(Pa〉0.05),而在分测验中知识项得分用药后比用药前显著提高(P〈0.05),编码、木块图项得分显著下降(Pa〈0.05)。结论:癫痫患儿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且损害无选择性;癫痫患儿服用LTG 6个月后对认知功能无影响;服用VPA 6个月后FIQ未见明显变化,但在木块图和编码上有降低,而在知识项得分用药后比用药前提高,表明VPA主要影响右脑功能,而对左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检测在哮喘儿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9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CC16水平,同时应用UniCAP100变态反应检测仪检测血清总IgE、ECP;另设3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血清CC16水平显著降低、血清总IgE、ECP水平显著增高(t=2.93,2.72,4.52Pa〈0.01);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血清CC16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发作患儿(t=5.26P〈0.05),中重度哮喘发作患儿血清总IgE显著高于轻度发作患儿(t=3.89P〈0.05),血清ECP水平在哮喘轻度发作组与中重度发作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57P〉0.05);哮喘组血清CC16与总IgE呈显著负相关(r=-0.602P〈0.05),血清CC16与ECP(r=0.153P〉0.05)及总IgE与ECP(r=0.290P〉0.05)无相关。结论血清CC16降低与总IgE、ECP水平增高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总IgE、CC16可反映哮喘发作严重程度;血清ECP水平高低并不能反映呼吸道炎症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婴儿痉挛症(IS)血清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及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2005年8月至200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癫(癎)专科IS患儿发作后24h和用药后4、12周血清s-100β与GFAP水平.结果 发作后24h,IS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4周,血清s-100β、GFAP水平逐渐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12周,IS患儿无效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仍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组血清s-100β、GFA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s-100β、GFAP可作为IS患儿发作后脑损伤的早期预测指标并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