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及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莉  李海浪 《铁道医学》1998,26(2):78-8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敏感诊断方法与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咽拭于Mp-DNA,同时做血清冷凝集试验(CAT),对498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配对资料研究,48例测定了有关免疫指标。结果 PCR法阳性率为37.55%(187/498),CAT法阳性率为10.04%(50/498),二法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3 ̄10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3岁以下组与10岁以上  相似文献   

3.
4.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发生于中老年的缓慢进展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PD患者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有严重的缺失。现就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病因1 1环境因素 [1] 流行病学研究认为许多因素可以增加PD的易感性 ,例如杀虫剂、除莠剂、一些工业或农业废物以及人们的居住环境都可能与之有关。一些外源性毒素 ,例如微量金属、氰化物、油漆稀释剂、有机溶剂、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等都可能与PD有关。而一些内源性毒…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坏死又称缺血性骨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无菌性骨坏死。按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的定义,骨坏死(osteonecrosis,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机械、生物等)使骨循环中断、骨的活性成分死亡及随后修复的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病理与发病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肝硬化 (Cirrhosisofliver)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 ,引起肝实质弥漫性损害 ,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性反应 ,残存的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再生形成纤维隔 ,最终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 (形成假小叶 )及血管重建 ,肝脏变形、缩小、变硬 ,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1 病理分类理想的分类方法应将病因、病理解剖和肝功能三者结合起来 ,但实际应用中有一定困难。目前临床应用的分类方法多以1 974年国际肝胆会议确定的分类方法结合病因分类[1~ 4 ] 。1 1 按病变形态分类 :(1 )小结节性肝硬…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2):1574-1576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免疫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485例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抗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IgM和咽拭子MP DNA PCR检测,同时对45例肺炎患儿进行血清IgG、IgM、总补体活性(CH50)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结果 NO DNA PCR检测结果与血清MP抗Ig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MP肺炎组CIC阳性率为44%(11/25);非MP肺炎组阳性率为10%(2/2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P肺炎组血清IgG、IgM浓度高于非MP肺炎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CH5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 DNA PCR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免疫复合物介导损伤可能与MP肺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曹玲 《中国医刊》2004,39(3):26-28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es,RSV)简称合胞病毒,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RSV属副黏液病毒科,电镜下所见与流感病毒类似,因其在组织培养中能形成特殊的细胞融合病变而得名.RS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在其表面有两个主要的糖基蛋白,G蛋白和F蛋白.G蛋白帮助病毒粘附在气道上皮细胞上,F蛋白具有使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如伤风感冒或者咽炎等之后,也可能在腮腺炎、麻疹等病之后合并出现,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小儿肺炎主要是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多见,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发育.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是以不可逆进行性记忆减退和认知、语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关于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遗传因素、炎症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胆碱能学说、铝中毒学说等.  相似文献   

12.
早产(preterm birth)是指在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 d)之间分娩.早产是围生医学中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5%~15%v].由于早产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外生存能力较弱,因此早产儿的死亡率明显比足月儿的死亡率高.在我国早产儿死亡率可高达12.7%~20.8%,有研究指出70%~80%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所以,研究早产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而达到有效防治早产的意义重大.本文就早产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马倩 《医学综述》2012,18(4):542-544
癫痫是多种病因参与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脑部神经元高度放电,导致癫痫的发作。其临床表现多样,随着对癫痫研究的不断深入,癫痫发病机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进了临床进一步治疗和诊断的准确性。现就癫痫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抗癫痫药物的更新和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燥综合征 (SS)是以淋巴细胞在唾液腺和泪腺浸润后导致腺体分泌不足为特征 ,眼、口腔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还可累及肾、肺、甲状腺和肝等多种器官 ,部分患者可向恶性淋巴瘤发展。SS的致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 ,现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1 免疫因素1 1 T细胞及其受体 :T细胞在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中占据中心地位 ,能识别MHC分子 -抗原肽复合物 ,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TCR)决定T细胞的特异性 ,大多数成熟T细胞的受体由α和 β链构成 ,少数为γ和δ链 ,同免疫球蛋白一样 ,TCR基因由V、D、J、C基因…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本文从外因(环境性因素)和内因(宿主局部因素及宿主系统性因素)等来阐述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和机制,对深入认知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确立诊断、明确治疗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希周 《中国医刊》1999,34(1):15-16
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而自发性气胸又为其中最常见类型。自发性气胸可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虽然它们各自的病因不同,但大多数患者都能发现肺气肿疱的存在,肺气肿疱形成的研究正日益受到关注。同时随着肺结核、艾滋病的迅速传播及脏器移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2):1574-1576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免疫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485例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抗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IgM和咽拭子MPDNAPCR检测,同时对45例肺炎患儿进行血清IgG、IgM、总补体活性(CH50)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结果 MPDNAPCR检测结果与血清MP抗Ig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MP肺炎组CIC阳性率为44%(11/25);非MP肺炎组阳性率为10%(2/2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P肺炎组血清IgG、IgM浓度高于非MP肺炎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CH50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DNAPCR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免疫复合物介导损伤可能与MP肺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20.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合并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找到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方法十分必要.骨质疏松的核心发病机制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骨形成或重建的某一个或多个阶段,最终导致的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这些原因包括遗传背景、年龄、内分泌环境以及生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