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玲国  刘学仁 《耳鼻咽喉》1998,5(5):300-303
应用单克隆、多克菌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35例喉鳞癌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显示:喉癌患者sIL-2R水平较良性组可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与喉吕临床分期、临床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度相关;喉癌患者TNF-α水平只有Ⅳ期显著高于良性组或正常人(P〈0.05)。提示:血清sIL-2R水平检测可作为喉癌诊断的一项辅助指标,并有助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喉癌相关抗原在喉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采用自己研制的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McAb)三株混合应用,分别以ABC免疫组化法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喉癌组织及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混合McAb应用可使喉癌组织中喉癌相关的的检出率由单一McAb的80.0% ̄86.6%提高至97.7%。喉癌患者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水平与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喉癌相关抗原在喉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采用自己研制的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McAb)三株混合应用,分别以ABC免疫组化法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喉癌组织及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混合McAb应用可使喉癌组织中喉癌相关抗原检出率由单一McAb的80.0%~86.6%提高至97.7%。喉癌患者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水平与临床分型、分期密切相关,随着肿瘤范围扩大,血清中喉癌相关抗原水平呈上升趋势。抗人喉癌混合McAb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好,可以作为喉癌早期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判断预后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的表达与喉鳞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喉鳞癌(SCCL)的关系。方法:对35例经病理证实SCCL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粘膜,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光密度半定量法,分别检测其cyclin D1的表达程度。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肿瘤标本的表达量要高于正常粘膜(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表达量与TMN分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  相似文献   

5.
c-myc癌基因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癌基因蛋白在喉癌、边缘区及癌旁0.5、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结果:c-myc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7%(29/30),与正常组织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癌旁2.0cm处与1.5cm以内组织的表达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c-myc表达依正常粘膜→癌旁组织→癌呈逐步递增趋势。c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喉癌组织中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HL-DR表达情况,95例患者的喉癌组织中有29例(30.5%)HLA-DR阳性,66例(69.5%)阴性,而6例喉正常粘膜上皮及61例癌旁上皮均为阴性,统计分析发现HLA-DR阳性的标本分化程度高者(82.8%)明显多于HLA-DR阴性者(56.1%)(P〈0.05)前者的5年生存率(79.6%)略高于后者(70.5%)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定量评价喉癌生趣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发音功能,采用喉声气流仪分别对行垂直半喉切除术后的喉癌患者30例(按术后2年,3 ̄10年分为A、B两组),和正常男性(C组)30例进行声功能测试。结果显示:A、B组与C组比较平均气流率(MFR)、声强、最长发音时间(MPT)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发声频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其声强、MFR、MPT有极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nm23-H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了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31例喉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较7例癌旁正常组织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和临床Ⅲ、Ⅳ期组(23例)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0例)和临床Ⅰ、Ⅱ期组(8例)(P<0.01和P<0.05)。提示nm23-H1基因可能在抑制喉癌淋巴结转移或癌组织生长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声门上型喉癌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声门上型喉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了HEP-2喉癌细胞系,26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结果:HEP-2喉癌细胞系呈端粒酶阳性,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4.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40%(P〈0.01),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未出现出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活化是喉癌发生的重要遗传学改变,但  相似文献   

10.
对喉癌、喉部良性疾病和正常人的血清铁蛋白(SF)和糖链蛋白(CA-50)进行了测定,发现喉癌SF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手术治疗后SF水平下降;但疗效差、肿瘤复发者SF水平则升高。SF还和喉癌的TNM分期有关,同血清铁无关。上述各组的CA-50水平均低于正常值17U/ml,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SF和CA-50水平测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喉癌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4 0例喉癌及 12例喉咽癌 (喉癌喉咽癌组 )、5 0例癌旁组织 (癌旁组 )、12例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组 )及 7例正常喉黏膜 (正常喉黏膜组 )组织中iNOSmRNA的表达。结果 :喉癌喉咽癌组阳性表达率为 78.85 % ,与正常喉黏膜组 (0 % )和癌旁组 (2 0 .0 0 % )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与良性肿瘤组 (4 1.6 7% )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 (95 .2 4 % )显著高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组 (6 7.74 % ) (P <0 .0 5 ) ;iNOSmRNA阳性表达与T分级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喉癌喉咽癌组织中iNOSmRNA呈高表达 ,提示iNOS可能通过合成NO在分子水平参与了喉癌喉咽癌的发生、发展 ;NO供体药物和iNOS特异性抑制剂的开发 ,必将为肿瘤治疗带来可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髓质素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在人喉癌中的表达、分布和随着肿瘤进展其含量的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喉癌组织中AM分布特点,放射免疫分别测定新鲜喉癌组织标本、非癌喉黏膜含量和喉癌患者术前血浆、健康对照血浆中AM浓度。结果选取的21例喉癌石蜡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均有AM表达,可以观察到AM表达主要在癌细胞细胞质中,高分化鳞癌癌巢周边癌细胞染色强而中心位置染色弱,中分化和低分化喉癌标本中癌巢AM染色较均一,间质染色较重。喉癌组织中AM含量为(49.67±28.33)pg/ml(x-±s,n=44,以下同),癌旁非癌喉黏膜组织(距离肿瘤1cm喉黏膜组织,组织病理证实无肿瘤浸润)AM含量为(14.71±7.17)pg/ml,肿瘤组织AM含量较癌旁非癌喉黏膜组织高(u=135.00,P<0.01)。T2、T3和T4期喉癌患者癌组织中AM含量依次为(31.52±15.22)pg/ml、(56.63±18.51)pg/ml和(96.12±18.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0、N1期患者喉癌组织中AM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0.00,P>0.05),重新分组发现AM含量关系为(N0+N1)M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00,P<0.01)。喉癌患者术前血浆AM质量浓度为(10.75±2.49)pg/ml(n=20),健康对照血浆质量浓度为(9.74±2.39)pg/ml(n=20),喉癌患者术前血浆AM浓度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3.00,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存在AM高表达,喉癌组织AM含量与TNM分期有关,AM含量增加与肿瘤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角蛋白(cytokeratin,CK)19,CK18在声门上型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声门上型喉癌术后标本CK19,CK18的表达。结果①6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CK19表达阳性53例,阳性率88.3%,而CK18呈阴性表达;②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P=0.019),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P=0.003)之间的差异显著,而与TNM分期无关(P=0.186);③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9);④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与生存时间无关(P=0.438)。结论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TNM分期及生存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4.
联合检测喉癌及癌前病变中两种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联合检测喉癌及癌前病变中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 (S 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 Skp2)、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10号染色体有缺失的磷酸脂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蛋白表达,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kp2和FYEN蛋白在79例喉癌组织、16例声带不典型增生、14例成人喉乳头状瘤和27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互之间及与喉癌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t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在声带息肉、成人喉乳头状瘤、声带不典型增生和喉癌组织中skp2组间差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1.11%、14.29%、37.50%、39.24%,表达强度各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57,P〈0.01)。PTEN蛋白在各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2.86%、75.00%、56.96%,表达强度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2.86,P〈0.05);在喉癌组织中skp2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512,P〈0.01。skp2在喉癌中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1.25%,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P=0.000)。结论skp2和PTEN蛋白表达与喉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有关。在喉癌中Skp2蛋白高表达与PTEN蛋白的低表达呈负相关,提示抑癌基因PTEN可能参与skp2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梨状窝癌手术前后放疗与喉功能保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梨状窝鳞状细胞癌(简称梨状窝癌)手术前或手术后放疗与喉功能保全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9月—2001年7月收治的梨状窝鳞状细胞癌134例。术前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简称R+S)100例,手术+术后放疗(简称S+R)34例。随访中位时间38.1个月。结果根据KaplanMeier方法统计R+S组与S+R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54.8%、5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和T4期患者在R+S组与S+R组喉功能保留情况分别为4/5、3/3,66.7%(32/48)、6/6,32.4%(12/37)、0(0/16)和0(0/10)、0/9,其中T3期喉功能保留率R+S组较高,与S+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喉功能保留与丧失在局部复发、生存率等相关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组和S+R组术后大体标本切缘阳性率为7.0%(7/100)和20.6%(7/3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变量分析切缘阳性、临床N分期对预后呈明显相关(P值均<0.05)。结论计划性术前放疗与术后放疗在下咽梨状窝癌的治疗上具有相同疗效。声门旁间隙受侵的T3病例选择R+S治疗可以提高喉功能的保留率,不增加预后的风险。R+S治疗方式切缘阳性率低,对喉功能的保留提供可靠客观依据。临床N分期对预后影响很大,是综合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TGF-beta 1/T beta R II in l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using SP kit in 53 cases. RESULT: The expression of TGF-beta 1 was decreased in carcinoma tissues when compared with peri-cancer controls (P < 0.05). There wasn't difference in T beta R II expression when compared with peri cancer controls (P > 0.05). But it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tage, differentiat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laryngeal carcinoma. CONCLUSION: TGF-beta 1/T beta R II may involve in the hist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laryngeal carcinoma. The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TGF-beta 1/T beta R II may serve as an important molecular marker of laryngea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性癌基因-1(GRO-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部分临床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GRO-1在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和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60例喉癌组织中GRO-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GRO-1在喉癌组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GRO-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的表达相对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O-1表达与喉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GRO-1在不同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和不同T分期中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RO-1和VEGF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GRO-1能够通过多种作用影响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其中,在微血管形成方面与VEGF的高表达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MRP8和亲环素A(CypA)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与L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技术对41例LSCC组织及41例配对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进行MRP8和CypA的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MRP8和CypA在LSCC和癌旁正常组织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阳性等级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P8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的LSCC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LSCC患者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8的表达与LSCC组织的病理分化程度关系密切。MRP8和CypA在L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12-3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2000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并同时行喉结构及其功能重建术治疗经适当选择的48例T2-3声门型喉癌,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57.0岁.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作声嘶程度的听觉心理评价,观察双侧声带的活动度、对称性、平静呼吸时声门宽度和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评价呼吸和吞咽功能情况;随访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拔管,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除声带的活动度外(P=0.343),声嘶程度的听觉心理评价(P值均<0.01)、声带的对称性(P=0.000)、平静呼吸时声门宽度(P=0.001)、发声时声门闭合程度(P=0.001)、呼吸功能(P=0.001)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术后吞咽功能不受影响(P=0.310).术后喉狭窄1例,复发1例,复发率2.1%;颈淋巴转移1例,肝转移l例;死亡2例.Kaplan-Meier法计算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88.9%.结论 喉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经适当选择的T2-3声门型喉癌,可有效减小创伤并利于患者的呼吸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喉咽癌患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及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及其产物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喉咽癌2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25例晚期喉咽癌患者MDR-1mRNAMRPmRNA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0例患者喉咽癌标本MDR-1基因产物P-gp进行检测。结果 初治喉问罪 癌组织中MDR-1mRNA及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和38.3%,在RT-PCR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