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指出 ,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 ,治宜凉血化瘀 ,通泄腑热。认为 ,凉血清热折病势 ;通下瘀热 ,可以顺降气血 ;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 ;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 ,减轻脑水肿 ,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中风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来势凶险,死亡率高。其中保住生命者也多遗留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痴呆等后遗症。近年来,笔者据“离经之血是为淤血”的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创化淤止血一法,再辨证加减而用之,疗效明显提高。本文拟以四个方面予以探讨,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中风为内科急危重症.究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刘河间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痰.近代医家张柏龙、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及中医药教科书则把出血性中风归纳于中脏腑之中,分为闭证、脱证两大类.闭证治以豁痰熄风、开窍启闭为法;脱证治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为法,作为当今之常法.笔者临床用常法而不应者,多另辟新径,或可向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凉血通瘀方,疗程均为21天.疗程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瘀热阻窍证候积分、综合疗效及脑出血量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1天、21天瘀热阻窍证候评分及脑出血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1天与11天比较,证候评分及脑出血量亦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1天,两组瘀热阻窍证候评分及脑出血量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7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凉血通瘀方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证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及瘀热阻窍证候评分,促进脑出血吸收.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中风又称出血性卒中或脑溢血,是一种病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其死亡率高达30~70%,是目前临床上三大主要死因之一。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出血性中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先兆症状,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其临床表现为中度头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动或平时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等。中风先兆的论述形成于唐宋以前,在其他时期也有不同描述,但中风先兆之名确立则以刘完素为主,明清时期历代医家对其描述更加细致。随着历代医家对中风先兆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风病的认识也更为深刻,并逐步成熟。目前,对于中风先兆的症状、病因病机、诱发因素、防治措施的认识有着相对成熟的认识。文章分析总结了中风先兆从形成到成熟不同时期的学术思想,为临床上更好地掌握中风先兆的发病规律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仲瑛瘀热论学术思想临证应用之一已刊登于本刊2009年第6期)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大类.现代医学治疗有显著的差异.尤其对缺血性中风强调尽早应用溶栓术,中医也普遍认为缺血性中风宜早用、重用活血化瘀法,而认为出血性中风.尤其是急性期.使用活血药可能有出血之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太原市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脑出血患者494例,研究证候要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 494例脑出血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要素为痰,其次为血瘀、风、火,气滞出现最少;两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多...  相似文献   

10.
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应用“治血四法”探讨出血性中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深刻地论述了出血性疾病的病机演变规律,从临床实际出发,提出了“止血、消淤、宁血、补虚”四大治疗原则,为辨治各类出血性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出血性中风也属于血证范畴,因其发生在脑内,证候更为凶险,病机更为复杂,治疗更为困难,因此,探讨治血四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运用,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类中风概念演变史、类中风新概念的提出、类中风病诊断方案、类中风西医研究概况、类中风辨证论治等五个方面论述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认为类中风概念因与后世中风病概念一致 ,随着中风病概念的规范化进展 ,最终被中风病的概念完全代替。指出 ,在中风病的发展史上 ,类中风病因、疾病的概念都经历了提出、发展、演变、被新概念代替的过程 ,而又不同程度推动了中风病研究的深入。其中 ,风眩为本虚标实证 ,以平肝熄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 ,涉及心、脾 ,治宜熄风开窍、祛痰通络。风痹由气虚血虚 ,痰瘀痹阻脉络所致 ,治宜平肝熄风、通达脉络。风癔 ,主病在脾者为气虚痰盛兼有内风 ,属风痰闭阻清窍 ,阻滞舌本脉络。其中 ,风痰阻络者 ,治宜祛风除痰 ,宣窍活络 ;肾虚精亏者 ,治宜滋阴益髓 ,补肾利窍  相似文献   

13.
14.
出血中风临床经过凶险 ,病死率高达 4 0 %~6 0 % ,其内科治疗手段是脱水、止血 ,抗感染及使用神经营养剂 ,西医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探讨有效的手段是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关键之一。近年来 ,学术界对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脑出血后 ,在脑实质内形成凝血块 ,按中医辨证属于瘀证 ,中医认为 ,出血伴有血瘀时 ,瘀血不除则新血难安。目前国内外一些资料也证实 ,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液均处于高凝状态 ,这为活血化瘀疗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1~ 2 ]。…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永平  熊飏 《北京中医》2005,24(2):121-125
出血性中风中医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外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风已成为我国死亡病人中的三大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竞争的加剧,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不十分满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治疗 刘氏等[1]将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分5型治疗:肝阳暴亢型,治以天麻钩藤饮为主;阴虚风动型,治以镇肝熄内汤为主;风火上扰清窍型,治以羚羊钩藤汤为主;痰湿蒙塞心神型,治以涤痰汤为主配合苏合香丸内服;痰热内闭心窍型,治以羚羊钩藤汤合涤痰汤为主,配合安宫牛黄丸。在辨证用药的同时,重用祛瘀涤痰剂,如牛黄粉2g…  相似文献   

17.
中风I号治疗出血性中风30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血塞通治疗出血性中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颖  王威 《天津中医》1997,14(6):257-258
  相似文献   

19.
单味大黄治疗出血性中风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倩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0):459-459
单味大黄治疗出血性中风40例侯倩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西宁810007)中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出血性中风更是如此。因此,对急性期出血的合理有效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减少病残率的关键。笔者用生大黄治疗出血性...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中风的救治原则和中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