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考察父母冲突与友谊质量对青少年抑郁发展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冲突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882名初一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三次追踪调查。结果:(1)青少年抑郁发展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趋势;(2)父母冲突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发展趋势,且解释抑郁截距方差变异的13%;(3)友谊质量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发展趋势,且解释抑郁截距方差变异的9%。结论:青少年抑郁在初中阶段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友谊质量对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性别角色冲突量表、自尊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485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呈正相关(r=-0.42,P<0.01),与自尊呈负相关(r=0.37,P<0.01);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r=-0.38,P<0.01);自尊在性别角色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7,95%CI(0.04,0.10)]。结论 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可以直接影响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尊在父母冲突与高中生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CPIC)、抑郁体验问卷(DEQ)、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481名高中生.结果:①父母冲突与自尊、自尊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父母冲突与抑郁显著正相关;②自尊在父母冲突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冲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49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评定。结果:被试总体的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6%;在家庭环境方面,网络成瘾组家庭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父情感温暖、父拒绝否认、父过度保护、父惩罚严厉、父过分干涉、母拒绝否认、母严厉惩罚、母情感温暖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0.001)。结论:矛盾的家庭环境和拒绝、否认、缺少温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进食障碍的影响,考察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对进食障碍预测中的中介作用及该中介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进食障碍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在随机抽取的582名中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男生在进食障碍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P0.05);2青少年进食障碍与自我控制、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均相关显著。其中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与进食障碍呈正相关(r=0.285~0.467;P0.01),与自我控制均呈现负相关(r=-0.336~-0.462;P0.01);父母情感温暖与进食障碍呈负相关(r=-0.094,-0.099;P0.05),与自我控制呈正相关(r=0.259,0.269;P0.01)。3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过度保护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最显著。4自我控制在父母过度保护与进食障碍间起中介作用,并且该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结论:相比父母拒绝和父母情感温暖,父母过度保护对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影响更大,自我控制在男生中的中介作用比在女生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对 2 5 9名初中生进行了观看暴力镜头的频次、对暴力的认同态度、观看暴力镜头的情绪反应、攻击行为倾向等五个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青少年观看暴力镜头频次和兴奋水平程度越高 ,情绪宣泄越少 ,表现出攻击行为倾向越多 ;男生的攻击行为比女生多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随年级升高而降低 ;工读学校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结论 :过多地观看电视暴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增加 ,且攻击行为与观看电视暴力引起的情绪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父母冲突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浙江省内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635人,采用父母冲突量表、父母温暖与接纳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和同伴依恋量表进行施测.结果:①父母冲突与儿童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1),与父母温暖、同伴依恋呈显著负相关(r=-0.46,-0.29;P...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父母冲突感知、攻击性和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对冲突的认知评价在父母冲突与攻击性及人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冲突子女感知问卷、攻击问卷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与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在冲突解决因子上得分更高(t = 2.154,P<0.05),人际关系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情绪安全感理论为依据,探索父母冲突、儿童情绪安全感与社交焦虑间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知觉父母冲突量表、情绪安全感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冲突频率和冲突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4,-2.85;P0.05);经检验,在情绪安全感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t=-3.67,-2.94,-2.76;P0.01),农村儿童感知到更高的情绪不安全感;(2)父母冲突水平、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和社交焦虑水平三者在调查样本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情绪安全感在父母冲突和儿童社交焦虑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部分中介效应值为49.79%。结论:父母冲突不仅对儿童的社交焦虑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情绪安全感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心理韧性与安全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感知的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安全感量表对湖北省44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心理韧性(98.31±17.67)分,安全感(57.79±13.64)分,冲突频率(16.15±5.73)分,冲突强度(17.55±6.78)分,冲突不解决(10.20±6.28)分;(2)心理韧性,安全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女生感知到的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不解决显著高于男生(t=-2.856,-2.249,-2.087;P均0.05);(3)感知的父母冲突(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不解决),心理韧性(两维度及总分),安全感(两维度及总分)这三者之间均显著相关(r=-0.246~0.783,P0.05),其中感知的父母冲突与心理韧性,安全感显著负相关(r=-0.505~-0.246,P0.05);心理韧性与安全感显著正相关(r=0.606,P0.01);(4)心理韧性在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对其安全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通过影响心理韧性间接影响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焦虑症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30例焦虑症患者和3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患者母亲在过分干涉和保护、拒绝与否认2个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焦虑症患者的发病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有效被试305名,探讨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性别、年级在攻击行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大三学生在攻击行为的愤怒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大四学生的攻击行为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2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在父母心理控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更多地体验到父亲和母亲的人身攻击,男生更多地体验到母亲爱的收回。大四的学生感到更多的母亲爱的收回,独生子女感到更多的父亲言语控制。3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言语控制和强制观念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母亲的爱的收回和强制观念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冲突情景中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遵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领域的冲突情景中青少年对父母权威遵从的倾向、归因与情绪反应,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不同领域的三个冲突情景(个人领域、友谊领域和习俗领域)对538名10-18岁青少年关于父母权威的遵从倾向、归因与情绪反应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冲突情景中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遵从倾向、归因以及情绪反应因领域的不同而不同;②青少年对父母权威遵从的归因主要集中于规则定向、知识定向、关心同报定向以及行为结果定向;③青少年从遵从行为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多于中性情绪和积极情绪;(4)不同遵从倾向青少年的归因与情绪反应不同.遵从组和不遵从组青少年的规则定向归因均与消极情绪正相关,遵从组青少年的知识定向归困与积极情绪正相关。结论: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知存在领域特殊性,遵从倾向、归因和情绪反应三者之间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探讨父母冲突与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方法:采用父母冲突子女觉知量表、亲子三角关系量表和冲突解决策略问卷对1444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用SPSS 22.0和AMO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亲子三角关系的三种亚型(固定/非固定跨代联盟和攻击性迂回)在父母冲突与子女冲突解决策略之间具有中介效应。(2)父母冲突→非固定跨代联盟/攻击性迂回→顺从策略,父母冲突→非固定跨代联盟→妥协策略的中介机制存在性别差异。与女生相比,男生非固定跨代联盟在父母冲突和顺从策略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在妥协策略上,父母冲突既可以直接显著负向预测妥协策略,也可以通过非固定跨代联盟起作用,女生组则表现为完全中介模型。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父母冲突对大学生冲突解决策略的复杂影响,父母冲突通过影响亲子三角关系的不同亚型,进而影响到子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应对。为高校开展家庭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培养学生冲突解决能力提供了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婚姻态度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控制父母冲突后离异的影响。方法:采用感知父母冲突量表、亲子亲和量表、婚姻态度量表以及人口学变量问卷,对609位成年个体展开调查,其中来自完整家庭538人,来自离异家庭71人。结果:父母冲突得分和父子关系质量、母子关系质量及婚姻态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的婚姻态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26,P<0.001),其中父子和母子关系质量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二者的中介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异;当控制父母冲突后,父母离异对个体婚姻态度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父母冲突对成年子女的婚姻态度有负向影响,并部分通过降低亲子关系质量的方式实现,父母离异对子女婚姻态度的影响依赖于父母冲突。  相似文献   

17.
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家庭环境及父母教育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中文版,对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31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评定,并与35例正常者对照比较。结果①强迫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及娱乐性3个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矛盾性及控制性两个分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除控制性P<0.05外,余P<0.01);②强迫症患者在父母惩罚及过分拒绝因子上评分较高,另外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低,而过度保护因子评分较高,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除父母惩罚及父系过度保护P<0.05外,余P<0.01)。结论 不良的家庭环境及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在强迫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溢出假说和情绪安全感理论,考察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社交焦虑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手机成瘾影响中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父母冲突特征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河南省81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冲突、父母低头行为、青少年社交焦虑、青少年手机成瘾两两显著正相关。(2)父母冲突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还通过两条路径产生间接影响:父母低头行为的单独中介作用、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社交焦虑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手机成瘾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 ,对 5 0例神经症患者 (研究组 )与按 1 :1配对原则挑选的 5 0名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测试。结果 研究组的家庭关系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和高矛盾性 (P<0 .0 5 ) ;在父母教养方式上 ,患者的父亲教养方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别 ,患者的母亲表现为过分干涉、保护和过多的拒绝、否认 (P<0 .0 5 )。结论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 ,可能对神经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137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建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父母关系质量对青少年抑郁水平的作用机制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父母关系质量可直接预测青少年抑郁水平,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关系质量对女生抑郁水平的预测作用显著,父母关系质量差的女生抑郁水平高,但父母关系质量对男生抑郁水平的预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