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门诊失眠症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02年1月~6月及2007年1月~6月在门诊首次治疗的失眠症患者用药及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结果2002年共有46例,其中单用精神药物22例(47.83%),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首;联用精神药物24例(52.17%),以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抗抑郁剂为首;药物使用频度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首,并有2例(4.35%)合用抗精神病药物。2007年共有61例,其中单用精神药物19例(31.15%),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首;联用精神药物42例(68.85%),以苯二氮卓类药物联合抗抑郁剂为首,其中联用米氮平或佐匹克隆显著增多;药物使用频度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首,亦有2例(3.28%)合用抗精神病药物。结论目前门诊失眠症患者临床用药变化较大,米氮平或佐匹克隆显著增多,避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方法 设立失眠门诊,利用调查表调查失眠及用药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测评患者睡眠质量。结果 123例失眠症患者,年龄24岁—81岁(57.7±14.2)。失眠原因:躯体和/或精神疾病引起者有63例(51.2%),躯体和/或精神疾病伴随其他原因者42例(34.1%)。失眠类型:4.9%为入睡困难,3.3%为早醒,7.3%为维持睡眠困难,混合型占84.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均值15.5±3.10分,<60岁者的Ⅰ项(睡眠质量)和Ⅶ项(日间功能障碍)分值高于老人(>60岁)(2.5±0.54vs2.2±0.66;2.4±0.98vs2.0±1.03,p<0.05),女性Ⅳ项(睡眠效率)和总分高于男性(2.6±0.75vs2.1±1.05;16.1±2.99vs14.7±3.14,p<0.05)。87.0%的患者都有催眠药用药史,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用药192人次,65.4%的患者催眠药用药期超过1年。>60岁的老年患者用药种数多于60岁以下者(3.4±2.3vs2.4±1.8,p<0.05)。50例患者有明显药物依赖。结论 躯体和/或精神疾病是引起病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失眠类型主要为混合型,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为患者常用药物,部分患者已产生药物依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首次就诊患者抗精神药物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顺序抽取我院每季度第一个月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334例门诊精神病患者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奥氮平使用率最高(29.6%),其次为喹硫平(23.4%)、利培酮(23.1%)、阿立哌唑(14.4%);354例住院患者首选药物多为传统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注射剂(28.8%),其他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依次为利培酮(28.5%)、喹硫平(17.8%)、奥氮平(8.8%)、阿立哌唑(6.5%);②住院患者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者多于门诊患者,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144.91,P<0.01),使用最高的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使用氟哌啶醇.门诊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安坦者多于住院患者,两者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6.91,P<0.01)、(x2=19.5,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比较规范和合理,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已作为临床医生首选药物;部分医生对抗胆碱能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本身产生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儿童误服苯二氮卓类药物后脑电图的动态变化,探讨脑电图对判断儿童误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无锡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误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患儿25例,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脑电图进行动态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儿治疗前脑电图均有大量双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维生素类及各类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精神药物的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以利培酮使用最多,心境稳定剂主要是丙戊酸钠,镇静催眠药以苯二氮卓类药物居多,维生素类主要是维生素B1。药物副反应主要是椎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结论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主要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戒断症状及改善睡眠,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或心境稳定剂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B1,其他辅助药物以护肝药物居多。  相似文献   

6.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Z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BZD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5%的病例使用BZD,以应用氯硝安定为多。结论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并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在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BZD的依赖性,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速眠安治疗原发性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失眠,是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方法很多,安眠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速眠安(Midazolam)又名多美康(Dormicum)是一种苯二氮艹卓类安眠药(国外报道治疗失眠疗效好),入睡作用迅速,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醒后无宿醉等作用特点[1、2]。本文就速眠安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1999年5~11月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精神科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4)原发性失眠症诊断标准[3]。…  相似文献   

8.
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帕罗西汀在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中是否有效,并比较帕罗西汀与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4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与艾司唑仑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日记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第8天,艾司唑仑组患者睡眠状况显著改善,而帕罗西汀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5天时.帕罗西汀组患者睡眠状况显著改善,睡眠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艾司唑仑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帕罗西汀组患者的睡眠状况依然好于治疗前及艾司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治疗慢性失眠症,远期效果好于苯二氮Zhuo类药物艾司唑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失眠症是常见睡眠障碍,多数患者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人格倾向的测评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法 开设失眠门诊,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测评患者的人格倾向。结果 139例失眠症患者进行了测定,其中115例效度量表合格,平均年龄55.714.0岁(23-85),男性44人(38.3%),女性71人(61.7%)。Hs、D、Hy量表的T分均值升高(65.010.40;63.212.47;65.89.87),超过中国常模,不同性别、年龄组间T分均值无显著差异。苯二氮卓类依赖者的Hy量表的T分均值显著高于无依赖者(68.39.97 vs 62.99.94,P<0.05)。结论 失眠症患者大多具有焦虑、抑郁等人格倾向,容易对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服用佐匹克隆治疗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CCMD-3的失眠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药物组、认知行为治疗组,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试两组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比较药物组、CBT组疗效,SCL- 90躯体化(t=2.683,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