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特征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HCC病人的术前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8例,平均(57.6±11.4)岁。所有病人均进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其常规MRI征象和肝胆期征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MVI阳性组30例及MVI阴性组53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间临床和影像特征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后分别建立单独预测模型及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预测MVI的AUC。 结果 与MVI阴性组相比,MVI阳性组的肝胆期肿瘤最大径、瘤周晕征、肿瘤边缘分型中的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占比均更高,肿瘤信号强度比值较低;常规MRI征象中包膜不完整性、瘤周强化的占比更高;AFP水平大于MVI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胆期的肿瘤最大径、瘤周晕征和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均为HCC M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4、26.998、6.144,均P<0.05),肿瘤最大径越大、瘤周晕征阳性及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表现的病人发生MVI的风险越高。联合预测模型、肿瘤最大径模型、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模型和瘤周晕征模型预测MVI的AUC分别为0.926、0.803、0.792、0.823。联合模型预测MVI的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值均最高,且AUC值分别高于肿瘤最大径模型、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模型和瘤周晕征模型(均P<0.05)。 结论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上肿瘤最大径、单结节外突/多结节融合型和肝胆期瘤周晕征是预测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32例HCC患者的资料,MVI阳性72例、阴性60例。按照7∶3的比例以随机种子法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PyRa...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术前评价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019年11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HCC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病理结果,MVI阳性65例,MVI阴性49例.所有患者在术前3周内行Gd-EOB-DTPA增强M...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多模态MRI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同时预测肝细胞癌(HCC)中CK19表达及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诊断为单发性HCC的10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钆塞酸二钠增强多模态MRI检查,且术后病理报告清晰描述CK19及MVI状态。将CK19/MVI双生物学标志物分为双阳组(CK19及MVI均为阳性,19例)与非双阳组(87例),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通过R软件构建CK19/MVI双阳性表达的列线图模型。结果:临床特征中年龄、AFP、NLR、PLR在双阳组与非双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特征中T1rt-pre、T1rt-20min、ADC值、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肿瘤边缘、坏死、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T1rt-20min、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是CK19/MVI双阳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各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706、0.708。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0.854,校准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尚可。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多模态MRI联合临床特征术前能较好地同时预测CK19表达及微血管侵犯,并通过列线图模型为个体化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摘要目的旨在比较从完整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中提取的3种简化MRI(AMRI)方案用于肝细胞癌(HCC)筛查的性能,并进行初步的成本效益分析,将每一个AMRI方案与  相似文献   

6.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绝大多数HCC发生于乙肝肝硬化背景下,使得其早期表现更加隐匿,漏诊和误诊率高,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根治性切除术是HCC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转移是患者长期生存的重大挑战,与术前可能存在微小子灶或微血管侵犯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探讨单独应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Gd-EOB-DTPAMRI)或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作为二线检查检出肝硬化病人肝细胞癌(HCC)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比较已进行和未行肝移植(LT)手术病人肝细胞癌(HCC)MR特点,并评估上述特点与肝移植术后病人总生存率(OS)及肿瘤复发时间(TTR)之间的关系。方法 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评分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中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效能及阅片者评分的一致性.资料与方法 收集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152例,由2名阅片者根据LI-RADS v2018评分标准,对165个病灶图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列线图模型预测微血管浸润(MVI)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RF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2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MVI阴性的HCC患者125例,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MRI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获得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患者1、3和5年RFS率的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一致性。结果:随访过程中,37例HCC患者复发,中位RFS时间为27.1个月[95%置信区间(CI):43.3~54.1个月],术后1、3和5年RFS率分别为88.0%、71.9%、45.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风险比(HR)=4.807,95% CI:1.126~20.526,P=0.034]、肝胆期瘤周低信号(HR=3.755,95% CI:1.736~8.122,P=0.001)、肝胆期病灶-肝实质信号强度比(RIR)(HR=0.019,95% CI:0.001~0.396,P=0.010)是H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整合上述3个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95% CI:0.740~0.882),同时经Bootstrap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指数为0.795(95%CI:0.723~0.867),且校准曲线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概率吻合度较好。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构建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MVI阴性HCC患者的术后RF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扫描中肝细胞分数对肝功能的定量评估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月前瞻性将69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肝功能为Child-Pugh A级46例(LCA),Child-Pugh B级(LCB)21例,Child-Pugh C级(LCC)2例...  相似文献   

12.
正摘要准确识别肝细胞癌(HCC)治疗前微血管浸润(MVI)是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关键。目的根据放射科医师的经验水平,评估HCC MVI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和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伴中央瘢痕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术前均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且具有中央瘢痕征象的17例患者资料。根据中央瘢痕不同病理性质分为炎症性、血管性和胶原性三种类型。分别对病灶主体、中央瘢痕的最大径、基本MRI征象、增强后多期强化特点及动态强化模式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不同病理性质中央瘢痕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17例患者均为单发病变,病理显示,炎症性瘢痕8例、血管性瘢痕5例,胶原性瘢痕4例,三种类型瘢痕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组织。病灶主体最大径(53.6±20.7)mm, T2WI、DWI均呈高信号,动态强化模式以“快进快出”型为主(15/17,88.2%)、“快进慢出”型少见(2/17,11.8%),肝胆期(HBP)均表现为低信号。中央瘢痕最大径(20.0±10.9)mm,主要表现为T2WI高信号(16/17,94.1%)、DWI低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肝脏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相对信号强度评估其对肝纤维化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并有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的131例患者的资料。根据肝纤维化Laennec分级系统对肝纤维化进行分级,F0~F1级27例、F2级19例、F3级17例、F4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影像特征构建肝细胞癌(HCC)细胞角蛋白19 (CK19)表达情况的术前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HCC的226例患者临床、MRI影像特征,其中CK19阳性75例,阴性151例。将患者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分别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方法 (ANOVA_F)和基于随机森林的递归特征消除法(RFE?RF)进行特征筛选,然后分别采用逻辑回归(LR)和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CK19表达术前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通过ANOVA_F方法筛选出5个特征,包括肝炎、边缘、包膜凹陷征、马赛克征、瘤内动脉。ANOVA_F LR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AUC (95%CI)分别为0.668 (0.576~0.760)、0.654 (0.518~0.789),ANOVA_F RF模型AUC (95%CI)分别为0.675 (0.584~0.766)、0.647 (0.505~0.790)。通过RF?RFE方法筛选出5个特征,包括年龄、log AFP、肿瘤大小、形态、包膜。RFE?RF LR模型在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MRI增强预测HCC病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5月62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病例,根据2019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级法行分组[1],对其普美显MR增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平扫(T1WI)、肝胆期灰阶值及灰阶强化比值,得出强化程度率,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 增强 MRI对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肝细胞癌(HCC)及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HCC 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56.9±11.3)岁;HCC组]及ICC 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58.2±11.6)岁;ICC组]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评估2种肿瘤平扫及Gd-EOB-DTPA动态增强MRI上影像特征,包括肿瘤最大径、病灶边缘、病灶包膜、伴远端胆管扩张情况、病灶信号是否均匀、瘤体ADC值、动脉期强化特征、瘤周血流灌注是否异常、动态强化方式及肝胆期信号特征。采用t检验及χ 2检验分析2组的临床特征和常规平扫序列、增强MRI表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两者的预测因素。2名影像医师对2种肿瘤的平扫及增强影像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 结果 HCC组病人相比ICC组多有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高于ICC组,而ICC组的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更高;常规平扫序列MRI上HCC组病灶常有包膜,而ICC组常伴远端胆管扩张且ADC值更高;增强后ICC组更多表现为动脉期边缘强化、中央逐渐强化,更易出现肝胆期靶征改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强动脉期边缘强化及肝胆期靶征为鉴别诊断HCC和ICC的重要预测征象。2名影像医师诊断一致性良好(κ=0.837,P<0.001)。 结论 Gd-EOB-DTPA 增强MRI肝胆期靶征和动脉期边缘强化对最大径≤3 cm的不典型HCC及ICC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可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肝细胞癌(HCC)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个经病理证实为微小HCC(≤1cm)的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特征,并比较不同MR序列对微小HCC的检出率。结果:125个微小HCC中,116个(92.8%)DWI与T2WI呈高信号,112个(89.6%)T1WI呈低信号,31个(24.8%)病灶内含脂质,102个(81.6%)动脉期高强化,86个(68.8%)门脉期为低信号,112个(89.6%)过渡期呈低信号,80个(64.0%)可见强化包膜,122个(97.6%)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动态增强67个(53.6%)呈“快进快出”,25个(20.0%)呈“快进慢出”,21个(16.8%)呈相对乏血供,12个(9.6%)呈持续强化。肝胆特异期对微小HCC的检出率(97.6%)高于T1WI(89.6%,P=0.01)、动脉期(81.6%,P<0.01)、门脉期(68.8%,P<0.01)、过渡期(89.6%,P<0.01)及“快进快出”强化(53.6%,P<0.01)。结论:微小HCC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表现各异,其肝胆特异期结合DWI有助于微小HC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正摘要目的比较单独使用钆塞酸二钠与联合使用钆塞酸二钠和钆磷维塞三钠增强肝脏MRI对发现及鉴别肝转移癌与血管瘤的能力。方法 91例病人在注射钆磷维塞三钠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是否可以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来评估与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清除相关的肝功能。材料与方法本回顾性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23例病人均进行了ICG清除试验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且增强扫描前后MRI检查参数一致。注射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