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0例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冶疗前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评分均〉7分,治疗采用1%亚甲蓝1ml,2%利多卡因4ml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周1次,两次为1疗程。结果1疗程治疗结束后VAS评分均(3分,其中28例无疼痛。止痛率93.3%.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惠性头面部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成功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9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主要为星形(左侧占66.67%,右侧占50.0%);其主要位于颈根部第七颈椎横突至第一肋颈处。星状神经节至颈前正中线的距离及至皮肤的深度在左右侧星状神经节的数值均比较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不必考虑侧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咽异感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近一年来,我们与耳鼻喉科合作,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雷诺氏病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以上肢小动脉痉挛为主,偶发于足趾的一类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20例,观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18~34岁。病史5个月~3年半。均为对称性双上肢及双手,无其它合并症。 临床表现,患者多在受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后发病,初期为手指苍白,继之紫绀并伴有手指麻木、烧灼感和疼痛,发作数分至数小时后缓解,放入温热水中可终止发作。疼痛和循环障碍间歇发生,发作频率不等,发作时有麻木和感觉减退,病变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C7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腹部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随机数字表法)。术前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方式为快诱导,术中机械通气。A、B组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左、右侧超声引导C7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停麻药送PACU,C组手术结束后无操作再停麻药送PACU。术毕患者符合拔管指征时边吸痰边拔除气管插管。记录出手术室前(基础值,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舒张期动脉血压(DBP)、心率(HR)。同时,对A、B两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霍纳综合征的例数以及相关并发症(声音嘶哑、神经血管损伤等)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与A、B组相比,C组患者在T1、T2时点(较T0时点来看)的SBP、DBP明显增高,HR明显加快(P<0.05)。A、B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均出现霍纳综合征,暂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C7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时可有效减轻拔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且超声引导C7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兼具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观察术前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术中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我们纳入80名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测验认知功能,采用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评价脑氧代谢水平。结果发现老年患者术中存在脑氧代谢失衡,对术后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术前行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气管旁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7具(34侧)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测。结果:星状神经节出现率为82.35%,其位置位于第7颈椎横突基部和第1肋骨颈之间前方;从颈前皮肤至星状神经节的垂直距离为(31.86±0.72)mm。结论:气管旁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选择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为进针部位是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正仁  訾刚 《解剖学研究》2001,23(3):224-225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 [1-3 ] 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 ,但因星状神经节 (SG)周围的解剖复杂 ,穿刺定位较困难。为了临床能更安全便捷地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本文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的有关结构作了观测 ,为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提供了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资料。1 材料和方法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 30具 (男 2 2 ;女 8)成人尸体标本 ,在颈根部由浅入深逐层解剖观测 ,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所涉及的结构进行了观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 结果2 .1 星状神经节的形态和位置 星状神经节有纺缍形(80 % )、哑铃形和三角…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SAP)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AP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SP组,108例)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108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记录2组患者切皮前5 min(T0)、切皮即刻(T1)、切皮后30 min(T2)、缝皮时(T3)及术后1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4、6、12、24 h的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的时间及需要地佐辛补救镇痛的患者例数;记录术后24 h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D1)和实际按压次数(D2),并计算D1/D2值;记录SAP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穿刺部位血肿、气胸、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GA组相比,SP组在T1~T4时点的MAP明显较低、HR明显较慢(P 0. 05); SP组在术后2、4、6、12 h的静态及动态VAS评分明显较低(P 0. 05); SP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均明显较少(P 0. 05); SP组术后首次按压PCIA泵的时间明显较长,需要地佐辛补救镇痛的患者例数明显较少,D1/D2值明显较高(P 0. 05); SP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 0. 05)。SP组患者SAP阻滞起效时间为(9. 3±1. 5) min,阻滞范围可达(5. 2±0. 5)个节段,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刺部位血肿、气胸、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SAP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较少,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镜的术后镇痛作用。 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下完成手术,B组术毕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A组不予任何处理。记录术后6、12、24 h患者静息与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24h内镇痛药补充给予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 结果 A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及24 h内镇痛药补充给予人次明显大于B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renalin,AD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isol,ODR)等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已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于阻滞前及阻滞后24、48、72、144h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各时段的NE、肾上腺素、ACTH、皮质醇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 阻滞后治疗组患者的NE、ADR、ACTH、ODR应激激素的含量与阻滞前及同时段的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快速有效地缓解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缺血性疼痛,抑制应激反应,降低患者体内NE、ADR、ACTH、00R应激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实验组患者在行胸椎旁阻滞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4μg·ml-1),并以0.3μg·kg-1·h-1的速率泵至术毕;对照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T0)、胸椎旁阻滞穿刺后(T1)、切皮(T2)、交感神经切断(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呼吸机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SpO2)。记录患者术后1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T1~T4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SpO2明显降低(P0.05);T1~T3时呼吸机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立翠 《医学信息》2018,(1):165-166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遥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 年1 月~2017年3 月收治的98 例脑出血 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各49 例遥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分析护理效果遥结果护理前组间SDS 评分与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跃0.05),护理后优质组SDS评分与SAS 评分明显 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遥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遥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遥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疼痛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左侧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术后第1、2、3和4周分别测试各组大鼠双侧后足的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变化;选取32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SGB预防组、生理盐水预防组、SGB治疗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观察连续7 d SGB处理对PD大鼠疼痛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PD大鼠术后第2周双侧PWT明显下降且至少维持至术后4周,SGB预防组PD大鼠第2、3和4周双侧PWT显著高于生理盐水预防组,且SGB治疗组PD大鼠第3和4周双侧PWT也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SGB可以预防和治疗PD大鼠疼痛; PD大鼠纹状体和PAG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上升,而连续SGB处理显著减少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连续SGB可通过减少纹状体和PA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上肢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76例,女性124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9.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93例,Ⅱ级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较对照组低[(4.34±1.62) min vs (6.84±2.03) min、(6.11±2.12) min vs (9.62±3.07) min、(25.96±4.25) mL vs (36.96±3.66) mL; t=9.973、9.288、6.267,P均0.05];研究组T1、T2、T3时HR、MAP均低于对照组(tHR=25.988、35.406、9.689,tMAP=24.802、30.519、18.779,P 0.05);研究组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75±1.01)分vs (4.87±1.12)分、(3.02±0.85)分vs(3.86±0.97)分、(1.78±0.52)分vs(2.59±0.67)分;t=9.094、7.977、11.697,P 0.05];研究组术后24 h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5.36±8.67) ng/L vs (67.63±9.95) ng/L、(25.67±5.33) pg/mL vs (32.15±4.36) pg/mL; t=11.387、5.325,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0%vs 8.00%;χ2=5.684,P 0.05)。结论给予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疼痛,麻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的腹腔神经节阻滞术(CPN)治疗顽固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下将药物注射于腹腔神经节区域,观察病人腹痛缓解情况。结果CPN的总有效率为96%,其中,12周疼痛缓解率为63.2%,24周疼痛缓解率为58%。结论EUS引导下CPN治疗是晚期胰腺癌、腹腔转移癌、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顽固性腹痛较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双侧T7-9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开放性胃癌根治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各25例。G组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P组于全麻前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记录基础值(T0)、手术前(T1)、手术5 min(T2)、手术探查时(T3)、手术20 min(T4)、手术1 h(T5)、手术结束(T6)各时间点的MAP和HR,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G组对比,P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静息及12 h内的活动时VAS评分降低,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及术后追加镇痛药用量降低,T2、T3时间点的MAP及T2、T3、T4、T5时间点的HR较低,更为平稳。结论 超声引导双侧T7-9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0.5%利多卡因+VitB1 100mg+VitB12 0.5mg,同时予以牵引治疗,每日1次,疗程14天,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率、不良发应.结果 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治疗1次有效者31例,随访1年,疼痛治疗1次性有效率为64%,2次有效者17例,有效率34%,2例患者无效.眩晕痊愈38例,有效率76%,显效10例,有效率20%,平均起效时间为(5.62±2.25)min,其中,5例出现局部血肿,9例出现血压升高,未予特殊治疗好转.结论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简便可行,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