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期应用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报道对316例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用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深部的学水及分泌物,必要时加压给氧人工呼吸,同时脐静脉插管推注抢救药物的方法,经抢救312例患儿出生后5~10min再次APgar评分转为8~10分,占窒息儿总数的98.73%。早期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可争取抢救时间,减少缺氧、酸中毒对机体的危害,预防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产房助产士、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术,以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儿配合应用气管插管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气管插管抢救的11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由新生儿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并经气管导管行气管内吸痰或给药。结果:11例重度窒息患儿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在产房最好配备受过专业复苏培训的新生儿医师参与高危新生儿复苏。复苏人员应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正确的抢救,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出生质量及治愈率有重要作用。总结近几年来抢救新生儿窒息的经验,我们认为气管插管在抢救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9例重度窒息儿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结果 经气管插管加面罩正压给氧及心脏按压后显效14例,有效4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1%;抢救成功为86.44%。结论 气管插管术能在直视下快速而准确地通畅呼吸道,及时有效地改善新生儿缺氧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脐静脉插管给药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病死率高,且窒息时间长者可留有后遗症,因此抢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我院1990年12月至1993年11月用脐静脉插管给药法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67例(诊断采用Apgar评分)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为剖宫产术中常遇到的紧急情况,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我们曾对123例窒息新生儿实行器官内插管抢救.这样既保证呼吸道畅通、又能防止胃内容物的误吸.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重度窒息几进行气管插管抢救。经气管插管吸引之后加面罩正压给氧及心脏按压后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抢救成功29例,总有效率96,66%。结论:气管插管术能在直枧下准确而快速地通畅呼吸道,及时有效地改善新生儿缺氧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并发征和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43例分析山东益都中心医院(262500)孙贵吉,丁瑞梅我院于1986年以来采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共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窒息新生儿43例,以Apgar氏评分法衡量,均≤7分,其中0...  相似文献   

9.
汪飞翔  王丹凤  游燕 《新医学》2005,36(3):162-163
目的:研究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对出生后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作用.方法:31例产后重度窒息新生儿,对其中15例予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复苏治疗(观察组)和I6例予面罩给氧(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作比较.结果:产后5分钟阿普加评分8~10分,观察组6例(40%),对照组2例(13%),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内插管是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提高新生儿呼吸复苏的效果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高危妊娠剖宫产新生儿重度窒息。应用插管、吸引、呼吸囊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可行性。方法:66例中有28例均应用插管、吸引、呼吸囊、血氧饱和度、心率监测。结果:此方法能快速有效的吸出新生儿口腔气管内的羊水及粘液,建立有效的肺泡通气,缩短了抢救时间,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出生窒息的高危新生儿体液免疫、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及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病房出生的105例窒息高危新生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监护人是否接受后期干预治疗的意愿,将7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分为干预组A1(40例)和对照组A2(30例),35例早产窒息儿分为干预组B1(20例)和对照组B1(15例),于出生后1d、3个月、6个月,检测IgG、IgA、IgM、GH和IGF-1含量。结果:窒息高危新生儿出生后体液免疫物质、GH和IGF-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体液免疫物质、GH和IGF-1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生窒息高危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升其体液免疫、GH和IGF-1的水平,有利于提高窒息高危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足月儿窒息颅内出血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对58例出生时有窒息史,出生后5天内行CT扫描示有颅内出血的患儿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早产儿32例,足月儿26例,35例在1例后18月进行复查。结果:室管膜下和脑室内出血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脑实质出血18例,硬膜下出血2例,12例合并两种出血类型以上。室管膜下和脑内出血11/3例见子于早产儿。蛛网膜下腔出血20/25例,脑实质内出血15/21例见于足月儿。35例复查病例中28例出现后遗症。结论:CT能对缺氧性颅内的出作出准确诊断,出血类型与胎儿成熟度及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各项心肌损伤的指标、心肌酶谱等的变化及与各种围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99例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轻度窒息54例,重度窒息45例;心肌损伤47例,非心肌损伤52例),以45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同时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I、心电图、X线胸片等。结果心肌损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和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1);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显示,窒息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T-proBNP可作为窒息新生儿早期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窒息合并心肌损伤、判断病情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3例窒息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48例、重度窒息35例)与3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干化学分析法,进行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检测.结果 对照组cTnⅠ和CK-MB平均水平分别为(0.03±0.02)ng/mL、(37.0±12.3)U/L;轻度窒息组cTnⅠ和CK-MB平均水平分别为(0.12±0.05)ng/mL、(71.0±19.3)U/L;重度窒息组cTnⅠ和CK-MB平均水平分别为(0.19±0.14)ng/mL、(92.0±25.4)U/L.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可明显升高,通过检测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不仅可用来判断窒息对患儿心肌损害的程度,亦可间接反映患儿窒息程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监测窒息新生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及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动态变化,分析其对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103例窒息新生儿(窒息组)和39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其中窒息组新生儿又被分为轻度窒息组(1/5 min Apgar评分<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pH<7.2,65例)和重度窒息组(1/5 min Apgar评分<5分,脐动脉血气分析pH<7.0,38例)。于受试儿出生后6 h、24 h、3 d检测血清BDNF、S100B水平,行aEEG检查分析脑电波背景活动,窒息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行颅脑MRI检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DNF、S100B、脑电波背景活动与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DNF、S100B、脑电波背景活动鉴别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价值。 结果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出生后6 h、24 h、3 d血清BDNF、S100B水平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重度窒息组出生后6 h、24 h、3 d血清BDNF、S100B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出生后6 h、24 h、3 d脑电波背景活动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rs=0.776、0.895、0.735,P均<0.05)。本组103例窒息新生儿发生脑损伤41例,出生后24 h的高BDNF、高S100B、脑电波背景活动重度异常与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有关(P<0.05)。联合出生后24 h的BDNF、S100B、脑电波背景活动诊断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高于单独诊断的0.696、0.697、0.707(P<0.05)。 结论出生后24 h血清BDNF、S100B水平升高,aEEG脑电波背景活动严重异常与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有关,监测血清BDNF、S100B及aEEG有助于评估窒息新生儿脑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6.
葛青玮  黄洁  张雷 《检验医学》2011,26(2):82-84
目的对新生儿常见疾病中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和分组变量的相关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有效的监控预测预报机制。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6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组35例、窒息组46例、肺炎组42例、其他疾病组43例)血清NT-proBNP水平。以血清NT-proBNP检测结果为主要因素进行计量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窒息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1);窒息组与肺炎组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P〈0.001、P〈0.05);窒息组与肺炎组无差异(P〉0.05)。各组经多元线性回归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55,P〈0.001)。复相关指数(R2)=0.93,校正相关指数(R)=0.93。分析得到预报方程式Y=7 578.85-1.64X1+8.40X2-4.58X3。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在各组间的变化存在差异。重度窒息患儿比其他患儿更具高危性。通过预报方程式对患儿血清NT-proBNP进行监测可以预示疾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清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6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轻度窒息23例,重度窒息13例)。以40例无窒息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结果窒息组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窒息新生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CTn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NT-proBNP和CTnI均可作为窒息新生儿早期心肌损害的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水平对于早期发现窒息合并心肌损伤、判断病情程度、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中的缺血修饰蛋白(IMA)、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水平,探讨窒息患儿心肌损伤诊断中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6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心肌损伤的136例,对照组30例。研究对象按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1h后抽血进行GPBB和IMA的检测。结果非心肌损伤组、轻度窒息组GPB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B诊断窒息患儿心肌损伤的灵敏度高于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肌损伤的窒息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血清中IMA、GPBB水平密切相关,窒息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临床诊断指标灵敏度方面,GPBB指标优于I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损害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患儿66例,分别测定急性期(<3d)及恢复期(7d)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同时测定未合并脑损害的3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无脑损害组)及4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出生3d内的PLT、PDW、MPV并进行比较。比较脑损害患儿中有及无ICH者的PLT、PDW、MPV。HIE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3组并比较PLT、PDW、MPV。结果:(1)脑损害组急性期PLT明显低于无脑损害组及对照组,而PDW、MPV明显高于无脑损害组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3组间PLT、PDW、MPV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损害患儿中ICH组急性期PLT明显低于无ICH组,而PDW、MPV明显高于无ICH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P<0.05)。(3)HIE患儿随病情加重PLT逐渐降低,而MPV、PDW逐渐增大(P<0.01,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新生儿是否合并脑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以及早期颅内出血倾向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36例住院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血小板数(PLT)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①早产儿凝血功能存在不同程度低下,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显著;②按窒息缺氧程度分组,窒息程度越重凝血功能越差;③颅内出血患儿早期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颅内出血患儿足月与早产儿组凝血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动态监测围产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几凝血功能指标,对颅内出血早期及窒息缺氧程度乃至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