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119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19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对照同期234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比较两组供肾热、冷缺血时间、供肾血管长度、植肾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供受者HLA错配率、术后3 d血肌酐下降速度、DGF发生率、急排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结果 亲属活体肾移植组供肾血管长度、供肾热、冷缺血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HLA六位点法错配率、DGF、急排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3 d血清肌酐下降速度、1年人/肾存活率亲属活体肾移植组均明显大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远期(>1年)的临床效果比较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在有条件、技术成熟的移植中心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患者家族内自救互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亲属活体供肾的优点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总结19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受体11例,女性受体8例,年龄20 ~50岁,平均28.6岁;男性供体10例,女性供体9例,年龄38 ~62岁,平均52.8岁。结果:19例中有16例术后2 ~5d肾功能恢复正常,另外3例中,其中1例术后1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抗排斥治疗,3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2个月发现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行输尿管再植后肾功能恢复,1例术后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结论:术前全面地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化验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成功的保证。亲属肾移植的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少,移植效果优于尸肾移植,且能缓解肾源短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供、受者均健康存活,供肾切取手术均成功,受者肾功能于术后3~7 d恢复正常;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发生淋巴漏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均治愈。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与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84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供/受体进行回访,比较两组供肾移植术后供/受体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存活率。结果高龄供体及标准供体间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高龄供肾组为(4.2±2.1)d,在标准供肾组为(3.3±1.6)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供肾组和标准供肾组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9.8%,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分别为21.4%和11.0%,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2.9%和98.8%。结论术前对高龄供体进行严格筛选及全面综合评估,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0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移植效果。方法 1993年4月~2007年12月施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107例,按照供者年龄分为两组,其中50岁为研究组,45例,≤50岁为对照组,62例。随访时间12~180个月,平均49个月。比较两组受者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近、远期移植肾功能、人/肾存活率等。结果移植手术均获成功。两组受者在年龄、术前透析时间、配型、肾缺血时间、抗排斥方案应用等方面比较显示均衡性良好,术后1周、1月、1年、3年Scr水平及1、3、5、8年人/肾存活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者年龄50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满意年龄非亲属活体供肾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与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4例、标准活体亲属供肾移植84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供/受体进行回访,比较两组供肾移植术后供/受体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存活率。 结果 高龄供体及标准供体间手术前后肾功能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在高龄供肾组为(4.2 ± 2.1)d,在标准供肾组为(3.3 ± 1.6)d,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供肾组和标准供肾组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9.8%,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分别为21.4%和11.0%,移植肾存活率在分别为92.9%和98.8%。 结论 术前对高龄供体进行严格筛选及全面综合评估,高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6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对6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体的术前准备、取肾方式及术后用药、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 68例亲属供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月~6年无手术并发症及肾功能异常改变.60例受者于术后1~3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5~22d痊愈出院;3例移植肾丧失功能,恢复血透;2例因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DGF);2例分别于术后3月和6月因肺部感染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亲属活体肾移植等待时间短,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少,移植肾存活率高,是一种相对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但该手术仍是一种高风险手术,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8.
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8例活体肾移植术的术前准备、取肾、手术特点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8例亲属供中,1例术中发生手术意外(出现血管结扎线脱落),1例术后发生创口积血、积液,还有1例术后发生肾病综合征,以上3例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受方面:1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排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1例急肾衰,2周内肾功能恢复。结论:活体亲属供肾是安全可行的,但活体供肾受肾存活率是否优于尸体供肾受,有待较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9.
于竞璟  罗新玲  邵丽 《新疆医学》2006,36(5):231-232
活体肾移植比尸体肾移植组织配型的适合程度高、大大减少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较少出现并发症,使受体的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提高,长期存活率比尸体供肾移植明显提高控。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相对减少,移植肾存活时间延长。异体肾移植肾源日趋紧张,故活体肾移植在我国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做了三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供体肾摘取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艳花 《现代医学》2011,39(4):476-477
目的: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中供肾的保护方法和护理经验。方法:通过采取积极准备供肾血流阻断前的麻醉药品和手术配合物品,提前做好供肾的灌注准备,配好冷保存液,供肾灌注时维持合适的灌注压力和速度,植肾时维持供肾处于0~4℃等措施对6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的供肾进行保护。结果:61例供肾切取顺利,供肾热缺血时间平均为2 min 50 s,冷缺血时间平均为65 min,移植肾血供开放后即刻排尿。结论:熟悉手术步骤,把握配合细节,术中保证供肾切取后灌注及时、彻底,减少供肾热缺血时间是亲属活体肾移植中供肾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亲属活体供肾来源对肾移植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优势供体。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4年4月至2008年3月完成的104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按供肾来源分为夫妻间供肾组(10例)、父母供肾组(59例)、兄弟姐妹间供肾组(25例)和表兄弟姐妹间供肾组(10例),通过观察各组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各时间点血肌酐水平、主要并发症(感染、排斥、DGF等)发生率及人/肾存活情况等指标,比较分析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48月,兄弟姐妹间供肾组无受者死亡或移植物丢失,而夫妻供肾组、父母供肾组和表兄弟姐妹供肾组受者死亡例数分别为1例、2例和1例,移植物丢失例数分别为1例、3例和1例。兄弟姐妹间供肾组受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3.72 ± 4.15)d,有较其他组短的趋势,但有较高的感染发生趋势(20%)。夫妻间供肾组显示了较低的感染(0%)和排斥(10%)发生趋势。父母供肾组的排斥发生率(18.64%)高于其他组(P<0.05)。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和各时间点血肌酐水平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兄弟姐妹间供肾移植疗效相对较佳,无血缘关系的夫妻间供肾移植亦具有较理想的疗效,短期的人/肾存活情况类似于父母和表兄弟姐妹供肾移植。良好的肾移植疗效不能简单地归因于组织配型(血缘关系),供肾质量、手术优势及术后管理可能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活体亲属肾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体亲属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供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无肾功能异常等情况.5例受者术后3 d~7 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例受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术后4个月),用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逆转.1例开放手术取肾的患者于术后6个月合并移植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及下段输尿管坏死而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1 a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移植肾彩色多普勒均正常.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猪活体供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猪模型上探讨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0只雌性家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放式活体供肾切除术,取出左肾;然后两组均行自体异位肾移植,将左肾移植于左髂窝,同时切除右肾.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移植肾恢复排尿时间,切口长度,供肾动静脉和输尿管长度,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肌苷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明显减少(P<0.01);供肾动静脉较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明显延长(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供者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总结同期完成的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及尸体供肾移植51例的临床经验,分析不同肾脏来源的肾脏移植术后疗效,为开展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接受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51例受者、接受尸体供肾移植3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肾脏来源受者的性别、年龄、HLA位点配型、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免疫抑制方案、肾功能恢复情况及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意义.结果 51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均获成功,其中1例术后7个月因骨髓抑制、重症感染自动出院后死亡.人/肾1a存活率为98.07%;尸体供肾移植手术成功,1例因术后5月多囊肾破裂大出血死亡,3例在术后1a内因重症肺部感染死亡,人/肾1a存活率87.10%.结论 2种不同来源的肾脏移植在并发症以及人/肾1a存活率等指标上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优于尸体供肾移植.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前准备充分,配型好,术后并发症少,人/肾存活率高,肾脏来源较为广泛,为肾脏衰竭患者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活体亲属肾移植的效果,对16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受体的术前准备、取肾方式及术后用药、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及随访。16例亲属供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mo-4a无手术并发症及肾功能异常改变。15例受者分别于术后2—4d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5—22d痊愈出院,1例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而切除移植肾。15例随访至今无急性排斥反应及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亲属间活体肾移植3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治疗肾功能衰竭。方法:36例志愿手术者中,直系血缘亲属(母子)2例;姊妹兄弟3例;夫妻1例;旁系三代以内血缘亲属30例。HLA全配1例,HLA单倍体相同29例,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4例,HLA完全错配者2例。经气管插管麻醉下手术切取一侧肾脏,7例取供者右肾,29例取左肾,同期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受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所有供者术后15天内出院,随访21-1个月,血压及肌酐尿素氮正常,留存肾多谱勒血流指数正常。所有受者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及严重感染性并发症,术后2例发生尿瘘,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术后6月发生移植肾输尿管坏死狭窄,经手术治疗痊愈。1例术后22天发生移植肾动脉血栓栓塞,急诊手术取栓,因栓塞范围超过移植肾80%,不得已切除植肾。结论:术前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成功的保证;与同期尸肾移植比较,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组织配型明确,供肾缺血时问短,排斥反应发生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小,移植肾预期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式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式选择的策略及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119例亲属供肾切取的4种术式:(1)经腹部开放手术22例;(2)经腹膜后隙腹腔镜下切肾21例;(3)经腹手助式腹腔镜下切肾13例;(4)经腰部腹膜后隙开放手术切肾63例.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手取肾的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供肾动静脉长度、供肾移植后3 d内血肌酐的下降速度、供者术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供者术后并发症.结果 开放手术比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短(P=0.0033)、供肾热缺血时间短(P=0.0001);供者术后住院时间长(P=0.0000) 住院费用多(P=0.0000);受者术后3 d血肌酐下降速度快(P=0.0001);供肾血管长(左P=0.0000,右P=0.0001).并发症:腔镜组:皮下气肿1例、DGF2例、术中腰静脉大出血改开放手术2例,开放组术后继发肾上腺大出血再手术1例.两组无移植肾丢失及供者生存意外发生.结论 开放手术与腔镜手术切取活体供肾均是安全的术式.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式的选择应根据供者肾脏血管的形态、供者体形、术侧、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综合决定.开放手术取肾稳妥、快捷;腔镜手术取肾损伤小,恢复快,供肾血管短、移植早期血肌苷下降速度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22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其中血缘亲属活体供肾21例,夫妻间供肾1例.14例采取开放式手术取肾,8例经腹腔镜取肾.术后应用CSA/FK506,MMF,Pred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无延迟肾功能发生.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基波尼松龙冲击治疗,全部逆转.术后随访1个月至半年,所有供者肾功能正常.结论 术前应全面评估供者的情况,取肾应采取术者最熟炼的方法 ,早期免疫制剂的用量与尸体肾移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亲属活体供肾的优点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尿毒症12例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其中男性受体7例,女性受体5例,年龄19~39岁,平均32岁;男性供体8例,女性供体4例,年龄43~63岁,平均55岁。结果:12例供体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中12例受体均于恢复血供后1m in内排尿,术后3天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随访6~18个月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亲属活体供肾优点明显,对缓解肾源的紧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CSRKT)备案登记的943例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数据。按照供者的年龄不同分成≥60岁,50~59岁,40~49岁,30~39岁,30岁5组,比较受者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及人/肾存活率情况。结果 5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肺部感染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的血肌酐(Scr)及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及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