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阿替普酶溶栓后是否发生END将其分为恶化组(n=23)和对照组(n=61)。收集两组患者溶栓前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神经功能变化等,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恶化组患者年龄、饮酒比例、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比例、溶栓前随机血糖水平、罪犯血管闭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溶栓前随机血糖升高(≥7.8 mmol/L)以及饮酒史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5岁、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溶栓前随机血糖升高(≥7.8 mmol/L)以及饮酒史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聂德云  熊涛  李强  朱灿敏 《骨科》2015,34(3):338
目的观察溶栓时间窗后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为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均在发病6~8 h后行阿替普酶选择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24例,未接受动脉溶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比较两组30 d预后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受益患者11例,治疗后症状改善7例,神经功能评定好转;溶栓后出血5例,其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30 d后预后良好,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45±2.16)分;对照组出现梗死后出血转化8例,死亡2例,其余患者30 dNIHSS评分(15.48±3.92)分。治疗组30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如果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密度病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诊治的166例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患者展开此次研究,随机(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83例。对照组行脱水、降脂、阿替普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阿加曲班静脉抗凝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2周、4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NIHSS、m Rs评分明显较低(P<0.05);治疗2周、4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FMA评分明显较高(P<0.05);在干预过程中,两组均未见皮肤出血、脑出血、恶心呕吐、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阿加曲班静脉抗凝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在2006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用阿替普酶治疗的23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生的单侧DVT,年龄小于75岁,且发病时间在21 d之内。结果 DVT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良好,有17例(73.9%)获临床痊愈,6例(26.1%)获临床好转。泵入阿替普酶时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以输液针眼出血和牙龈出血为主,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内脏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17例(73.9%)恢复正常,5例(21.7%)出现DVT后综合征,1例死于心梗。结论应用阿替普酶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对于病程在2周以上者也能获得临床好转的疗效;采用3 d间断静脉给药法治疗DVT,虽然常有出血不良事件发生,但对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PA)给药方法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8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静脉快速滴注 rPA 溶栓组85例,24 h 静脉泵入维持 rPA 溶栓组102例。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健患肢大、小腿消肿效果,溶栓效果,溶栓效率及溶栓期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健患肢大、小腿消肿及溶栓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24 h 静脉泵入组患者溶栓时间[(4.76±1.56)d]少于静脉快速滴注组溶栓时间[(6.56±0.83)d],即24 h静脉泵入组溶栓效率高于静脉快速滴注组患者(P <0.05);24 h 静脉泵入组患者溶栓期间并发症发生率(3.9%)明显少于静脉快速滴注组(17.6%)(P <0.05)。结论rPA 为治疗 ADVT 疗效好、起效迅速的溶栓药物,经静脉溶栓效果好,但24 h 静脉泵入较静脉快速滴注起效更为迅速,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治疗困难.置管溶栓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尿激酶是常用的溶栓药物,但出血等并发症较多.瑞替普酶临床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也有用于外周血管阻塞病的报道,显示很好的临床疗效.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对2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瑞替普酶导管溶栓治疗,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代理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及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选取4例符合溶栓指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8名患者的代理决策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溶栓决策主题:决策风险感知(身体功能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决策压力感知,决策支...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所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长宜  何芳 《护理学杂志》2011,26(17):43-4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发病6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发生溶栓并发症的2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24例患者住院治疗3~29 d,平均16.5 d。1例脑出血患者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加强溶栓治疗期间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单慧勇 《中国科学美容》2011,(24):163-163,16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意义.方法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各种治疗措施和预后.结果 经过早期正规的治疗可显著降低转送途中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与转送十分重要,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与转送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正规的早期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内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运用对意外脱管和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按时间段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520例分为观察组338例和对照组1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于患者解除人工气道或转出ICU时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意外脱管率、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  相似文献   

1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愤怒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愤怒倾向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以4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发病后5~10 d应用特质愤怒量表(TAS)进行愤怒评估.记录患者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社会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卒中后愤怒倾向(PSAP)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72例(14.9%)患者存在PSAP.PSAP组和非PSAP组的卒中前T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卒中后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SAP组和非PSAP组的糖尿病、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既往卒中、入院时NIHSS得分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SAP与既往卒中和NIHSS评分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 PSAP是卒中后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改变,并且NIHSS评分和既往卒中与PSAP密切相关,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6例脑梗死患者术前行充分的评估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做好留置溶栓导管的护理。结果闭塞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动脉溶栓具有创伤小、溶栓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例脑梗死患者术前行充分的评估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做好留置溶栓导管的护理。结果闭塞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动脉溶栓具有创伤小、溶栓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前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时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静脉溶栓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患者治疗的临床流程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并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流程管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到治疗的时间(DNT)、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DNT、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χ~2=4.29,P=0.03。观察组治疗后2、4、6、8周时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73.33%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静脉溶栓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流程管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32例均顺利完成介入溶栓治疗,良好23例(72%)。9例患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障碍,肢体肌力<Ⅲ级。结论积极有效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SICH)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行rt-PA溶栓治疗14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分为SICH组(n=18,发生SICH)和non-SICH组(n=...  相似文献   

18.
对3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理、患肢、吞咽、语言等方面的康复护理。结果治愈31例.显著进步7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示结合中青年脑卒中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身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建立健康信念与行为,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爱玲 《护理学杂志》2005,20(11):24-26
对3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加强心理、患肢、吞咽、语言等方面的康复护理。结果治愈31例,显著进步7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提示结合中青年脑卒中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身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建立健康信念与行为,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尹瑞娟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81-582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收住急诊病房35例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结果:患者存在焦虑情绪的30例,护理人员发现的血压下降5例,心律失常3例,室颤1例,出血1例,均被护理人员发现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均抢救成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术后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发症的观察、抢救及护理,对患者病情的转归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