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皮药物起源于中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透皮药物起源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儿童医院(266011)张仲源主题词:透皮给药药物起源中国中医内病外治的主要方法是用中药制成不同的药物剂型,通过外敷法达到治疗内在疾病的目的。中医称之为外治药物;现代药剂学称之为透皮给药系统(简称TDS)或透皮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病外治,透皮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病外治这一既古老又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课题之一。1中西医内病外治的比较中医内病外治以膏药为代表,西医以TTS(透皮治疗系统)为代表,比较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医优于中医的主要是在透皮吸收上,利用西医之长,必将有利于中医内病外治事业的发展。2增强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药物透皮吸收途经有二:一是表皮途径,主要是要透过角质层;二是附属器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汗腺的开口透入.除离子导入法主要是经附属器途径外,其它大部是经表皮途传。透皮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芳香中药在疾病外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治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内病外治是中医的治疗特色之一。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研究均发现芳香中药在疾病外治中效果显著,中药具有可透皮吸收的特点,芳香中药对药物的透皮吸收可起到促渗的作用,芳香中药外用治疗疾病方法种类多样。作者对芳香中药外用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与总结以中药方剂内治法治疗硬皮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硬皮病的中医治疗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提取中医诊断、治法、方药等信息,标准化处理后,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69篇文献,纳入101则有效医案,分析医案中的常用药物与药对出现的频次,以及常用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得到16个由3~5味药物组成的核心组合及8个新方。结论:目前中医辨治硬皮病常用黄芪、当归、桂枝等温补药及鸡血藤、丹参等活血药,组方加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为临床治疗、遣方用药及新药研发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药经皮给药属于中医外治研究范畴,药物有效透过皮肤屏障进入体内产生作用是中药经皮给药及中医外治产生效用的关键环节。中药经皮给药可分为被动、主动两种途径,促透方法可从药物特性、理化促透等几方面考虑,这几方面存在交叉。随着医学基础研究、制剂技术的进步,理化促透技术的发展,中药经皮给药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中药经皮给药新剂型、促透方法不断进步,中药经皮给药未来发展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6.
陈修园尊《内经》、《难经》、仲圣等书,力纠时人用药弊端,涉及药物约40种。强调上品补益,不宜治急病、大病,认为时人用药弊端主要是对药物功效的认识偏颇,同时涉及药物炮制欠妥及药物用量失当等诸多问题。陈氏以中医思维与理论解释药物功效,必“透发出所以然之妙”。  相似文献   

7.
中医外治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进行阐述,提出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中医外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类、药物外治法的剂型、促透方法;对近30 a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段;展望中医外治的未来并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8.
外治法是中医的特殊技法之一,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从广义来讲,针灸、推拿均属外治的方法,但现在则专指用药物进行外治。外治方法在中医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应用最多,但古代在内科、儿科、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亦非少见。其共同特点是,在人体外在、外向或浅表部位用药,或敷或熏或洗,药物通过皮肤渗透或黏膜吸收而发挥作用。外治法在多数情况下是用以治疗外表浅在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可属"臌胀""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效验等特点,主要包括中药灌肠、敷脐疗法、穴位敷贴、针灸疗法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治法同内治法一样,八纲辨证,遣方用药,透皮给药系统亦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透皮吸收除具有消除药物浓度峰谷现象等优点,还可避免胃肠道刺激、肝脏"首关效应"等特点。外治法有单药,亦有复方,主要治则为攻下逐水、理气活血、温阳等。虚证常用黄芪、附子、肉桂等益气温阳之药;实证多为大黄、水蛭、莱菔子、芒硝等理气活血之药;攻逐水饮常用商路、甘遂、牵牛子等逐水药物;辛香类药物如冰片、麝香、远志、花椒、葱姜等药物,有促进药物透皮作用,根据中药引经药的属性,常被运用于外治方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临床治疗硬皮病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方法收集整理近30年经临床验证治疗硬皮病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复方133首,分析中医治疗硬皮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在133首复方所涉及的313种中药中,当归、黄芪、桂枝等22味中药治疗硬皮病使用频率较高。结论目前中医治疗硬皮病以活血化瘀、温阳散寒、健脾益气为主要治则,所用的药物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温阳药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inoMed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并证实对于痔术后并发症有确切疗效的文献。使用Excel 2016版进行药物频次及功效统计分析,应用R studio 4.2.1软件分析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的关联规则,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使用TCMSP数据库整理高频药物靶点及有效成分,在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检索术后疼痛疾病靶点,然后将药物与靶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外治方总计186首,176味中药。用药频次前5的中药依次为黄柏、苦参、大黄、蒲公英、五倍子。痔术后常用外治药物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药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肺、胃、脾、大肠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涩为主,使用频次≥20次的有30味中药,可聚类为5类。高频药物组有效活性成分73个,药物作用靶点225个,疾病作用靶...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浴是一种以适宜浓度和温度的中药溶液,通过透皮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体内,达到治疗、保健及美容等效果的外治方法^[1]。西医认为天疱疮归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由于水疱破裂而继发感染^[2],治疗首选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予抗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药透皮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东睿  李丹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33-1134
透皮给药系统 ( Transderm 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经皮肤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 TTS系统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 ,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次数 ,给药方便。在国际药物研究中 ,继口服液、注射液之后 ,透皮吸收制剂已成为制剂研究的热门话题。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就重视“内病外治”的应用 ,并在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疾病中积累了一些疗效卓著的外治方法和方药 [1 ] 。如用白芥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郭刚教授治疗局灶性硬皮病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局灶性硬皮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其治疗局灶性硬皮病336例病历资料,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药物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和核心组合等。结果:筛选其治疗局灶性硬皮病的处方289首,使用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有54味药,总结出最常用的药物组合为桑叶、积雪草、茯苓、半夏等,进而演化出3味药的核心组合12个,形成新处方6个。结论:郭刚教授治疗局灶性硬皮病经验丰富,巧妙应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之法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应用中草药进行药物直流离子导人在临床上已十分普及,药物的有效成分是一些带电荷的离子、离子团或极性分子,它们能通过皮肤上的汗腺管、毛孔、细胞间隙进人体内,在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度状态,以达到治疗作用,即经皮透释。传统的经皮透释系统药物主要靠被动透释规律透入皮肤,但许多离子化药物对角层渗透性差,尤其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为较大的极性分于团,它们不能用被动扩散的方法穿透皮肤,而只能通过外能源以提高其经皮迁移率.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法就是借助电流的作用将离子或离子团导入体内。一般认为电流除了作用外能源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近现代中医外治方药治疗骨痹病的药物组成特点,探讨并归纳其方药特点与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现代医家论治骨痹的医案、方书、骨伤专著及核心学术期刊等为收集对象,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的方法对上述文献进行查录,对近现代文献中查录的170首骨痹病外治方药的组成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骨痹病外治方药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的应用最为常见;其中以草乌、川乌、当归、细辛、独活、红花、没药、乳香、威灵仙、透骨草等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对常用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8个药物组方及常用药对。结论:通过对近现代骨痹病外治方药药物组织及组方规律的研究与分析,佐证了近现代医家对骨痹病本质(虚、邪、瘀)的认识,从而在本病的治法治则和外治方药的组方用药规律上分别体现了相应的特点,对骨痹病外治方药的现代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系统性硬皮病病因不明,西医疗效欠佳,本文通过一则典型病案,介绍其治疗方法及用药特点,从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其中不但侵犯皮肤,亦累及内脏多器官系统者为系统性硬皮病[1].对于系统性硬皮病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纤维化药物、免疫抑制剂、血管活性药物、维A酸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伊马替尼及光疗等[2].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传统经络穴位理论入手,总结经穴位给药的研究应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比较分析穴位敷贴透皮给药、穴位注射给药、穴位离子导入法给药、穴位埋线给药在实验及临床应用中的异同,结合中医理论,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经穴内病外治。结果:提高药物的经穴透皮治疗作用,要充分考虑不同的经络穴位因素、主成分性质因素、物理辅助技术因素等的复合作用,综合运用物理辅助经穴位透皮给药,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结论:经穴位给药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充分发挥中药内病外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答:中药外治的主要途径是经皮肤渗透吸收,透皮吸收的多少,直接影响外治的疗效。归纳现有资料,以下几种方法可提高皮肤对药物透皮吸收的效率。用膏药贴封以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传统的黑膏药以及经过改进的硬膏剂,如人们熟知的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用膏药贴封,局部形成了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封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由5~15%增至  相似文献   

20.
介绍李东海教授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经验。李东海教授认为硬皮病的病机关键是寒湿内伏、脏腑虚损、痰瘀胶着互结,治疗宜透散伏邪、补益虚损、消除痹阻。临证有升散、发汗、散寒、透表、清上、逐风等诸法透散伏邪,补肺、健脾、益肾、固精诸法补益虚损,行气、活血、祛瘀、通络诸法消除痹阻。透散伏邪常用葛根升散,麻黄发汗,附子散寒,香薷透表,升麻清上,荆芥逐风等时时透邪为要,补益虚损早期注重补肺健脾,后期注重益肾固精,酌加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品,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