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丙诺啡不同剂量在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锐  钱卫  潘灵辉  黎阳 《广西医学》2001,23(4):772-773
目的:观察三级不同剂的丁丙诺啡在胸部肿瘤开胸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55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0);丁丙诺啡0.6mg; Ⅱ组(n=18)丁丙诺啡0.9mg;Ⅲ组(n=17):丁丙诺啡1.2mg;三组均加0.165=0.20%布比卡因150ml。采用美国雅培PCA止痛泵、给药模式为:负荷量+持续量+CA,具体为负荷量4ml,持续量1.5-2.0mg/h,PCA量1.5-2.0ml/次,结果:Ⅱ、Ⅲ组优于Ⅰ组,但并发症多,结论:提示丁丙诺啡的浓度在4μg-6μg/ml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辅用小剂量丁丙诺啡硬膜外腔单次注入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成PCIA+丁丙诺啡组(Ⅰ组)和PCIA组(Ⅱ组)。Ⅰ组(n=40),手术结束前10min从硬膜外导管注入丁丙诺啡0.075mg,手术结束后立即接PCIA泵。Ⅱ组(n=40),手术结束后立即接PCIA泵。镇痛药液及PCIA设定同Ⅰ组。对各组术后4、8、12和24h镇痛、镇静效果进行评定,记录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病人VAS评分满意率(92%)明显高于Ⅱ组(54%),Ⅰ组病人术后4、8和12h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PCIA按键次数及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Ⅱ组(P<0.01);Ⅰ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两组病人均无过度镇静,无头晕、头痛、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结论芬太尼PCIA辅用硬膜外腔单次注入小剂量丁丙诺啡术后镇痛比单纯芬太尼PCIA效果更确切,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后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丁丙诺啡和曲马多配伍用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丁丙诺啡和曲马多两种长效镇痛药物联合用药不同配伍的PCIA药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方法 :使用PCIA的病人 12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各 4 0例。药液配伍分别为 :Ⅰ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4 0 0mg,氟哌利多 2 .5mg。Ⅱ组丁丙诺啡 0 .9mg ,曲马多 4 0 0mg ,氟哌利多 2 .5mg。Ⅲ组丁丙诺啡 0 .6mg ,曲马多 6 0 0mg ,氟哌利多 2 .5mg。三组病人药液中均加入生理盐水至总量为 6 0ml的复合液。PCA设置 :负荷剂量 3ml,单次剂量 1ml,连续背景输注给药 0 .0 10~ 0 .0 15ml/ (kg·h) ,锁定时间 10min。观察术后 4、8、16、2 4、4 8h的BP、HR、RR、SpO2 、镇静、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瘙痒、镇痛效果评分及药物用量。结果 :三组病人镇痛效果均满意 (P >0 .0 5 ) ,均无过度镇静和明显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眩晕、出汗等不良反应Ⅰ组比Ⅱ组和Ⅲ组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三组不同配伍的药液用于术后PCIA效果满意。Ⅰ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是临床应用PCIA首选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4.
格拉司琼预防术中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为 2 0 %~ 30 %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PCA)更增加了其发生率。氟哌利多是用于治疗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常用药物 ,但由于椎体外系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适。盐酸格拉司琼作为一种新的 5 -羟色胺 ( 5 -HT3 )受体阻断药 ,对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本文旨在观察二种药物在围术期对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选择 2 0 0 3年 9— 12月 5 2例ASAⅠ~Ⅱ级行子宫全切术患者 ,年龄 38~ 6 7岁 ,全部施行硬膜外麻醉 ,随机分为盐酸格拉司琼组 (G组 ) 30例和氟哌利多组 (…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丁丙诺啡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LCP模式丁丙诺啡的最低有效止痛浓度。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效果优的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六组,以0.2%布比卡因100ml+5mg氟哌利多为基础液,除第Ⅵ组单纯用0.2%布比卡因外,其余加麻醉性镇痛药,Ⅰ-Ⅳ组丁丙诺啡分别为0.1mg、0.15mg、0.225mg、0.3mg,Ⅴ组为吗啡5mg。对比其48小时用药量、手控次数、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用药量和手控次数Ⅱ-Ⅴ组无差异(P〉0.  相似文献   

6.
李素臻 《中原医刊》2006,33(5):26-26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吗啡与丁丙诺啡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 IA)的效果与不良反应,证明丁丙诺啡用于术后PC I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32~74岁,体重46~78kg的40例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吗啡镇痛组(M组),选用吗啡60~80mg 格拉司琼6mg 生理盐水至100m l镇痛液;丁丙诺啡镇痛组(D组),选用丁丙诺啡1.2~1.5mg 格拉司琼6mg 生理盐水至100m l镇痛液,每组20例。于术毕患者清醒后离开手术室前将止痛泵连接于周围静脉,予以50μg芬太尼负荷量后,随即开启PC IA泵。一次性镇痛泵注药模式为负荷量 持续剂量2m l/h 单次剂量0.5m l/h。随机双盲半小时后首次及以后6h/次至术后第3d,分别观察两组术后的镇痛、镇静情况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均达到满意。但综合镇痛质量D组优于M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生率D组(1例,5%)明显低于M组(5例,2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D组(1例,5%)明显低于M组(4例,2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静评分(Ram esay)2~4分者D组(19例,95%)明显高于M组(11例,55%)。结论丁丙诺啡在术后病人PC IA上比吗啡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术后病人静脉PC I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CP模式丁丙诺啡的最低有效止痛浓度.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效果优的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六组,以0.2%布比卡因100ml+5mg氟哌利多为基础液,除第Ⅵ组单纯用0.2%布比卡因外,其余加麻醉性镇痛药,Ⅰ~Ⅳ组丁丙诺啡分别为0.1mg、0.15mg、0.225mg、0.3mg,Ⅴ组为吗啡5mg.对比其48小时用药量、手控次数、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用药量和手控次数Ⅱ~Ⅴ组无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镇痛优良率Ⅱ~Ⅴ组无差异,与Ⅰ、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分别为P<0.01、P<0.005).不良反应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Ⅴ组(P<0.005),Ⅴ组与Ⅳ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丁丙诺啡;在上述基础液的条件下,丁丙诺啡的有效止痛浓度以0.0002%为宜.  相似文献   

8.
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尽管减轻了患者手术的痛苦,但术后镇痛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令患者痛苦不堪。因此.我们对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预防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做了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丁丙诺啡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分别在术后予0.003%丁丙诺啡或0.002%芬太尼PCIA。记录PCIA用药量和追加次数、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观察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PCIA各时点用药剂量均大于F组(P值均<0.01),术后48h F组PCIA追加次数显著多于D组(P<0.05)。两组均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后8h及以后的各时间点F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P值均<0.01)。两组Ramsay镇静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各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丙诺啡应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强而持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病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B,n=40)选用0.0012%丁丙诺啡+0.005%氟派利多镇痛药,和对照组(F,n=40)选用0.001 %芬太尼+0.005%氟派利多镇痛药。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两组均满意,但综合镇痛质量B组优于F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低于F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丁丙诺啡用于术后病人PCI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芬太尼咪达唑仑格拉司琼复合液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阴茎成形手术和睾丸下降固定手术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均采用芬太尼15μg/kg和咪达唑它50ug/kg,A组另加盐酸格拉司琼50ug/kg,术后4、12、24、48h观察患儿疼痛、镇痛程度评分;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脉搏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术后呼吸、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咪达唑仑格拉司琼复合液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盐酸格拉司琼有良好的术后抗恶心呕吐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对术后PCIA曲马多镇痛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且接受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病人,ASA 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P组,生理盐水对照组:M组,胃复安组;G组,格拉司琼组.观察各组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视觉模氦评分(VAS)、曲马多用量及镇静评分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小时、8小时G组VAS高于P、M组(P<0.05);术后8小时、12小时、24小时,G组的曲马多累计用量高于P、M组(P<0.05).但G组对恶j(七)呕吐的防治作用优于P、M组(P<0.01,P<0.05).三组间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格拉司琼会降低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丁丙诺啡(沙菲)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已非常广泛,尤其是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已有多家报道,但用于静脉自控镇痛(PCIA)尚未见报道,由于丁丙诺啡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剂,随着剂量增加存在不少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本研究以4组等幅递增的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PCIA,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探求一个比较恰当的丁丙诺啡PCIA剂量。  相似文献   

14.
丁丙诺啡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应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丁丙诺啡用于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D组,n=60)和吗啡组(M组,n=20),术后接受PCA治疗。D组又进一步随机分为D1、D2和D3组,每组20例,分别用0.9mg、1.2mg和1.5mg丁丙诺啡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每组均以2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分别于术后30min、6h、12h、18h、24h、36h和48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各组术后VAS评分镇痛的优良率都在85%以上,D2、D3组的镇痛优良率高于M组(P〈0.05或P〈0.01);各组不良反应依药物剂量不同而异,D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M组。结论丁丙诺啡在镇痛治疗上有着很好的作用。0.9mg和1.2 mg丁丙诺啡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证明,地塞米松、格拉司琼单独应用对手术后阿片类药物病人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防治作用[1][2].将格拉司琼、地塞米松两药合用于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芬太尼镇痛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格拉司琼减少手术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格拉司琼对减少手术后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双盲选择87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接受硬膜外芬太尼镇痛。格拉司琼组患者(n=41)在手术后静注格拉司琼3mg,对照组患者(n=46)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在手术后24h内,格拉司琼组患者手术后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3.5%(P〈0.01)。两组手术后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格拉司琼也不影响手术后硬膜外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结论预防性静脉注射格拉司琼是一种减少与硬膜外芬太尼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黎  张建辉  邵勇 《西部医学》2006,18(4):457-458
目的观察盐酸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 IA)的效果及对受此产妇乳汁喂养的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该方法术后镇痛的A SAⅠ、Ⅱ级产科病人20例,选用0.0015%丁丙诺啡 0.004%枢丹镇痛药,用一次性止痛注液泵给药,PC IA模式为负荷剂量 持续剂量2m l/h 单次剂量0.5 m l/h,术毕病人清醒,离开手术室前将止痛泵接于周围静脉并静注芬太尼50μg作为负荷剂量,随即开启PCA泵。由专人配药,专人观察。与随机抽取的20例采用硬膜外镇痛的产妇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所有采用该方法镇痛的产妇均达到满意效果,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发生1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丁丙诺啡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的自控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   

18.
王秀云  聂爱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14-3215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患者80例,ASA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B组术后镇痛药为丁丙诺啡注射液3支(0.3 mg/支),枢星1支(3 mg/支),F组术后镇痛药为芬太尼注射液13支(0.1 mg/支),枢星1支(3 mg/支),采用福尼亚一次性镇痛注液泵给药,容量100 ml,PCIA模式为负荷剂量+持续剂量2 mL/h+单次剂量0.5 ml/h,手术快结束时,将镇痛泵接于上肢静脉开启PCIA,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作为负荷剂量。按双盲原则由专人配药,专人观察与评级。结果:两组患者各时段VAS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种不良反应各组内所占比例均≤5%。结论:丁丙诺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国产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要求术后镇痛的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丁丙诺啡静脉自控镇痛.B组:丁丙诺啡 胃复安静脉自控镇痛.C组:丁丙诺啡 2%利多卡因皮下自控镇痛.D组:丁丙诺啡 2%利多卡因 胃复安皮下自控镇痛.术后6、12、24、48 h进行镇痛、镇静评分.结果:平静状态下术后6、12、24、48 h镇痛效果均基本满意,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两组术后呕吐与B、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 4组收缩压(SBP)较术前均无明显降低.结论:丁丙诺啡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对术后患者镇痛一样有效,尤以加用胃复安后自控镇痛更能给病人提供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盐酸格拉司琼和氟哌利多在小儿静脉自控镇痛(PCA)时的抗恶心呕吐作用。方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治手术息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芬太尼12μg/kg,A组另加盐酸格拉司琼(50μg/kg)和咪唑安定(100μg/kg),B组另加氟哌利多50μg/kg。术后4、12、24、48h观察患儿疼痛、镇静程度评分,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恶心呕吐、锥体外系症状(多汗、肌强直、眼球上翻等)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术后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有3例(10%)患儿出现较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酸格拉司琼由于其强效抗呕吐作用和无锥体外系副作用等优点,用于小儿静脉PCA优于氟哌利多,可安全用于小儿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