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胸腰段后凸畸形影响腰椎诸节段矢状面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脊柱畸形、胸腰段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Scheuermann s病、老年性脊柱后凸、脊柱结核椎体破坏、椎体肿瘤、软骨发育不全等〔1、2〕,除了脊柱本身的因素外,胸腰段后凸畸形可由腹部肿瘤引起〔3〕。脊柱曲度正常时,身体重力线应通过各节段生理弯曲的交界处。胸腰段以上重心位于胸椎的前部,胸腰段后凸畸形所造成的成角的或短弧形后凸畸形使损伤平面以上躯体的重心更趋前移,必将进一步加重后凸畸形〔4〕。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胸腰段后凸畸形的患者不断增多,胸腰段后凸畸形常出现局部不稳定,脊柱支撑功能…  相似文献   

2.
脊柱胸腰段位于胸段脊柱与腰段脊柱的交界处,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当脊柱受到外伤时,胸腰段椎体最容易受损。部分垂直损伤能量较小的患者,脊柱常表现为轻微的压缩骨折,且神经症状常不明显,临床中常忽视足够的医疗干预而逐渐演变为创伤后的后凸畸形。本院2007年5月~2010年8月收治未曾行手术治疗的陈旧性胸腰段椎体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29例,  相似文献   

3.
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脊柱畸形、胸腰段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椎体肿瘤、软骨发育不全等.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成年猪脊柱制作胸腰段后凸畸形模型,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脊柱有着它独特的解剖生理和解剖病理,也就存在独特的诊断和治疗;针对临床上胸腰段脊柱损伤的诊治现状,重新温习和讨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以飧读者. 1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性 脊柱的胸腰段特指的是T10-L2,是相对固定的胸部和相对运动的腰部的连接处,承载着特有的载荷,即易损载荷;具有生理的后凸,在维持脊柱的整个矢状位平衡的同时,容易导致过屈过伸性损伤;前期损伤的存在,如骨折导致的一定程度的胸腰段后凸畸形时,随着后期生理载荷的累积,加之骨质质量的逐渐丢失,后凸畸形容易加剧,脊柱矢状位将失去平衡;胸腰段脊柱的骨折、脱位、畸形和整个脊柱的失平衡无疑将影响胸腰段脊柱容纳的脊髓腰膨大、马尾和神经根重要结构,即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马尾神经,即“神经特区”,控制着下肢、括约肌和性功能;一旦上述三神经结构出现原发损伤或继发损伤必将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陈旧性压缩型骨折继发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纯压缩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临床上常能见到治疗不当的压缩型胸腰段骨折,晚期胸腰段后凸畸形加重,严重者继发脊髓神经损伤。自1999年2月~2002年6月收治了11例继发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陈旧性压缩型骨折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脊髓神经损伤原因、重新认识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稳定性概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早期预防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6.
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侧前路矫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前路矫形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9例胸腰段压缩型骨折患者,受伤时均无脊髓神经症状,经保守治疗并3~29年的病史,均出现胸腰段的后凸加重,并脊髓神经损伤,予全麻下经侧前路行胸腰段椎管减压、后凸矫形、植骨、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未出现切口感染、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亦无植骨块脱落、塌陷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10个月~3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腰背痛缓解,脊髓神经症状有Ⅰ~Ⅱ级的好转。最后随访时胸腰段后凸角(Cobb法)较术前平均改善17.1°。结论侧前方椎管减压、脊柱矫形、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安全、有效,可作为其手术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胸腰段骨折是指发生在T11~L2的脊柱骨折,多由于暴力外伤所致,此处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结合部,是脊柱中最易发生损伤的区域。胸腰段骨折占脊柱骨折的50%左右,占全身骨折的5%~10%,合并神经损伤者约19%[1-3]。近年来,随着胸腰段骨折诊疗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胸腰段骨折分型已不能很好地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笔者就胸腰段骨折的分类系统及其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胸腰段骨折的分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老年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柔韧性(FLEXIBILITY OF KYPHOSIS SECONDARY TO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6例中老年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及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测量局部后凸LKCA角(local kyphosis cobb angle, LKCA)、计算中老年胸腰段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柔韧性。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骨折位置、病程、椎体高度丢失程度、是否合并KUMMELL病、骨折椎体楔形变侧椎间盘退变程度、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和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等数据,连续性数据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非连续性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将与柔韧性相关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因素与柔韧性相关程度。结果 相关性分析及方差分析显示,中老年胸腰段骨折继发后...  相似文献   

9.
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截骨矫形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胸腰段骨折如初期处理不当可致该段脊柱迟发性后凸畸形,从而致患者腰背痛甚至产生神经脊髓受压症状:双下肢麻木、行走不稳、大小便障碍。脊柱后凸畸形较大、症状较重者需行截骨矫形术。经椎弓根椎体或椎间隙截骨可有效地矫正患者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0.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34,自引:13,他引:21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993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15 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1~ 10年 ,平均 6.5年 ,15 8例病人中 12 6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术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后凸畸形矫正满意 ,脊柱高度恢复 ,无松动、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安全可靠 ,对脊髓减压充分彻底 ,可矫正畸形 ,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恢复脊柱生理曲线。  相似文献   

11.
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正创伤后胸腰段后凸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胸腰椎骨折发生率也随之上升.由于早期处理不当,往往导致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胸腰椎骨折后引起后凸畸形不仅破坏脊柱矢状面的平衡,进一步发展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对27例误诊误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入院后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后凸畸形,完善检查后均采用前路钉-棒加钛笼植骨术式予以矫正。结果术后随访1~3年,后凸畸形矫正较理想,植骨全部融合,腰背疼痛消失,疗效满意。结论注重脊柱胸腰段骨折后稳定程度判断和早期及时正确治疗,是减少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误诊误治及预防后凸畸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儿童椎管内肿瘤在行多节段全椎板切除术后可继发脊柱畸形,如颈椎反曲等,但发生于胸腰段严重畸形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儿童椎管内外肿瘤术后脊柱胸腰段重度侧后凸畸形并继发性楔形椎的诊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段脊柱活动度大,解剖结构又不如下腰椎坚强,决定了该段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之一,占所有脊柱骨折的30%~60%。Whitesides指出脊柱的稳定指的是能够承受压力而不会发生进行性的畸形及神经损害,根据这个定义所有的胸腰段骨折均为不稳定的。引。因此胸腰段脊柱发生骨折后需通过早期坚强的内固定为其愈合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在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研究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27例的临床资料,均有脊髓损伤,括约肌功能障碍14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15例既往有手术史。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17个月(6~48个月)。术后即刻后凸Cobb角平均15°(4°~26°),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为18°(7°~27°)。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69.5%。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3例,B级15例,C级6例,D级3例;术后为:A级2例,B级7例,C级15例,D级3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患者,6例评分由术前10分改善为2分,1例由10分改善为4分。结论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有效措施,术后矫形效果佳,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无脊髓神经损伤的单纯压缩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临床上常能见到治疗不当的压缩型胸腰段骨折 ,晚期胸腰段后凸畸形加重 ,严重者继发脊髓神经损伤。自 1 999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收治了 1 1例继发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陈旧性压缩型骨折患者 ,通过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脊髓神经损伤原因、重新认识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稳定性概念 ,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早期预防处理意见。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例 ,男 9例 ,女 2例。受伤时年龄为 1 9~ 4 8岁 ,平均 36 2岁。损伤原因 :高度坠落伤 8例 ,重物砸伤 2例 ,…  相似文献   

17.
侧前路减压、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侧前路减压与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侧前路减压及髂骨、肋骨、钛网植骨加Z—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经平均13个月随访,术后脊柱序列及生理曲度恢复正常,椎管无占位,植骨融合良好,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发生,无钢板、螺丝钉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侧前路手术可一期实现椎管前方减压.且直接、彻底,使神经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Z—plate、Kaneda内固定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可以对椎体间支撑和对植骨加压,促进植骨融合,适合于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脊柱稳定性重建和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F脊柱内固定系统、GSS、RSS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其中T10骨折2例,T11骨折3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0例,L2骨折4例。术前术后分别测量病变椎体高度,Cobb角,CT片测量椎体占位情况,评价临床效果及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有效率为85%,术后脊椎序列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3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稳定,无继发后凸畸形发生。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能有效恢复脊柱序列,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管容积,对神经功能恢复有效,能预防后期出现腰痛,椎体高度丢失及继发后凸畸形加重。  相似文献   

19.
Antares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Antares前路脊柱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其生物力学特性、设计上的革新性以及操作中的便易性.方法2003年1月~2003年8月,对3例胸腰段骨折行前路减压、植骨及Antares系统内固定手术,其中2例患者伴有神经损伤.术前胸腰段后凸畸形平均为22.7°.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13个月.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一级以上恢复.后凸畸形矫正率为64%,矫正丢失率平均仅为1.3°,随访时植骨块均已融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Antares脊柱系统是一套用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较理想的前路内固定系统,其结构强硬,操作简便灵活,在设计上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胸腰段(T11~L2)脊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而使其容易发生损伤:①胸椎较为固定,胸腰段成为活动的腰椎与固定的胸椎之间的转折点,躯干活动应力集中于此。②胸椎生理后凸,腰椎生理前凸,胸腰段为两曲度的衔接点,肩背负重的应力集中部位。③关节突关节面的朝向在胸腰段移行。以上3个特点构成胸腰段脊柱损伤发生率高的内在因素。此外,胸腰段为脊髓腰膨大部位,椎管相对容积较小,骨折多伴发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并导致截瘫、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对胸腰段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TLF)的分型及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下面就其分型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