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品管圈手法来降低急救中心药房调剂内差的数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造成急救中心药房调剂内差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活动效果。结果:通过7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急救中心药房调剂内差件数由原先的50.3件/周下降到18.7件/周,进步率达62.8%,同时也提高了圈员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急救中心药房药品调配内差件数,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能持续提高急救中心药房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品管圈模式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率,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对收集的药品破损记录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柏拉图、鱼骨图等方法确定要因,制定改善对策并严格实施,评价成果并进行对策标准化。结果:通过落实7项改善对策,药品破损率由原来的1.399‰降低至0.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87,P < 0.001),进步率达到50.11%;圈员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提升,以QCC手法运用、决策执行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提升最为明显。结论:品管圈模式对于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率,提高静脉成品输液质量效果明显,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药剂科药学人员中试行品管圈活动,探索在大型综合医院药房精细管理效果分析。方法:将品管圈培训训练模式引入科室的质量管理中,在此基础上,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后住院药房医嘱调配差错的件数由活动前的每月30.66件降低到活动后的每月15.83件,目标达成率为90.48%,进步率达到53.45%。圈员的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效率、凝聚力、工作积极性、品管手法均有一定的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药剂科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发药差错,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升了药房精细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与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及评价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的调配核对管理、使用环节管理及信息管理等措施,指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在使用上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优良流程及信息化乃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实施有效管理的条件,而人的主动性措施则为基本保障.结论:人的主动性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措施乃是安全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配置中心(PIVAS)成品输液配置过程中的漏费金额占比,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品管圈和PDCA循环法对2020年1月—6月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PIVAS的成品输液结算漏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漏费原因,拟定有效对策,最终降低输液结算漏费占比.结果:本次品管圈活动,有形及无形成果均较显著,输液结算漏费金额由2020年1月份的2854.9元降低到了6月份的721.59元,而漏费占比也从0.2%降低到了0.04%,目标达标率为107%.结论:品管圈方法切实可行,制定的措施有效,显著降低了PIVAS成品输液结算漏费占比,并对PIVAS药品调配的规范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3,34(11):1563-1565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持续发展和药师价值体现提供参考。方法:从药品质量管理、职业素质提升、药学服务延伸三个方面,对我院品管圈的开展和成果进行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药品损耗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不合理医嘱干预成功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肠外营养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八项目标全部完成。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PIVAS药学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门诊药房管理品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降低药品调剂内差件数.方法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C)活动,对调剂内差原因进行分析、筛选,找出导致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结果 每周内差从22.6件降至9.25件,进步率达59.07%.结论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提高了药事服务质量,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差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9月-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情况,与2015年9月-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期)间配置工作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冲配错误、放归错误、配送错误是常见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差错种类,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对提高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苗鸿颖  黄晓静 《职业与健康》2013,(22):3043-3046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医院静脉调配中心不合理处方,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选取该院静脉调配中心2012年1—8月的静脉用药医嘱共计527189张,根据药品法定说明书和相关药典知识审核医嘱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发现不合理处方409张,不合格率为0.078%。不合理用药有配伍禁忌9.54%、超剂量用药(13.20%)、溶媒错误(24.45%)、药物浓度错误(37.65%)、用药频次错误(8.31%)、给药途径错误(1.22%)、医生笔误(5.62%)。结论审核处方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整个工作的核心部分,通过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修改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贾丽君 《现代养生》2022,(22):1990-199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效果。方法 于2020年4月1-30日在医院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中行品管圈活动,对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措施,对品管圈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开展活动后,中药房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工作环境各维度管理质量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升高,并且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开展活动前,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内差件数从96件/周下降至27件/周,下降幅度为71.88%,超出活动设置的目标值。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各方面能力较活动前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小包装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率,提升中药房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述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在胃肠外营养(PN)临床安全用药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在PN实施过程中,从设备环境及专业优势方面阐述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作用. 结果: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从设备环境与配置、药师审方、药学质量监控、药学咨询及药品管理等多环节的支持上,体现出在PN安全用药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结论: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多重支持为病人安全、高质量的PN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7,(10):1420-142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药剂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品管圈"方法引入药剂科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在各调剂药房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改善药剂质量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药房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药剂质量管理情况。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门诊药房平均每周调剂差错件数分别为21.75件,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平均每周调剂差错件数为8.85件,明显低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下降了59.3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调剂药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能力评分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剂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管理办法效果较好,降低了调剂药房药剂调剂差错的件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升了调剂药房药师的工作能力,是改善医院药剂科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嘱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引入品质管理概念,运用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执行、确认和处置,完成PDCA循环.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数,提升药学服务内涵,有利于药学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排药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优化期间的静脉药物配置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产生差错的原因,提出合适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实行,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排药调配出现差错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并适当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提高配置中心药物调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S在社康中心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医院9家社康中心进行5S知识培训、现场辅导等,对比分析药品实施5S管理前后药房、药库环境变化,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药品盘点人数,调配内差率等。结果社康中心推行5S管理活动以来,高峰期患者取药时间由15. 13 min缩短至6. 35 min,盘点药品时间由6. 88 h缩短至4. 19 h,盘点药品人数由12人降至8人,调配内差率由63件/周降至25件/周,药房、药库的环境明显改善。结论 5S应用于社康中心药品管理后,药房、药库的环境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药品管理安全风险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同时,通过5S管理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社康中心的团队凝聚力和工作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将某院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前后,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0.0%及75.0%,实施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00.0%及98.0%,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后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管理体系前(P<0.05).结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具有集约化、高责任心、流程化及高抗风险性管理的特点,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输液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处方及改善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溶媒用量、给药次数及间隔时间、用药剂量、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等。结论药师通过对临床医嘱审核及干预,静脉用药医嘱得到了有效规范,PIVAS的建立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提供了技术平台,对药品调配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敷料24小时内更换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儿科"品管圈"组织,运用PDCA循环,针对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24内更换敷料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敷料24小时内更换率从62%降至33%,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敷料24小时内更换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降低基数药品管理缺陷率.方法 品管圈活动.结果 基数药品管理缺陷率由活动前的30.04%降低到活动后的13.49%,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 运用QC理论和方法,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改进,可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降低基数药品管理缺陷率,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定肠外营养液医嘱审核目录,规范审核标准,使审方达到同质化、标准化。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权威指南等专业资料,结合处方点评、不合理医嘱记录的内容,编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审方规范化目录》,规范审核标准,并对实施前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新生儿肠外营养液审方规范化目录》的编订统一了药师审方的标准,规范了药师对营养液的审方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合理用药水平。结论:根据医嘱类型、药品种类等实际情况,编订适合的审方规范化目录,能显著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审核的同质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