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临床研究中高血压的增高与失眠有着极大的关系,阻碍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睡眠.当前的医学研究发现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关系很密切,高血压患者如果因为睡眠不够,其血压就会增高,同时患者的心率也会不断加快,所以确保患者有个良好的睡眠,对于稳定其血压有极大的帮助.在医学研究中,针对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治疗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导致医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患者诉求的重要性,研究也发现患者过多的失眠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增加有很大的危险.文章就重点对失眠合并高血压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并对中医用药的干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大同市30岁以上人群血压及高血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之一,亦是导致其它一些较严重疾病如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过高、长期维持正常稳定的血压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是致关重要的.通过实施对高血压病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2,3].30 a以上人群是我市城镇居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4].本文对我市城镇居民30 a以上人群血压及高血压病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食疗方法可以帮助高血压失眠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然而,由于个人体质不同,病况不同,效果也不同.饱受失眠困扰的高血压患者,不妨多尝试一些安全的食疗方法,切忌依赖安眠药来助眠. 高血压患者中,有很多是老年人,而大多数老年人多多少少都存在失眠的状况.缺乏充足的睡眠,很可能会导致老年人的血压升高.同时,糟糕的睡眠也会使老年人情绪不佳,糟糕的情绪则会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量表对108例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总得分为(12.30±2.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SBP和高血压分级是患者睡眠质量总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总变异的58.40%。结论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总得分较高,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该类患者的血压分级与控制情况,针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林晓晖 《现代医院》2005,5(7):80-81
目的观察养心安神,调整阴阳对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失眠的疗效。方法10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基础上,加服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剂,观察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睡眠情况。结果调整阴阳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和睡眠。结论养心安神、调整阴阳法用于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睡眠疗效可靠,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量表对108例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总得分为(12.30±2.6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病程、SBP和高血压分级是患者睡眠质量总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其总变异的58.40%。 结论 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总得分较高,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该类患者的血压分级与控制情况,针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病趋势与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基线调查、高血压病报告及专题调查数据,运用SPSS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9年张家港市塘桥镇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其后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下降,2013年患病率降至16.76%。高血压病易患性,男性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易患且随年龄增加逐步增多,高盐饮食、吸烟和饮酒人群易患。另外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结论针对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高血压病,中老年人群易患高血压等现象,提倡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并注意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老年白大衣高血压(WCH)与高血压病及血压正常人群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探讨三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性. 方法设计可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个人情况调查表,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对比3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 WCH中超重、高脂血症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人群(P<0.05),与高血压患者相近,但在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高血压家族史中,WCH与血压正常人群相近(P>0.05).结论 WCH是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因素,治疗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9.
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钟梁 《浙江预防医学》2005,17(10):75-75,F0004
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也明显增多,而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中、青年高血压病有所不同,其中复杂因素是年龄和长期高血压对靶器管的影响,导致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大[1].1997年以来作者用尼群地平与苯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取得临床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及效果评价. [方法]对房山区西潞园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咸食摄入率、参加体育锻炼率及干预前后血清钠、尿钠、血糖、血脂及血压等的变化. [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23.7%,咸食摄入率降低了18.4%,参与体育锻炼率增加了28.9%,血压及部分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变化. [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等慢病的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慢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有效防治高血压病的发病及保持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11.
<正>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失眠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日间精神萎靡不振,影响日间工作质量,进一步增加工作压力,进而导致恶性循环发生。长期失眠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大幅降低,对于多种致病菌的入侵无法实时抵抗,易出现多种疾病。若失眠症状长期无法改善,也会出现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也会出现眩晕、  相似文献   

12.
失眠,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困扰着很多人的生活.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认为睡眠受气血、五脏的影响,人体气血调和、五脏通利,睡眠就会正常.对于早醒后难以入睡或入睡困难的失眠人群,给大家推荐两个方法——揉手、搓脚,或许能帮您拥有好睡眠.  相似文献   

13.
正高海拔地区官兵驻训已经成为西北战区军事训练的常规任务,官兵进驻高原后面临的第一难题就是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调整与适应,其中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官兵的正常工作、训练与生活[1-4]。睡眠质量差容易引起失眠或加重失眠,同时也会导致心身状态紊乱,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抑郁、自杀等极端行为[5-7]。为了全面了解高海拔驻训对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便对不同的睡眠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本研究对高海拔驻训官兵的睡眠质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有益于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缺乏必要的睡眠,可能会引发各种意外事故及疾病。睡眠障碍可加重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等)病情。中年、老年人群最多见的睡眠问题是失眠。我们所说的“失眠”是指①入睡困难;②睡眠觉醒次数多  相似文献   

15.
社区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血压病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仅有36.1%[1],治疗率不足10%[2],因此,防治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延长人群期望寿命的关键[3]。本文通过对湖州地区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调查,为社区开展高血压的健康宣教和进行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1].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燥、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高血压影响工作和生活,高血压又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肌梗塞病人中50%是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人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高血压的危险性在于突然死亡或致残.高血压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睡眠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深沉、甜美的睡眠是每个人所希望拥有的,不过任何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都难免会遇到失眠的现象。精神、创伤、药物、浓茶也可能导致失眠。那么,性生活不和谐不完美是否也会导致失眠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精神疾病患者经常出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达47%,远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报道,精神病人失眠的终身患病率为71%,而正常人为41%。精神病人的睡眠障碍可能是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并发症状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睡眠是维持生命正常活动所必需的一种生理需要,对个体的健康十分重要。睡眠障碍是由于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时序的变化,即失眠、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或睡眠中出现异常的发作性事件,导致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从而明显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十分普遍的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的频率也逐渐增加。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也会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不仅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与转归。因此,满足患者休息与睡眠也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职责。笔者对外科109例患者进行了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影响睡眠的有关因素,制定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均为2002年4~10月入住本科的患者109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23例,并且入院前睡眠基本正常,年龄在30~72岁之间,智力正常,工作、生活环境良好,人际关系稳定,无显著人格障碍。1.2 失眠的诊断标准与分类[1] 诊断标准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