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6,(8):993-994
目的比较CT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已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 1核磁共振检查出总病灶数量明显多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检查的病灶检出率为CT检查的2.7倍。2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的459个病灶中,≤5 mm病灶370个,6~10 mm病灶60个,11~15 mm病灶29个;CT检查检出的170个病灶中,≤5 mm病灶70个,6~10 mm病灶58个,11~15 mm病灶42个;核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发病6小时内进行扫描49例,CT扫描均未见显影,核磁共振扫描发现47例显示小片状或斑点状影像。4核磁共振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平均病灶大小小于CT检查,检查费用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磁共振检查呈小片状或斑点状,T1T2长信号,DWI显著加深,T2FLAIR高信号;CT检查呈低密度小片状或斑点状显影。结论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C T诊断,观察组予以核磁共振诊断,观察两组诊断效果.结果:CT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57.9%(11/19)、50.0%(7/14)、5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应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诊断腔隙性脑梗死61例实施CT与核磁共振,所获得的图像安排2名专业的影像医师及1名神经内科专业医师进行探讨阅片,得出诊断结论.结果:61例患者共发现139个病灶,病灶为单发例11例(11个病灶)(18.03%)、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和磁共振两种检测方式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出情况,包括病灶情况,包括数量、直径、部位、形态等内容。结果:经磁共振检出病灶74个,检出率为100%。CT诊断检出病灶有34个,检出率为45.95%。磁共振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诊断能检出0.2~1.5cm的病灶,而CT诊断仅检出0.5~1.2cm的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磁共振诊断在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率更高,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以小动脉病变为主要发病机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CT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12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后动脉;经枕窗探测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血流速度,观察频谱形态及监听音频变化、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等。结果:120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TCD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异常109例(90.8%),脑动脉硬化112例(93.3%),血流速度正常11例(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T/MRI显示96例(80%)梗死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区和基底节合并放射冠、侧脑室旁等多发梗死灶。结论:患者同时行TCD和CT检测,对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因和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CT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检查符合率和病灶检出率。结果:72例患者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显示均为腔隙性脑梗死,经CT检查显示65例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的检查符合率为100.00%,高于CT检查的90.28%(P<0.05)。72例患者经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显示病灶直径≤5mm有394个,病灶直径>5mm有131个;经CT检查显示病灶直径≤5mm有353个,病灶直径>5mm有116个,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CT检查虽然病灶检出率相近,但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检查符合率更高,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率和减少误诊。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加权CT、MRI纵向驰豫时间、横向驰豫时间和自旋质子密度等检查方法,对腔隙性脑梗死作出诊断。结果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前提下,于2005-2010年的784例疑似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共诊断不同型别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37例。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易于误诊,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检查结果,认真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意义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 T检查,研究组采用M R 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阳性47例,对照组阳性32例,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4.00%高于对照组64....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等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死(LAC)是脑梗死的常见亚型之一,由于临床表现较轻,近期预后较好,因此不太被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远期复发率和死亡率与非LAC几乎相同.由于脑卒中各个亚型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各不相同[1-4],开展LAC的流行病学研究,无论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及发病机制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AC流行病学研究的关键就是其诊断和分型标准的确定,这不仅影响各个LAC的发病率及在各类卒中的比例,更直接影响各项研究资料的可比性.在临床研究中,国外研究偏好于TOAST分型,国内除采用TOAST分型外,也常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的脑血管疾病分型方法[5,6].而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中的LAC诊断和分类则较为繁多.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常用的LAC诊断和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 MRI)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与MRI检查。回顾性地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的检出率(100%)明显高于颅脑CT(27.6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病灶的敏感度明显高于颅脑CT,并能清晰显示病变的特点,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表现。方法 对43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病因:头轻微外伤21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水痘2例,线粒体脑肌病(MELAS),烟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原因不明9例。(2)临床表现:偏瘫41例,失语5例,癫痫10例,突发性耳聋2例。(3)CT:43例患儿发现51处病灶,其中15例患儿发现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区点状或片状钙化,其附近存在类圆形点或片状低密度灶。(4)预后:40例患儿在1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 小儿与成人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不同,预后好。基底节钙化与外伤后急性偏瘫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塞的CT和临床特点,为该病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清华大学医院175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和CT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5;1;以60~79岁病人较多,占73.2%;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区。结论60-79岁的男性应成为放射科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韦盛强  李飞 《现代保健》2008,(36):167-167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深部2~15mm大小的梗灶,是脑深部穿通动脉及分支闭塞后脑组织血供障碍而发生水肿、软化及坏死等一系列变化。好发于基底节、内囊、脑干、放射冠等部位,多与高血压病有关,其起病急缓不一,但预后好,常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CT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11月发现的37例腔隙性脑梗死在CT诊断方面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塞(腔梗,LI)系由持续性高血压引起的脑深穿支动脉硬化闭塞产生的微栓塞,累及的病变血管直径为100um~400um左右,腔隙病灶直径小于20mm。随着人口老龄化及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LI的检出率逐渐增加,目前国内外统计LI占缺血性中风的20%,本文按照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3次修订的诊断要点对120例LI  相似文献   

16.
175例腔隙性脑梗塞的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塞的CT和临床特点,为该病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清华大学医院175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和CT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5∶1;以60~79岁病人较多,占73.2%;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区。结论60~79岁的男性应成为放射科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表现。方法对43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病因:头轻微外伤21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水痘2例,线粒体脑肌病(MELAS),烟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原因不明9例。(2)临床表现:偏瘫41例,失语5例,癫疒间10例,突发性耳聋2例。(3)CT:43例患儿发现51处病灶,其中15例患儿发现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区点状或片状钙化,其附近存在类圆形点或片状低密度灶。(4)预后:40例患儿在1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小儿与成人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不同,预后好。基底节钙化与外伤后急性偏瘫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仲 《现代保健》2011,(32):50-51
目的研究分析非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非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6例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进行分组临床研究,对其危险因素与临床上的表现进行对比,并且对非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做一个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结果非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8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伴有狭窄症状,有房颤史,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比,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的几率要明显偏高(P〈0.01)。但两组的患者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特征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运用Logistic做回归分析时发现糖尿病和男性患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会成为80岁以上患者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非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缓慢,在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随机抽取在本院治疗的8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实施C T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T检查诊断出不同部位病灶共59个,核磁共振诊断...  相似文献   

20.
滕沁  詹芳芳 《中国校医》1996,10(5):375-375
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经CT或MRT检查证实的腔隙性脑梗塞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2岁,每一例均经CT或见RI检查证实有直径在20mm以内的腔隙梗塞灶,其中单发者7例,多发者4例,病灶部位以侧脑室体分最多(5个),其他部位依次为内囊4个,豆状核3个,尾状核1个,基底节1个。本组均急性起病,起病时症状有:偏瘫9例,口齿不清2例,共济失调1例,眩晕1例,头痛头昏1例。反复发作者2例。本组病例中,合并有高血压6例,糖尿病2例,高血脂2例。2讨论腔隙性脑梗塞CT扫描所见为不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