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香港中外出版社出版了《华佗神方》一书,共22卷,301页,落款:“汉·谯县华佗元化撰,唐·华原孙思邈编集。”开卷还有“徐(大椿)序”、“沈(骧)序”,尤其“徐序”似更令人足信。此书销路甚广,不仅港澳,而且国内不少图书馆也纷纷订购,不少读者也怀着好奇的心情急欲看看这部所谓“始得复出于世”的华佗“秘籍”。 果真它是已被湮没一千七百多年的华佗“秘籍”?查阅《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本草纲目》皆载《华佗方》10卷。《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载《华佗药方》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华佗药方》一卷。而这些书,早已佚了。《中国医籍考》云!“《华佗方》,《隋志》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第四版R2 89为方剂学 ,其下位类R2 89.5验方与单方这一类目名称含义不够清晰 ,很容易误导分类 ,造成分类的混乱。这要从中药对方剂的分类来谈起。方剂 ,简称方。方指医方。《隋书·经籍志》载 ,“医方者 ,所以除疾保性命之术者也”。剂 ,古作齐 ,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载 ,“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是根据配伍原则 ,总结临床经验 ,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1 ] 。方剂又可分为经方、验方、单方、偏方等。经方指汉代以前的方剂 ,其说有三。一是后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医家类记载经方 11家 ,即汉以前的…  相似文献   

3.
考《隋书·经籍志》子部·医方类,有医籍二百五十六部,其中有关华佗的著作三种加其他资料计有: 华氏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 一卷 佚 华氏佗枕中灸刺经 一卷 佚 华佗方十卷(宋志作一卷)佚 此外: 华氏阙名集 宋志十卷 佚 华氏佗玄门内照图 崇文总目一卷 存 华氏佗外科方 医藏目录卷阙 佚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 脉经 存 华佗内事梁七录五卷 佚 以上是从中医目录和有关其他古籍中,得知华佗有关的著作迄今早已失传。现在行世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宋史·艺文志》载有“定斋居士《五痔方》一卷”,后世书目均认为《五痔方》系“定斋居士”所著.此书已佚,具体不详.魏岘《魏氏家藏方》中引有部分内容.由《魏氏家藏方》所引《五痔方》序文可知,《五痔方》中所收治疗痔疾的医方源于李用和.李用和之子将其方传于马兴嗣,马兴嗣又转授给魏岘之父魏熊梦.魏熊梦与号“定斋居士”的宋南书法家单炜相识,故魏熊梦所写自序由单炜书写.除《魏氏家藏方》收录之外,明代《秘传外科方》收录有“秘传李防御五痔方”,亦为李用和治疗痔疾的医方,其内容多于《魏氏家藏方》.  相似文献   

5.
《注解伤寒论》书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无已,金·聊摄人,首次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尚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药方论》一卷等著作。成氏注《伤寒论》一书,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多不同,究其原因,或许成氏注本,原来可能只名《伤寒论》,其他冠词及辍语,或系后人所知,故历代著录名称极多。现聊述如下:1 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成无已注《伤寒论》之书名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成无己注《伤寒论》之书名名目繁多,约有以下几种称谓:1 .1 《成无己伤寒论》 《宋史·艺文志》著录:“《成无己伤寒论》一卷。”《文渊阁书目》著录:“《成无己伤寒论》,一部二册。…  相似文献   

6.
儿科方剂成熟较晚。《汉书·艺文志》虽记有《妇人婴儿方》十九卷,但早佚传;唐《千金方》,《外台秘要》始见集有诸家经效的儿科方剂;及唐末宋初时伪托师巫氏所著的《颅囟经》亦专载了一些治疗小儿病的验方、秘方,但也残缺不全,未成系统;直至北宋儿科学家钱乙,所撰《小儿药证直诀》,乃记载了儿科方剂一百二十首(另有附方十五首,据周学海互校本),这些方剂大多为钱氏所制或  相似文献   

7.
<正> 医经经方不是二家是一家章太炎先生说古有“医经”“经方”二家。此说为误解《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列有“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房中”八家,百八十六卷,“神仙”十家,二百五十卷。它是并列的分类,并没有医经经方二家学派的含义,将医经归为一类,经方归为一类,房中神仙又各归一类。这好像今天的图书目录,将医经为一类,伤寒为一类,并不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藏》篇为依据,归类整理并研究了孙氏治疗心系疾病的证治特点;论述了《千金方》心藏篇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有关心系疾病的脉承关系及其不同,阐述了《千金方》心藏篇对后世治疗心系疾病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继承孙思邈《千金方》心藏篇的理论精华和证治特点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1.《名医别录》的产生《名医別录》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题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亦载《名医别录》书名,但未题著者。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载《名医别录》由陶隐居集。宋代王应麟《玉海》仍题陶氏撰。自此以后,言《名医別录》的作者,皆从郑樵之说,题陶弘景撰。但是郑樵在他的《校仇略·书有名亡实不亡  相似文献   

10.
吕晓雪  王育林 《中医学报》2019,34(9):1821-182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9,(9):1821-182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2.
古医籍是指1911年以前的医学文献。现代医学文献的检索,多数通过数据库检索系统,就可以迅速查询获取。而古代医学文献的检索,目前主要还处于手工检索状态。中医图书具有历史悠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版本庞杂等特点。检索中医药图书的主要途径是利用各种图书目录。我国史载最早的综合性书目是西汉·刘向父子的《别录》、《七略》,现存最早书目是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该时期采用六部分类法,即经传、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医书在“方技”略。至晋·毛勖的《中经新簿》以甲、乙、丙、丁四部分类记录书籍,开创了图书四部分…  相似文献   

13.
1 《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汉书》《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黄帝内经》十余卷 ,《外经三十七卷》。”这是迄今现存文献中最早见到《黄帝内经》书名的记载。《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依据西汉末年刘向父子《别录》、《七略》为依据整理而编成的。2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自序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是最早提及《素问》之名的文献记载。3 《黄帝内经》由两部分组成 ,最早记载于《甲乙经》《甲乙…  相似文献   

14.
张志聪医学全书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版本1.1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封内首页写“钱唐张隐庵先生集注黄帝经世素问合编聚锦堂梓行”,有黄帝内经序、宋序,目录(无篇章排号),半页9行,每行20字,左右双边,上下黑线,版心有《素问》、卷次、页码;版框高19.3cm,宽12.8cm,共9卷2函10册。1.2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科院本与故宫本为同一年代的刻本,其版框相同,但内容有不同处,尤以“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明显。经与《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其他版本比较“四气调神…  相似文献   

15.
3 平装丛书或工具书等中的文献序号 作者姓名 文题 (或书名 ) 见 :主编者 书名 卷 (册 )次 出版地 (城市名 )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 如 :1邓铁涛 金元四家 见 :李经纬、程之范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81- 83   2薛己 女科撮要·保胎 见 :盛维忠主编 薛立斋医学全书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62 - 63 4 线装书序号 作者 .《书名》或《书名·篇名》 .卷次 .版本 .出版者 (刊刻者 ) .如 :1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果食》 .卷二十六 .江户医学影摹北宋本 .本刊稿件的参…  相似文献   

16.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以下简称新雕本)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个重要版本.全本仅存20卷(卷1~卷5、卷11~卷15、卷21~卷30).新雕本史籍无载,前无序后无跋,其目录前及卷一首行题日"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版心或题"千金方几",或题"千金几",无刊刻年代及刻工姓名.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著名藏书家兼学者黄丕烈于书肆西山堂偶然发现该本.黄氏初步考证后认为,该本为北宋刻本,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最为接近孙思邈原著面貌.  相似文献   

17.
《本草品汇精要》成于弘治十八年(1505),迄1936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文字部分,431年间未曾付梓,虽然康熙三十九年(1700)王道纯等奉敕增辑续集,仍然藏之大内、罕为人知。《明史艺文志》《国史经籍志》、《明书经籍志》、《续文献通考经籍志》、《钦定续文猷通考经籍考》以及《四库  相似文献   

18.
现存45卷《医学纲目》明刻本,是传世本中最接近楼英原书旧貌的版本,这一版本的发现对于《医学纲目》研究的重大意义,犹如宋版《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的发现对于《备急千金要方》研究的意义。此本对于医经校注、金元医籍的辑佚、鉴定和校勘均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千金方》原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医宝鉴》许浚编纂,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撰成,3年后光海君三年(1613年)正式刊行。其内容包括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共23卷。《东医宝鉴》出处名《千金方》者是指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简称《千金方》)。通过比较《东医宝鉴》引文与《千金方》原文,发现引文与原文之间差异可分为已佚、基本相同、剪裁编辑3种类型,总体上比较尊重《千金方》原著。  相似文献   

20.
以反映宋代国家藏书的《宋史·艺文志》记载的医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求国家医学藏书与宋代医学学术发展的关系;与《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分析比较,探讨国家医学藏书与宋代医学学术变化的关系。认为中医学发展到宋代,从基础到临床各科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方书著作尤为繁盛,伤寒研究著作颇丰,并且出现了运气类著作,而魏晋隋唐时期盛行的寒食散和房中术等著作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