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光碧  张洪敬  陈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06-1707,170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的安全流程,促进专业化发展,最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建立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标准,制订安全操作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培养静脉输液专业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的专业化管理。结果护士的认同率和依从性达95%以上,可操作性强,有效提高了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论程序化、规范化的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易于护士掌握与应用、便于管理者进行督导检查,有效防范发生医疗差错事故,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刘荟  田径  赵惠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00-701
目的为了有效消除老年疗养员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为疗养员实施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老年疗养员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要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应急预案,完善静脉输液过程中操作流程,成立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小组,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输液质量。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了不断加强和提升。结论通过对老年疗养员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改进对策,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避免医疗差错,增加疗养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疗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老年肿瘤患者最佳输液方式的选择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合老年肿瘤患者的最佳输液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静脉输液管理效能。方法根据血管条件、病程进展、目输液总量、日输液频次及液体性质选择输液方式,确定每种输液方式的质量标准:结果降低了患者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发生率;降低了静脉炎及输液过程对患者活动的影响;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输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科学地选择输液方式可最大限度保护老年肿瘤患者的血管,提高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保护高龄老年患者外周血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与危害时的作用。方法对2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老年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使用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应用方便、安全,提高了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院内监控管理在静脉输液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医院静脉输液会诊制度,制定落实工作规范,评价安全管理效果.结果 病人静脉输液满意度提高,静脉输液相关性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 医院内监控管理能够加强静脉输液的安全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步骤对老年肺癌患者的静脉输液进行有效管理.结果 通过满意度调查发现,运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静脉输液管理后,患者对服务态度满意率从78.6%上升到97.9%,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循环理论在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管理在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成立老年静脉留置针管理小组,对43例(86例次)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全面流程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非正常拔管率、穿刺置管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管理前后留置时间、非正常拔管率、穿刺置管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全面流程管理可延长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非正常拔管,缓解置管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护理众多的实践领域中,静脉输液应用多、范围广。约有90%的住院患者需要通过此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应用范围已从医院范围扩大到社会、家庭、医疗诊所等场所。而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的同时,输液风险客观存在。经常出现感染、静脉炎、药物外渗等静脉输液不良反应。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受到护理界的广泛关注。我国静脉输液护理管理由于重视度不够,总体水平落后于国外,我院通过建立临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监测网络及配套系统建设,对静脉输液安全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静脉输液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中的应用,以保证临床输液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及各手法研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滴数的不正确原因及改进的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从活动前的75.89%提高到8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使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滴数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圈员各项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较为常用的、疗效较为显著的治疗手段之一~([1])。对于身体各组织器官已衰退的老年患者而言,加强安全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是老年人静脉输液工作的重点;静脉重复穿刺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静脉输液重复穿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静脉穿刺2次及2次以上才成功静脉输液的操作。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个部门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方法根据老年患者血管特点,从头皮针和血管的选择、运用静脉穿刺方法的技巧、拔针后的按压方法与时间3方面加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结果本组50例(375输液例次)老年输液患者中,367例次(97.9%)穿刺针眼愈合时间≤2d;369例次(98.4%)无血管触痛感;370例次(98.7%)穿刺部位无出现皮下瘀血。结论根据老年患者静脉血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头皮针和血管,运用静脉穿刺方法的技巧和延长拔针后按压时间,对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081-1081
为了在静脉输液配置室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笔者分析总结了静脉输液配置室当前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防范措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差错和纠纷,订效地保证静脉输液配置室质疑,提高用药安全,健全和完善医疗安全管理,最终让患者获得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12068例老年患者输液治疗,总结出从针头、血管的选择到输液速度的调节;特别制造塑料数字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等细节护理措施尤其适合老年门诊患者.结果 输液室没有出现重大投诉与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达到96%.结论 针对门诊老年患者特点与静脉输液中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护士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使老年患者真正体会到心理安全,环境安全,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京地区部分综合医院的门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多种原因造成的输液量上升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的目的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门急诊输液室条件等.总之,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隐患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作为医院的高管要认识静脉输液治疗的高风险性,要采取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