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Jordan(1961)首次报告口服避孕药发生血栓症以来,有许多病例和病组报告提供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证据,即口服避孕药可诱致凝血亢进而使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增加。另有不少资料提示妊娠晚期或产褥后给予雌激素制剂时常可见凝血亢进状态,甚至有人报告血栓症发生异常地增加。至今虽个别报告否认,但绝大多数学者均承认在此状态下可出现凝血亢进。研究证明其中起作用的是雌激素成份,并与其在体内量的多少密切相关。但雌激素致凝血亢进血栓形成的机理很复杂,尚未完全阐明。其中与凝血抑制因子-抗凝血酶Ⅲ(AT-Ⅲ)之间的关系,正成为近年研究重视的问题。即雌激素有抑制AT-Ⅲ 相似文献
2.
3.
4.
5.
患者32岁,孕2产0,因停经34^(+2)周,因肠系膜血栓史要求终止妊娠于2022年7月19日收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末次月经2021年11月13日,预产期2022年8月27日。既往史:2019年患者孕17^(+)周时因肠系膜静脉血栓、胎死宫内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取栓术及引产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浆中抗凝血酶Ⅲ(AT Ⅲ)、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 二聚体(D D)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于2002~2004年,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39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和16名正常新生儿VWF、D D的水平及AT Ⅲ的活性,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
结果重度窒息组的AT Ⅲ明显降低;窒息新生儿血浆的VWF、D D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重度窒息组升高更为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窒息后并发器官功能损害新生儿较无并发症组血浆的VWF、D D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颅内出血患儿升高最为明显(P<0.05,P<0.01)。
结论窒息新生儿表现以高凝状态为主的早期DIC、VWF及D D的升高与窒息的程度有关,VWF及D D明显升高者常合并组织器官损害。测定窒息新生儿血浆中AT Ⅲ、VWF、D D等指标对窒息后新生儿临床选用抗凝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0,(4)
目的比较子痫前期(PE)与健康孕妇血浆游离蛋白S(fPS)、蛋白C (PC)、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水平,探究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改变是否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方法采用随机排列表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定期产前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PE患者89例,其中早发型PE组(34周)53例,晚发型PE组(≥34周)36例。抽取同期本院定期产前检查7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其中34周对照组30例,≥34周对照组44例。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fPS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ATⅢ活性,比较孕妇血浆fPS、PC、ATⅢ活性。结果①早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晚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活性分别为(44.10±1.8)%、(49.7±1.8)%、(42.3±3.0)%、(46.7±1.7)%,PC活性分别为(116.0±3.8)%、(111.4±2.7)%、(107.8±3.7)%、(109.4±2.9)%,ATⅢ活性分别为(72.1±1.7)%、(95.0±3.0)%、(75.0±2.4)%、(91.1±2.5)%,早发型PE组较与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均降低,(P均0.05)。②晚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与≥34周对照组均降低(P均0.05)。③早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与晚发型P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可能与PE发病有关;早发型、晚发型PE患者体内可能均存在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引发的易栓状态。 相似文献
8.
9.
虽然一致认为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与中期妊娠死胎有关,但与早期流产的关系尚存在争议,为此于1994年7月~1999年6月对Nagoya(名古屋)大学医院因复发流产就诊、连续2次以上早期流产史孕妇进行下述前瞻性研究以探讨C蛋白(PC)、S蛋白(PS)、抗凝血酶Ⅲ(AT Ⅲ)、Ⅻ因子(FⅫ)或ⅩⅢ因子(F ⅩⅢ)值的降低能否预测有复发流产史患者随后的早期流产。所有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以除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缺乏综合症孕妇的诊断方法及治疗,为疾病诊断、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抗凝血酶Ⅲ缺乏综合症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效果不佳,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期待治疗至妊娠33+5周,弹力支持同时行全麻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弹力袜支持治疗。产妇治疗16天后下肢症状缓解,6月后B超提示下肢血管部分再通。早产儿转入儿科治疗1周后出院,至今无明显异常。结论:抗凝血酶Ⅲ缺乏综合症妊娠期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袁其晓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78,(3)
几个研究现已证实,使用口服避孕丸与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用口服避孕丸的妇女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较正常增加5-6倍。有报道指出,用口服避孕丸的妇女,其血浆抗凝血酶Ⅲ的浓度低于对照病人。血浆抗凝血酶Ⅲ是一个分子量约为60,000的α_2球蛋白,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在凝血过程中占有关键地位的激活了的X 因子。本工作在两组做外科手术的年轻妇女预先测定了血浆抗凝血酶Ⅲ的活性,以期阐明用口服避孕丸与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以及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是一种主要由胎盘滋养层合体细胞和蜕膜细胞产生的大分子糖蛋白,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在妊娠过程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早期配子发育、受精卵着床、妊娠维持及胎儿胎盘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孕妇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的异常变化与后来发生的产科并发症和异常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妊娠早期母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是预测异常妊娠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陈竹钦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2)
妊娠晚期出血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出血和帆状胎盘血管前置破裂等疾病,其中以前置胎盘最常见.我院在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住院分娩病人中,前置胎盘分娩88例,占分娩总数0.67%.其中低置胎盘40例,边缘性或部分性前置胎盘33例,中央性前置胎盘15例.产前根据临床和B 超检查结果作诊断,产后检查胎盘位置及外观 相似文献
15.
16.
周荣庆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2,(2)
胎儿胎盘激素的测定,如胎盘催乳素(hPL)和雌三醇(E_3),对处理某些妊娠疾患者有一定价值。近来又有一些新的化验,如Schwangerscharfts蛋白1(SP_1)和与妊娠有关的血浆蛋白A和B(PAPP-A和PAPP-B)。随妊娠之进展,这些蛋白在母体血浆中的浓度也升高。为识别孕妇所处的危险程度,本研究拟比较一些胎儿胎盘功能试验的效用。作者所用方法,是随机选用妊娠34周志愿者的静脉血10ml,置于肝素化容器内,立即离心并储存于-20℃。PAPP-A和SP_1分别用Bischof等人(1979)和Bruce与Klopper(1978)所描述的免 相似文献
1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及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内皮素(ET-1)水平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6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及18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血浆中vWF及ET-1水平,并以19例健康未孕妇女(正常未孕组)为对照。结果 正常妊娠组vWF为(131.6±39.2)%,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浆vWF为(135.9±30.9)%,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妊娠组ET-1为(47.1±4.7)pg/L,轻度妊高征患者为(63.7±4.8)pg/L,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vWF为(174.4±35.4)%,ET-1为(92.6±19.1)pg/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妊高征患者血浆vWF与ET-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vWF和ET-1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的指标;vWF和ET-1在妊高征发病中起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功能异常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共识 [1 ,2 ]。而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可作为血管内皮的标志物 ,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 [3] 。为了解v WF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本研究测定了妊高征患者血浆中的 v WF含量 ,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选择 1997年 12月至 1998年 5月我院住院的妊高征患者 36例 (妊高征组 ) ,平均年龄为 (2 7± 3)岁 ,平均孕周 (38.8± 1.5 )周 ,其中轻度 11例 ,中度 11例 ,重度14例。妊高征分度标准以全国统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280例妊娠35周后孕妇产前常规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淋菌检查,部分 病例同时行白带需氧菌培养.共筛检出异常患者204例,根据自觉症状有无分为有症状组91例和无症状组113例,同时随机选取200例病原体阴性者做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①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在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黄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有症状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而在早产、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无症状组与正常对照组在上述不良母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环境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对有自觉症状者尤其更应该进行全面检查和积极治疗,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按照2013年《妇产科学》第8版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最新分类,回顾性分析421例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其中轻度贫血组368例,重度贫血组53例)和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对照组500例)。对比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羊水过少发生率、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结果:重度贫血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高于轻度贫血组和对照组(均P<0.05)。轻度贫血组羊水污染发生率,胎儿窘迫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患者产钳助产率和羊水过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产科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贫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