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理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文献以回顾性分析86例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表现与脑损伤程度不一致。低血压发生率高、易发生外伤性癫痫、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率高、较强的修复能力为本病的临床特点。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成人不同,应根据其特点,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是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我院 1993— 2 0 0 0年共收治小儿颅脑损伤 2 5 1例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 6 3例 ,占 2 5 .1%。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 ,男 41例 ,女 2 2例。年龄 <3岁5例 ,3~ (岁 ) 9例 ,7~ (岁 ) 16例 ,10~ (岁 ) 18例 ,13~ 14岁15例。1.2 受伤原因 多为坠落伤和车祸伤 ,其次为击伤、跌伤及产伤。1.3. 损伤类型 闭合性颅脑损伤 5 7例 ,其中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 2 3例 :额叶血肿 8例 ,颞叶 2例 ,顶叶 6例 ,枕叶 2例 ,多发性脑内血肿 5例 ;硬膜外血肿 19例 ;硬膜下血肿 15例。开放性颅脑损伤 6例。血肿量 8~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死亡94例(占27.09%).结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死亡94例(占27.09%)。结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对139例儿童颅脑损伤的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男86例,女53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21例,6~8分118例。按出院时GOS治疗结果评分,本组恢复良好98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死亡24例。结论: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较有明显差异,而预后较成人好。准确判断、及早治疗和早期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综合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9年3月至2001年12月收治107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其中GCS≤5分31例)中合并颅内血肿42例及脑室内出血1例,占41.21%。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治疗38例。92例存活,随访8—42mo和头颅CT复查,71例恢复正常,15例有脑软化灶,其中3例与病灶例例脑室穿通;轻、中残6例,其中4例有外伤性癫痫。死亡15例,死亡率14%。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应尽早确诊、尽快抢救生命,并选择及时、适当、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卫贤  简健章 《广东医学》2001,22(11):1049-1050
目的 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旨在提高治疗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 对63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积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法)于伤后1年随访;痊愈54例,占86%;中线2例,占3%;重残3例,占5%;死亡4例,占6%。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较成年患者佳。  相似文献   

9.
雷鸣  杨光生 《吉林医学》2010,31(16):2467-2468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59例临床资料。结果:5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33例,占55.9%;残疾11例,占18.6%;死亡15例,占25.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是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重点,及时诊断、早期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并及时处理合并伤,重视并发症的治疗;同时进行细致周到的良好护理,才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 2 6 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 2 6 8例进推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 8例中存活 191例 (71.4%)其中恢复良好 10 1例 ,中残 42例 ,重残 48例 ,死亡 77例 (2 8.6 %)。结论 尽早清除颅内血肿 ,大骨瓣减压 ,呼吸机辅助呼吸 ,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止并发症等措施 ,是改善本病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80例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对92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92例患者按GCS评分恢复良好52例(56.5%),轻、中残9例(9.7%),重残6例(6.5%),植物生存4例(4.3%),死亡21例(22.8%)。结论:争取时间,早期诊断,积极的手术治疗,给予脑组织充分的氧供,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减少继发性的脑损伤,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重症颅脑创伤术后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的临床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颅脑创伤和手术直接损伤丘脑下部致丘脑下部功能障碍,渗透压调节失常,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HHNC)。临床对该病认识不足,术后监测不利,治疗不当是引起HHNC的主要原因。我室对13例重症颅脑创伤术后合并HHNC的患者严密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保持出入量平衡,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8例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内囊区脑梗塞,均为头部摔伤,伤势不重。临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梗塞灶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为小片腔隙性脑梗塞;并发现50%的患儿(9例)有双侧豆状核区的细小点状钙化。本文对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内囊区脑梗塞发生机制、临床CT特征以及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术前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术前诊治方法。方法 B型超声检查 37例患儿 ,其中 34例经CT和 或MRI扫描 ,并进行影像学分期。Ⅰ、Ⅱ期患儿 ,一期手术切除 ;Ⅲ~Ⅴ期患儿 ,术前化疗 2~ 6周后手术切除 ;术后化疗。结果 B超、CT、MRI瘤体检出率 10 0 % ,术前影像学临床分期 :Ⅰ期 6例 ,Ⅱ期 14例 ,Ⅲ期 11例 ,Ⅳ期 4例 ,Ⅴ期 2例。术前化疗瘤体缩减率 :2周为 (18.84± 3.5 4) % ,4周为 (2 6 .15± 6 .88) % ,6周为 (2 8.0 6± 9.4 6 ) %。瘤体完全切除率 89.2 % ,部分切除率10 .8%。术后化疗 37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并能指导临床分期 ;术前化疗 2~ 4周为宜 ;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术后化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垂体腺瘤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儿童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经蝶手术15例,经颅手术6例,溴隐亭治疗2例,γ-刀治疗1例.随访的21例中,治愈18例,缓解2例,复发1例.结论:掌握儿童垂体腺瘤与成人不同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选择标准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对亚急性重症肝炎的有效治疗,对近年来本科收治的亚重肝50例作了临床特征及分类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1)≥40岁的高龄组病死率显著较高;(2)临床5项主要指标如发热、渗出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32s、CIC阴性及外周白细胞计数≥10×10~9/L者,预后显著不良;(3)死亡组中MOSF占71.9%;(4)分组治疗表明BCAA有显著的肝性昏迷复苏作用,但无提高存活力之效,6例使用了胎肝细胞移植治疗存活4例(66.7%),其机理虽未明了,但无不良副作用,为有希望的一种治疗手段。讨论强调进一步研究亚重肝发病机理及抗病毒治疗。早期确诊、积极外源性人体白蛋白及血制品供给,消除腹水于萌芽,为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Summarizing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2 cases of blunt cardiac trauma and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Methods A 6-year-old girl was diagnosed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2d after automobile accident and underwent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repair 2 weeks after injury. Another 9-year-old boy was diagnosed severe mitral regurgitation resulted from rupture of posterior papillary muscle 9d after automobile accident and underwent mitral valvuloplasty 2 weeks after injury. Results Heart function of the first patient was i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class Ⅰ,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no residual septal defect and the size of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reduced. Heart function of the second patient is in NYHA class Ⅱ,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mild mitral regurgitation. Conclusion Blunt traumatic heart disease occurs either because of heart compression between sternum and the spine and/or because of myocardial contusion; A more aggressive strategy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earlier before deterioration of heart function is advocated; Earlier surgical correction of anatomic deformity will achieve a good result and a long time follow-up is necessa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