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陈荣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60-26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和54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5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基础心肌缺血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4.07%,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59.26%、38.8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上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徐娟 《天津药学》2012,24(2):51-5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硝酸甘油5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9.5%,对照组分别为70.6%和64.7%(P均〈0.0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格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尿便常规等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于守华  李艳  刘静  谷艳春  陈金秋 《中国药房》2010,(48):4545-4546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F)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UAP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ISMN20mg,qd,静脉滴注及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SF300mg,q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UAP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UAP总有效率为91.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0.8%;对照组UAP总有效率为62.5%,心电图总有效率为37.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SF联合ISMN治疗UAP较单用ISMN疗效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用葛根素注射液0.5g加0.9%NS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20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变化等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普通肝素钠治疗,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及硝酸甘油应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为64.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心电图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的疗效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方法 7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8例为对照组,38例为治疗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同时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加入5%GS成0.9% NS 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 d,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6%,心电图总有效率76.3%,对照组分别为68.4%和6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选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魏酸钠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阿司匹林、硝酸脂类药物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并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15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注射剂4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和5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0.0%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1次静滴治疗,对照组以复发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每天1次静滴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症状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0d,硝酸甘油1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连用10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二次,连用7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硝酸甘油和低分子肝素。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治疗10天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7%)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6.9%);治疗组总有效率(8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为对照组,20例为治疗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同时治疗组予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溶注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d,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在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经常规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阿魏酸钠0.3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周 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每天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片的用量;疗程前后的静息心电图及副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显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心电图疗效为治疗组,总效率为77.8%,对照组32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阿魏酸钠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以舒血宁2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及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显效率85.O%,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38例,显效率76.0%,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以50~100μ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视血压情况调速,3d后改为口服吲哚美辛每天20mg,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50m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口服,每天3次,连用15d。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的每天消耗量、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3.08%,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的7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0.8%;心电图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10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有心绞痛发作时,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微循环指标改善是安全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68例 ,经常规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 3 6例及对照组 2 2例。治疗组应用阿魏酸钠 0 .3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静滴 ,2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 2 0ml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静脉滴注 ,2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每天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 ,硝酸甘油片的用量 ;疗程前后的静息心电图及副作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 86.1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5 .63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心电图疗效为治疗组 ,总效率为 77.78% ,对照组 3 2例 ,显效 4例 ,有效 10例 ,无效 18例 ,总有效率为 43 .7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魏酸钠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注射液2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结果在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疗效明显,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往往治疗组只需在常规治疗上,采用丹红注射液最低剂量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在心绞痛治疗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②在心电图疗效中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③血脂指标在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④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效果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