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拟在我院ERCP诊治的87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和对照组43例(单纯瑞芬太尼),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与麻醉前(T_0)比较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5 min(T_2)时刻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较T_0时刻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MAP、HR、SpO_2、BIS在T_1、T_2时刻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5 min和15 min的改良Aldrete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单用较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更好,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咪达唑仑临床麻醉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咪达唑仑用于成人麻醉前给药时于入手术室前15min根据年龄计量肌注,男性的性减量。与巴比妥本盐及异丙酚联合给药可用于麻醉诱导。持续静注并伍用芬太尼施行全凭静脉麻醉,中稳定循环动力。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时,表中发挥缓解紧张及镇静作用。用于心内手术时,对心功能影响小,可防止术中清醒对高龄及肝、肾机能季低者应该注意作用增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麻醉下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术中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分析内隐记忆消失的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参数界值,为临床镇静深度监测提供一项新的客观指标。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45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联合用药一组(PM1)、联合用药二组(PM2)3组,每组15例。P组:异丙酚2 mg·kg-1·h-1;PM1组:异丙酚1.5 mg·kg-1·h 咪达唑仑0.03 mg·kg-1·h-1;PM2组:异丙酚1.5 mg·kg-1·h-1 咪达唑仑0.06 mg·kg-1·h-1。所有病人经异丙酚或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15 min后,让病人听录音带即内隐记忆刺激。记录入室时(T1)、行硬膜外麻醉后(T2)、静脉给药后15min(T1)、切皮后2min(T4)、内隐记忆刺激完成即刻(T5)等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MLAEP。术后6 h进行记忆调查,测定病人的模糊辨听率。结果 异丙酚镇静Pa、Nb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P<0.05),但联合用药组潜伏期延长更明显、波幅降得更低(P<0.05)。所有病人外显记忆均消失;P组均存在内隐记忆,两联合用药组内隐记忆均消失。结论异丙酚和咪达唑仑联合镇静可以消除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MLAEP参数Pa、Nb波潜伏期、波幅可以作为评价术中镇静深度的客观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同步电复律中的镇静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脏同步电复律的心房颤动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8~80岁,BMI 20~30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16例。瑞马唑仑组静注瑞马唑仑0.2 mg/kg进行镇静,咪达唑仑组静注咪达唑仑0.025 mg/kg进行镇静,两组推药时间均为1 min。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电复律完成后(T3)、苏醒时(T4)的SBP、DBP和SpO2。在患者清醒后5 min行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包括语言能力、结构能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计算每项能力测试的通过率。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及术后12 h内(恶心呕吐、胸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咪达唑仑组比较,瑞马唑仑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不同时点SBP、DBP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咪达唑仑组比较,清醒后5 min瑞马唑仑组推理能力测试的通过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瑞马唑仑用于心房颤动同步电复律术前镇静起效更快、苏醒更快、定向力恢复更快,术后患者NCSE中的推理能力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咪迭唑仑复合芬大尼对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及术中镇静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上度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静注0.05mg/kg咪达唑仑,观察组静注0.05mg/kg咪迭唑仑和1ug/kg芬太尼.记录用药前、后5min、15 min、30min MAP、HR、RR、SPO<,2>变化,观察两组术中牵拉反应和镇静情况.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用药后5min、15 min、30min MAP明王下降,P<0.05,组间比较元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制牵拉反应和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能有效抑制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并提供一定的镇静水平.  相似文献   

6.
咪达唑仑临床麻醉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咪达唑仑用于成人麻醉前给药时于入手术室前15min根据年龄计量肌注,男性酌情减量。与巴比妥酸盐及异丙酚联合给药可用于麻醉诱导。持续静注并伍用芬太尼施行全凭静脉麻醉,可稳定循环动力。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时,静注可发挥缓解紧张及镇静作用。用于心内手术时,对心功能影响小,可防止术中清醒。对高龄及肝、肾机能降低者应该注意作用增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颈丛阻滞下咪达唑仑血药浓度和镇静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能客观反映血浆咪达唑仑(MDZ)浓度效应关系的脑电指标及MDZ在局部麻醉中理想的镇静深度.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病人15例,颈丛阻滞完善后,静脉给予MDZ3.3~14mg(首剂0.03mg/kg,每5~10min追加半量)直至达到病人对推动无反应为止.连续进行脑电图监测,通过FP1-A1和FP2-A2双导联获得双频谱指数(BIS)和95%边缘频率(SEF).术中每5~10min用改良的OAA/S评分标准评定MDZ镇静深度,当评分变化时,记录BIS和SEF,并采血测定血浆MDZ浓度.结果随着OAA/S评分由4到1,镇静程度逐渐加深,BIS值从91.5±2.6降至63.1±5.7.同样,95%SEF值也逐渐下降,由21.4±2.0下降到15.2±2.9.MDZ镇静的起效过程中,OAA/S评分由3到2或由2到1时,当半数病人对某一刺激无反应时各EEG参数的值称为EEG50,对于BIS来说,包括对语言命令的BIS50-VC和对摇头刺激的BIS50-SH,分别为78.0和68.8.血药浓度由4分时(120.8±55.2)ng/ml上升到1分时(533.0±139.4)ng/mloBIS、95%SEF及MDZ血浆浓度与MDZ镇静深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2、0.674、-0.856.结论采用OAA/S评分,量化脑电图参数,结合血药浓度和呼吸循环的变化,比较准确地反映了MDZ在局部麻醉中的镇静水平.维持OAA/S评分2~3级,BIS75~82之间,MDZ的镇静深度最为适宜o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ERCP监护性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监护性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ASAⅠ~Ⅲ级、年龄35~79岁拟在监护性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瑞芬太尼组(R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组(RM组)。R组首先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5min,随后减为0.15μg·kg-1·min-1,RM组在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其余用药同R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 min(T2)、10min(T3)和术毕(T4)时MAP、HR、R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改良Aldrete镇静评分、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和麻醉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T2时R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T2~T4时两组HR均明显加快,T1时R组HR明显快于T0时和RM组。T1~T4时两组BIS均明显低于T0时,且T1~T3时RM组BIS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RM组遗忘评分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手术操作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术毕时R组的改良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RM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用于ERCP实施监护性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病人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靶控输注(TCI)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方法SICU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n=10):A组采用恒速输注咪达唑仑0.06 mg·kg-1·h-1镇静;B组采用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C组在BIS指导下咪达唑仑TCI镇静,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0 ng/ml。每30 min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镇静深度,若Ramsay镇静评分小于或大于4分,则A组输注速率增加或减少0.02 mg·kg-1·h-1,B组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C组若BIS大于或小于70,则血浆靶浓度增加或减少20 ng/ml。B、C组均随机抽取30份2 ml动脉血样,测定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用偏离性和精密度评价TCI系统的性能。结果咪达唑仑TCI系统的偏离性为12.5%,精密度为22.5%。咪达唑仑实测血药浓度与Ramsay镇静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7(P<0.05)。镇静过程中C组Ramsay镇静评分4分所占比例(54%)高于A组(28%)和B组(40%)(P<0.01)。结论咪达唑仑TCI系统的性能可靠,用于SICU病人以BIS为70调控咪达唑仑TCI,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方法 拟在镇静下行机械通气治疗24 h的重症监护室(ICU)患者60例,年龄20 ~ 64岁,体重指数21 ~ 25 kg/m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10 ~ 25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0):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负荷量后,以0.03~0.20mg· 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量后,以0.2~0.7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维持2组Ramsay镇静评分2~4分.记录镇静期间ICU医生对镇静效果的满意度、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记录开始镇静至停止镇静后2h谵妄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和苏醒后2h内再入睡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M组比较,D组ICU医生对镇静效果的满意度升高,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后2h内再入睡率和谵妄发生率降低(P<0.05或0.01),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胃镜检查中镇静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18 0例需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病人按 2∶1分为两组 ,观察组 (12 0例 )检查前口服利多卡因胶浆 ,静脉用小剂量咪达唑仑 ;对照组 (6 0例 )单用利多卡因胶浆。结果恶心发生率、病人配合满意率观察组分别为 5 .0 %及 10 0 .0 % ,对照组为 96 .7%及 70 .0 % ,两组比较 ,χ2 =14 6 .6 9、4 0 .0 0 ,均P <0 .0 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镇静程度分级比较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 =6 7.6 8,P <0 .0 1)。提示胃镜检查中应用低剂量咪达唑仑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 ,提高病人对胃镜检查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局部麻醉下眼部美容手术中的镇静效果,评价其在整形美容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眼部美容者随机分成4组(n =30).在术前10min,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0.02mg/kg;C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0.05mg/kg;D组空白对照.注药后对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镇静水平(Ramsay镇静分级)进行监测与评定至术终.结果 自给药结束即刻起30min内,与B组相比,A组、C组镇静效果显著(P <0.05),其两组镇静效果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结束即刻,A组的镇静效果优于C组(P <0.05);给药即刻起至术终,C 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D 3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高剂量咪达唑仑(0.05mg/kg)相比,术前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可在局部麻醉下眼部美容术中达到相似的镇静效果,且镇静效果更加持久,同时对呼吸系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重症患者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镇静效果的比较: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比较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用于重症患者镇静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VIP等数据库,收集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用于重症患者镇静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613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啶组385例,咪达唑仑组228例.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ICU住院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谵妄的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啶可缩短ICU住院时间,提示右美托咪啶有利于重症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作为麻醉前用药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咪达唑仑组(B组)。麻醉前20min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μg/kg,持续10min;B组静注咪达唑仑0.07mg/kg,所有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10min均观看了内容不同的两张水果图片。记录用药前5min、用药后10min患者OAA/S评分,焦虑视觉模拟/焦虑状态问卷(AVA/SAI)评分和BIS,记录MAP、HR和SpO2,术后24h随访患者对用药前后水果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用药后10min两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用药前5min(P<0.05或P<0.01),A组HR明显慢于B组(P<0.05)。用药后10min两组OAA/S、AVA/SAI评分和BIS明显低于用药前5min(P<0.05),A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h随访,两组患者对给药前图片西瓜记忆率均为100%,A组对给药后图片香蕉记忆率为95%,明显高于B组的0%(P<0.01)。两组患者未出现寒战和躁动。结论作为麻醉前用药,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右美托咪定对记忆功能几乎无影响,但对HR的干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术中镇静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讨咪达唑仑应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镇静的药效学影响,为它用于老年患者术中镇静时的最佳剂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麻醉复合咪达唑仑对术中病人的遗忘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麻醉手术中病人因知晓而留下痛苦回忆难以消除,文献中时有报道,目前已引起了临床足够的重视。然而硬膜外麻醉下外科手术导致的病人不良回忆常被人们忽视,这对病人的康复和心理治疗不利。因此,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2月8月对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腹部外科手术病人90例,就使用眯达唑仑在术中的遗忘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观察组辅助用药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照组采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比较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率(HR)。采用Ramsay法评价2组的镇静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顺行性遗忘和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患者的Bp、SPO2、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阻滞的辅助用药,小剂量分次给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呼吸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胃镜检查术患者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胃镜检查术患者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方法 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400例,年龄18~60岁,体重40~80 ks,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EF组)、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PFM组)及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组(EFM组),每组10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芬太尼-咪达唑仑0.1 ml/kg,随后静脉注射异丙酚或乳化依托咪酯1 ml/6 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停止注射,行胃镜检查术,术中根据患者情况追加少量乳化依托咪酯或异丙酚,保留自主呼吸,面罩吸氧.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检查时间、乳化依托咪酯用量、异丙酚用量、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情况、内镜医师和麻醉科医师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及术后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F组和PFM组比较,EF组和EFM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低氧血症、呼吸暂停、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降低,术中最低血压值升高,麻黄碱使用率降低,术中肌阵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及麻醉科医师满意程度升高(P<0.05);与EF组比较,EFM组术中肌阵挛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对胃镜检查术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程度较轻,术中及术后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氟哌利多与咪达唑仑在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中消除内隐记忆的作用.方法:32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D、M 2组,D组应用氟哌利多2.5 mg加芬太尼0.05 mg辅助镇静,M组应用咪达唑仑3 mg加芬太尼0.05 mg辅助镇静,用药10 min后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结合词干补笔法的方法测试2组患者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同时评定患者的改良警醒/镇静评分.结果:D组和M组患者改良警醒/镇静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4分和3分,与M组相比,D组外显记忆成绩较高,同时内隐记忆成绩较低,但并未完全消失,D组进一步增加氟哌利多的剂量患者会出现呼吸抑制.结论:氟哌利多对内隐记忆的抑制有相对的特异性,但在抑制内隐记忆的同时也引起呼吸抑制,这限制了硬膜外辅助镇静中氟哌利多对内隐记忆的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