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杂志》2017,(16)
目的探讨黄芪、党参治疗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党参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缩窄胸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心力衰竭小鼠模型,3天后黄芪组给予黄芪颗粒制剂12 g/(kg·d),党参组给予党参颗粒制剂6 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各组均灌胃4周。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收缩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舒张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环口处的血流早期峰波(E)、晚期充盈波(Ea),并计算E/Ea;分离心肌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钙瞬变的峰值、回落时间。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EF、FS、Ea均明显下降,而E/Ea明显升高,钙瞬变峰值下降,回落时间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EF、FS、E、Ea升高,E/Ea降低,钙瞬变回落时间缩短;党参组EF、FS、钙瞬变峰值升高,钙瞬变回落时间缩短(P0.05或P0.01)。结论党参、黄芪能缩短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回落时间,党参能提高其钙瞬变峰值,可能是其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黄芪、党参乙醇提取物对15种常见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来研究黄芪和党参乙醇提取物对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其中,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琼脂微孔扩散法和连续二倍梯度液体稀释法,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采用液体转染法。结果黄芪醇提物对卡他布朗汉姆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尤为明显。对每种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0.1、0.1、0.01、0.05、0.025、0.1、0.05、0.1 g/mL(相对于提取物)。党参醇提物对除去黄芪醇提物有作用的9种菌以外的变形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每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除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为0.14 g/mL外,其余的都为0.28 g/mL。结论黄芪、党参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党参、黄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比较党参与黄芪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垂体后叶素(Pit)法建立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以Ⅱ导联心电图T波和S—T段位移及心率的变化为指标,观察党参和黄芪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芪和党参均可减轻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的T波抬高,并能减慢心率,但对心电图S—T段的位移无明显作用,并且党参减轻T波抬高的效果强于黄芪,而减慢心率的作用弱于黄芪。结论 党参和黄芪均对Pit致实验性心肌缺血起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乳鼠肥大心肌细胞内钙瞬变及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模型组(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黄芪组(AngⅡ+黄芪注射液)。MTT法确定最佳检测时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单个心肌细胞(给予KN-93前后)钙瞬变。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Ⅱδ蛋白含量。结果:①AngⅡ作用48h后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黄芪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钙瞬变荧光强度变化率降低,达峰时间、峰回落时间显著增高,黄芪治疗后钙瞬变荧光强度变化率回升,并降低峰回落时间与达峰时间;④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aMKⅡδ的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黄芪组较之模型组则显著下降。⑤与对照组相比,给予KN-93后模型组仅使峰回落时间显著增加,黄芪组较模型组可显著降低峰回落时间。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调蛋白激酶途径中CaMKⅡδ的表达改善收缩功能有关,并可能通过其他机制而改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以及对血小板活性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服用调脂饮,对照组30例服用脂必妥。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GMP-140、PAI-1的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饮对高脂血症有明显疗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标志物GMP-140的表达、降低PAI-1的含量、抑制PAI-1的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9.
补气活血中药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过程中EGFR、bFGFR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溃疡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1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组、丹参组、黄芪组、党参组、洛赛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在造模结束后24h,予相应药物干预。在第7、14、21天分批处死大鼠,剖腹取胃;观测溃疡愈合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溃疡愈合质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FGF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当归、丹参、党参、黄芪均可以促进溃疡愈合,其愈合质量优于洛赛克组,其中活血药当归、丹参组溃疡底部瘢痕组织较成熟,补气药党参、黄芪组新生黏膜上皮接近正常。溃疡形成后造模各组EGFR、bFGFR表达增加,并且随着溃疡愈合其表达逐渐减弱,在溃疡愈合的各个阶段,当归、丹参组中bFGFR表达水平均优于其他组别(P〈0.05),而党参、黄芪组中EGFR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组别(P〈0.05),洛赛克组则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当归、丹参、党参、黄芪均能够促进溃疡愈合;补气药对EGFR的作用显著,活血药对bFGFR的作用明显,其差异性可能与其在EGFR和bFGFR表达上的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党参、黄芪、白术、甘草提取部位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观察党参、黄芪、白术和甘草提取部位对IEC 6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IEC 6细胞培养 2 4h后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党参、黄芪、白术和甘草的各种提取部位 10 μl,2 4h后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 结果 :不同提取部位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各异 ,有些部位促进细胞增殖 ,有些部位抑制细胞增殖 ,有些部位无明显影响。同一部位剂量不同其作用方向也不同。结论 :益气健脾药物通过调节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发挥其粘膜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补气、理气中药对大鼠肝细胞腺替酸激酶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中药对细胞能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单味补气药如党参、黄芪、人参、白术有不同程度增加细胞能荷的作用(26.3~34.6%);理气中药乌药和青皮稍有增加细胞能荷的作用(2.7~18.96%);厚朴、枳壳明显地降低细胞能荷(9~33.5%)。本实验为了解中药药性分类提供了途径,并从酶学角度证明中医的"气"与细胞能量代谢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张夏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9,(4):45-45
闽南地区有把黄芪、党参、当归放入肉汤里煲汤,用以保养身体的习惯。尤其是到了冬季,这几乎成了家家餐桌上的保留“节目”。他们认为,黄芪、党参补气,当归补血,有病无病,补补气血,对任何人肯定有益无害。于是,“黄、党、当”这一补气血的搭档,就发生了下面的“奇遇”。 相似文献
15.
16.
黄芪、党参、白术均是临床上常用的补脾药,本实验基于NEI网络,通过观察它们对"耗气破气"脾虚大鼠模型脑-肠轴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脾虚证的发生机理,揭示补脾药对脾虚证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方法:党参30克,生黄芪20克,水煎成50毫升液体,每日3次,1岁以内减半。治疗10天为第一疗程,达到临床控制14例,显效16例;再第二疗程,又有10例达到临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