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SCAN - 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 74例 (138只眼 )近视散光的患者进行治疗 ,PRK组近视度数在 - 1 0 0~ - 5 0 0D ,散光度数在 - 0 5 0~ - 3 0 0D之间的患者 ,共 6 1只眼 ;LASIK组为近视度数大于 - 5 0 0D伴散光者或散光度数大于 - 3 0 0D的患者 ,共 77只眼。结果 :术后视力 :所有病例均随访 1a以上 ,PRK组视力均≥ 0 5 ,其中 91 98%的患者≥ 0 8;LASIK组视力均≥0 5 ,其中 90 12 %的患者≥ 0 8。结论 :PR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3.
吴松 《四川医学》2008,29(12):1681-1682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采用Lasik治疗3246例(6168眼)近视眼患者(-0.75D— -24.5D),并对其近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Lasik患者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不适感,绝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天视力已达到预期效果,少部分高度近视患者1周达到预期效果,极个别患者半年后稳定。结论Lasik手术可有效治疗-0.75D— -24.5D近视,近视散光患者,术前作好筛查,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处理,都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薄角膜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5例(150眼)薄角膜近视患者行LASEK手术,其中高度近视患者术中加用丝裂霉素,时间根据屈光度大小而定。术后定期对眼部症状、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LASEK术后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较轻,有的患者术后几乎没有刺激症状,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为(5.15±1.3)d,术后视力5~15d基本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所有患者角膜曲率较稳定。2例(3眼)出现屈光回退。Haze形成较轻微,多数患者为0—0.5级,2例(4眼)为1级,1例(1眼)为2级,3—6月Haze逐渐消失。3例(5眼)出现上皮延迟愈合。1例(2眼)出现丝状角膜炎。结论LASEK治疗角膜偏薄的近视是安全有效的,但对LASEK相关并发症要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观察对近视合并散光角膜单薄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7例患者128只眼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两组,Ⅰ组28只眼,近视-2.5~-6.0 DS,散光0~2.0 DC;Ⅱ组100只眼,近视-6.25~-14.0 DS,散光0~-2.0 DC。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75.86%和39%;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达0.6以上者分别为89.29%和67%;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0.8以上者分别为92.86%和56%;术后屈光度在±1.0 DS以内者分别为92.86%和56%;术后散光在±1.0 DC以内者分别为96.43%和为76%。结论:LASE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角膜单薄的患者中,中低度以下比高度以上者更安全,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龙曙光 《广西医学》2008,30(2):192-19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和预测性。方法采用LASIK手术对50例(90只眼)复性近视散光进行治疗。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二组:A组-2.25~-3.00 D,B组-3.25~-6.00 D。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A组术后平均散光度从术前(-2.51±0.68)D下降为(-0.51±0.22)D,B组术后的平均散光度从术前(-3.85±0.46)D下降为(-0.53±0.29)D,术后12个月时两组残留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平均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LASIK手术治疗治疗复性近视散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手术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应用LASEK治疗近视35例62眼。结果LASEK主要并发症有角膜瓣剥离困难、角膜瓣上皮不完整或破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激素性高眼压、上皮瓣下异物、上皮瓣皱褶。结论LASEK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完好的角膜上皮瓣是LASEK优越性的基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术后随诊的完善,合理的用药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莉 《广西医学》2007,29(3):342-34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 方法 按照术前散光度数分为3组,A组(无散光0~-0.5 DC)235眼、B组(散光-0.75~-2.00 DC)217眼、C组(散光>-2.00 DC)61眼,三组近视散光轴位均在(180±30)°,术前等量球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范围-0.25~-14 D并用LASIK对其近视及散光治疗,随访半年以上,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 结果 三组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残留屈光度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残留散光度较术前明显降低,C组残留散光度大于B组(P<0.05),B、C两组矫正散光的轴向差小于10°. 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散光疗效确切,轴向准确,但散光度越高,术后欠矫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RGP在矫正LASEK或LASIK术后不规则散光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52眼)LASIK术后4个月和LASEK术后6个月有3.0-6.0D的近视残留或回退同时伴有1.0D以上不规则散光,经综合验光无法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患者,验配RGP后,分别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测量其矫正视力和配适情况及角膜结膜有无损伤和病变。结果 52眼配带RGP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37眼较术后综合验光结果视力提高3行,15眼提高2行。结论 配带RGP能有效矫正LAS1K或LASEK手术后的不规则散光问题,提高矫正视力,优化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患者70例,117眼,均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及平均散光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患者平均散光度也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LASIK对6 0例 (110只眼 )复性近视散光进行治疗。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二组 :A组 (- 2 2 5~ - 3 0 0 )D ;B组 (- 3 2 5~ -6 0 0D)。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术后平均散光度从术前 (- 2 5 1± 0 6 8)D下降为 (- 0 5 1± 0 2 5 )D。B组术后的平均散光度从术前 (- 3 85± 0 4 6 )D下降为 (- 0 5 2± 0 2 2 )D。术后 12个月时两组残留散光度无明显差别。两组术后的平均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伴中高度散光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近视眼角膜散光与全眼散光的相关性以及散光与近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13例(422眼)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角膜地形图仪检查并记录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屈光度和轴向;以手工检影验光记录近视屈光度、全眼散光屈光度及轴向。分析角膜散光和全眼散光的相关性以及近视程度与散光的关系。结果角膜散光与全眼散光的散光度符合率分别为35·5%(两者相差的绝对值≤0·25D)和66·4%(两者相差的绝对值≤0·50D),散光轴向符合率为34·4%(两者相差的绝对值≤5°)和54·0%(两者相差的绝对值≤10°)。角膜散光与全眼散光呈高度相关性(P=0·000)。高度近视眼组角膜散光和全眼散光程度与轻、中度近视眼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作为全眼散光的粗略评估和参考,但近视散光眼的矫治须以检影验光结合插片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LASIK治疗近视2753眼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采用moria旋转式角膜板层刀(法国产)对2753眼行LASIK,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30%(63/2753)分别为:角膜血管翳出血1.05%(29/2753),层间异物残留0.76%(21/27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6%(76/2753)分别为:屈光回退0.70%,角膜瓣不全0.22%,瓣位置偏离0.14%,游离瓣0.07%,瓣过薄0.07%,上皮内生0.65%,过矫0.22%,欠矫0.83%,激素性高眼压0.14%,层间沙漠反应0.11%,视网膜脱离0.07%,角膜瓣移位0.04%。结论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主要与角膜瓣制作相关。通过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充分的准备与预防工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近视及近视散光眼高阶像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瞳孔直径、近视度数、散光大小对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探讨高阶像差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欲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203只眼进行检查,按近视度数分为高度(>-6.0D)、中度(-3.0D~-6.0D)、低度(<-3.0D)近视组,按散光度数分为Ⅰ组(散光≥-0.75D)、Ⅱ组(散光<-0.75D),像差数据由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德国WASCA波阵面像差仪测得。对所得高阶像差值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高阶相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和球差均随瞳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各近视组的高阶像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瞳孔直径为5mm和6mm时两个散光组的总高阶像差值和垂直彗差值差异显著(P<0.05);在瞳孔直径为5mm和6mm时垂直彗差与最佳矫正视力正相关(r=0.576,0.695,P<0.01),球差与最佳矫正视力负相关(r=-0.580,-0.763,P<0.01)。结论瞳孔大小影响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眼的各类高阶像差;散光影响垂直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对欲行个体化角膜切削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保留垂直彗差而完全矫正球差可能有助于视觉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糖皮质激素对上皮下角膜激光磨削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疗效、副作用以及合理用药.方法:19例(38眼)上皮下角膜激光磨削术后2-3°角膜雾状混浊患者,12例单独使用0.1%氟甲松龙滴眼液,7例加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0.1%氟甲松龙点眼4-6个月,0.1%地塞米松滴眼1个月.结果:角膜雾状混浊:16例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itomycin C, MMC)在中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疗效.方法 180例(36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术中不用0.02%丝裂霉素(对照组)和用0.02%丝裂霉素(MMC组),每组90例(180只眼),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随访检查,观察角膜haze的发生情况以及裸眼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等.结果 MMC组haz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视力、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等指标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丝裂霉素C在中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可减轻术后haz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对飞点扫描LASIK手术前后角膜形态进行分析,评估LASIK术后角膜形态改变情况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9例(58眼)高度近视 (-6.00~-10.00DS)患者行LASIK手术,观察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形态、模拟角膜曲率计度数(Simk)的改变。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地形图平滑型分别占82.76%、89.66%、93.10%,且相对稳定,其他形较少,无中央岛形成,切削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渐变规则。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1.0的百分比构成分别为100%、96.55%、96.55%。屈光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并且在术后6个月基本稳定,术后模拟角膜计度数(Simk等效值)及Simk差值较术前明显降低,并随时间延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术后3~6个月基本稳定。结论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LASIK术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个体化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 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 方法 将 46例 90眼屈光度 >- 6 .0 D患者分两组 : 组 - 6 .2 5~ - 10 .0 D,6 3眼 ; 组≥ - 10 .2 5 D,2 7眼。L ASIK术后随访时间 1年以上 ,对术后视力、屈光度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术后 1年时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率为 组 93.7% , 组 88.9% ;屈光度等值球镜预测率在± 1.0 D以内的 , 组为 95 .2 % , 组为 88.9% ;未出现影响视力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  L ASIK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理想手术 ,稳定性、预测性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符奕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0):920-921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影响,以减少或避免干眼症的发生。方法将100例拟行LASIK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健康教育在内的护理干预。于术后1mo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部主观症状、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主观感觉明显改善,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主观感觉和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Zyoptix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疗效和安伞性.方法 接受Zyoptix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LASIK手术者96例(177眼),术后随访6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散瞳前后虹膜识别数据显示,X轴移位的距离为(16.68±109.49)μm,Y轴移位距离为(-107.58±137.61μm;瞳孔中心偏移角度为(0.23±1.45).术后随访6月,球镜为 o.110.34D,散光为-0.29±0.30D;最佳矫正视力均≥术前最佳球镜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1.0以上者为167只眼(94.4%),95%CI为:91.13~97.57;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的患者比例为54.24%(96眼).95%CI为46.90%~61.58%.术后裸眼视力高于其术前矫正视力者71眼(40.11%),95%CI为32.89%~47.33%.瞳孔为6mm时,术后高阶像差RMS值明显增加,增幅为55.58%.术后6个月时,主诉暗环境下有眩光症状仪有9眼(5.1%),95%CI为1.85%~8.32%.结论 Zyoptix波前引导结合虹膜识别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其效果安全、精确,优于常规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