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具体、细化及可操作的护理专业老年保健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为医学院校和高等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国内高校护理专业、老年医学、中医护理的培养方案,结合泰勒教育目标模式理论框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护理专业老年保健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护理专业老年保健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不包括公共必修课,其中基础课3门,专业基础课9门,专业课15门,共计27门。[结论]构建了较为具体的护理专业老年保健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操作性较强,可为护理专业老年保健方向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关键要素,为护理教育主管及决策部门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31所国内外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近5年中英文数据库和各院校公共网站的相关文献查阅,初步拟定含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培养年限、课程体系、实践能力要求、考核评价要求6个一级指标和145个二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专家函询问卷。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对各级指标进行统计学及实用性分析及筛选。结果 :共26名专家参与了函询,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肯德尔协调系数χ2检验的P0.01;最终得到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68个二级指标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素细则。结论 :本研究所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键要素构建具体可操作,可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且符合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科化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形成教学方案,2018年7—12月,运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果2轮函询后形成5条一级指标(培养目标)、22条二级指标(培养目标)、77条三级指标(培养内容)、2条培养方式及时间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体外生命支持护理教学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中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中医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分设置等5个要素。[结论]最终构建的培养模式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强,可为高等院校中医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函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来自8个省、市的3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和97.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3和0.81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6(P0.01)和0.138(P0.01),最终形成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11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一致,构建的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可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形成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初稿。选取来自北京、长沙、武汉、南京、上海、广州、成都、合肥、南昌的13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于2022年10月—12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0.96;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1和0.418(P<0.001)。最终构建的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由7个模块(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时间、考核内容及占比、带教师资、实践基地)、36个一级条目、67个二级条目、103个三级条目构成。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科学、可信,可为我国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乔桂圆  杨芬 《护理学报》2021,28(19):22-25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相关专家进行函询,初步构建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3和0.873;2轮函询的协调系数经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形成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理论课程安排、培养时限及内容安排、实践考核方式。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培养方案具有必要性和科学性,可为学校和医院培养中医特色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从全国范围选择4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积极性高,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0%和91.67%;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5、0.89;第2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4、0.262。最终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即:临床专科护理能力、教育能力、提供咨询能力、研究能力、临床和专业领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及3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结论初步确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指标体系,为日后形成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基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实现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并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拟定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3.3%和89.3%,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各项内容变异系数为0.06~0.24.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临床实践内容3部分.结论 培养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为基础,探讨与之相适宜的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法]采用Delphi法对备选课程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和86.67%。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22~0.860,意见协调系数为0.231~0.242(均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好。围绕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设置了由专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文素质4个模块组成的30门课程。[结论]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应根据核心能力并结合中医院校特色进行设置,对建立更科学的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