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小青龙汤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肺炎、过敏性鼻炎、百日咳、麻疹等多种儿科疾病。现综述如下。支气管哮喘是由于气管和支气管对各种刺激和变应原的反应性增强,气道发生广泛狭窄为特征的疾病[1]。日本学者对此研究较多,对小青龙汤治疗本病的机理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家本佑壮[2]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在支气管哮喘各个发病环节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方中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麻黄、桂枝可阻止抗原抗体的结合,细辛、干姜有抗组织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麻黄有抗5-羟色胺的作用.麻黄、桂枝、半夏具有支气管…  相似文献   

2.
<正>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组成为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祛邪;然而若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用辛温发散之剂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芍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  相似文献   

3.
常钢 《亚太传统医药》2013,9(7):144-145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也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首方子。原方用于"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外寒内饮证。后世对本方应用多有发挥,然必谨守外有表证而内有水饮之基本病机,应用本方加减才能获效。现将笔者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心得记录一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大礼主任医师是湖北省十堰市名中医,临床经验宏富。近年更潜心经方,遥从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长于应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及抢救急危重症。幸与其同仁,亦师亦友,屡有交流,获益良多。兹取其应用小青龙汤治验数则,飨与同道。1验案1.1脑出血后肺部感染赵某,男,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史。3周前因右侧外囊大量出血入住我院外一科。经血肿清除后,病情趋于稳定。后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汗出。胸片提示慢性支  相似文献   

5.
侯兵  马新童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2-123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共十六卷,其文辞古朴,义理深邃,立法详明,病证相应,遣方精当,用药简要,验之临床,效如桴鼓。兹结合临床浅谈对经方运用之管见。  相似文献   

6.
胡瑞  唐方 《陕西中医》2010,31(6):745-745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于寒饮咳喘的代表方剂,具有解表化饮之功,临床多用于咳嗽哮喘类疾患,重用细辛可加强对寒邪宿饮证的疗效。研究表明小青龙汤能降低血浆组胺含量,从而具有抗过敏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治疗过敏性疾患,收效亦佳,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真武汤,原方出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所组成。笔者在临证中化裁本方治疗多种内科杂证。颇能应手取效,兹简介如下一湿温病后期,湿胜阳微发热某男,48岁,1985年9月15日诊。患者于40日前偶染湿温,病后七日曾住某医院按肠伤寒治疗20日而愈。出院四日,复觉肢体沉重,  相似文献   

8.
9.
《伤寒论》方治儿科急症举隅杨子丹(江西省武宁县中医院儿科武宁332300)关键词《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儿科急症1麻杏石甘汤合小承气汤治咳喘聂某,女,2岁,1986年4月23日诊。发热、咳嗽、气逼5d,在当地服中西药治疗不显效而就诊。现症:体温39.8...  相似文献   

10.
王海洲 《陕西中医》2009,30(10):1406-1406
柴胡桂枝汤源自《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临床上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取得好的疗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青龙汤是汉代医家张仲景先师首创,主治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小青龙汤证临床见于多系统疾患,将小青龙汤用之于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而体现了传统医学辨证施治、异病同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凡属寒饮内伏、水寒上射肺系所致咳喘者,皆可使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渗出性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患。亦可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患。临床上只要掌握该方的适应证,便可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具有消食和胃之功。主治一切食积。笔者近年在临床上用本方加减治疗儿科疾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脐疗在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芳 《江苏中医》1995,16(8):18-18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