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室内双支传导阻滞病人的处理措施和疗效。方法:通过对39例慢性室内双支传导阻滞病人长期临床观察,了解其病因、演变及预后,以求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结果:室内双支传导阻滞多见于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患,以右束支传导阻滞加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为主要;有10例(25%)病人在观察期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加重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AVB),有4例死亡。结论:对此类病人应严密观察心电图。  相似文献   

2.
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 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63例 75岁以上老年 AMI进行临床分析 ,并与同期 161例 60~ 74岁和 176例 60岁以下 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75岁以上老年女性 AMI患者明显增多 ,无痛性 AMI多 ( 34.9% ) ,血流动力学受损的体征和并发症、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死亡率均比其他两年龄组多见 ,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75岁以上老年无痛性 AMI多见 ,病情严重程度高 ,并发症发生率高 ,死亡率高 ,而性别对 AMI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室内传导阻滞示预后不良,完全性束支阻滞肯定增加死亡率。与LAHB相反,AMI时(LPHB)左后分支阻滞伴较高死亡率。本研究旨在比较AMI发生急性电轴右偏(RAD),包括典型LPHB和LPHB伴轻度KAD。材料方法:3160例监护病房的AMI,研究其急性LPHB或RAD,剔除其他原因RAD。12导联EKG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术后患者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AMI并行PCI术的患者分为AM 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单纯AMI组,术后3个月观察各组心功能、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与单纯AMI组比较,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病死率明显升高(P均〈0.05)。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心功能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AM 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后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可作为病情恶化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类型。方法对254例AMI分为前壁组(A组)和下壁组(B组),对两组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进行对比。结果A组窦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内传导阻滞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窦缓及房室传导阻滞(AVB)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前壁及下壁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差别:前者以窦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内阻滞多见;后者以窦缓及AVB多见。  相似文献   

6.
束枝传导阻滞 ( BBB)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预后的影响 ,既往的研究涉及较少。作者对非选择性的 894名 AMI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以探讨束枝传导阻滞对 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并对伴束枝传导阻滞的 AMI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进行了概述。894例 AMI患者中 ,伴 BBB者 113例其中左束枝传导阻滞 ( L BBB) 60例 ,右束枝传导阻滞 ( RBBB) 5 3例。BBB的诊断是通过体表心电图所证实 ,这些 BBB患者中有部分病人在 AMI前曾有心电图证实存在 BBB。且伴有 BBB的 AMI患者年龄相对较大 ,既往有 AMI及高血压病史 ,Killp分级大于 级…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院1993~1998年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老年A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38例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以下2个或2个以上标准:1典型的心绞痛病史;2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倍或2倍以上;3心电图动态变化。其中男性81例,女性57例,年龄70~91岁,(平均75.2±3.7)岁。梗塞部位分布: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26例,前壁6例,高侧壁3例,下壁33例,下壁 后壁9例,下壁 广泛前壁5例,下壁 右室梗塞25例,多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13例AMI患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壁AMI组并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高于下壁AMI组(P<0.05),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并发心源性休克(22.2%),死亡(50%),显多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P<0.001,P<0.01)。结论:前壁AMI并发右束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意味着左前降支近端甚至左主干冠脉闭塞,心肌损伤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ST段持续抬高是提示室壁瘤形成的标志。本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室造影探讨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 2 0 0 2年 ,我科共收治ST段抬高的AMI的患者 2 0 0例。伴有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右室肥大、脑血管疾病等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者均除外。入选了 1 40例ST段抬高和非抬高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 :①ST段抬高组 (即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弓背抬高至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近 10年收住院老年AMI 2 0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2组 ,观察组 (伴有RBBB) 2 4例 ,对照组 (不伴RBBB) 179例 ,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 ,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再分为 3组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组 13例 ,与AMI伴新出现短暂性RBBB组 6例及AMI既往有RBBB组 5例进行临床特点及病死率比较。  结果   2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观察组中 3组比较 ,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的前壁AMI及病死率比新出现短暂RBBB及既往有RBBB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  结论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临床经过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56-1357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方法:收集了1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塞后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的类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①前壁心梗后窦速和室内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下壁心梗(P分别<0.05,<0.01),而下壁心梗后窦缓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心梗(P均<0.01)。②下壁心梗并发房性及室性异位节律(未包括室颤)均显著高于前壁心梗(P均<0.05)。结论:前壁心梗及下壁心梗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差别:前者以窦速和室内传导阻滞较常见,后者以窦缓、房室传导阻滞及房室异位心律常见。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伴发束支传导阻滞(BBB),其发生率约为5.11%。多项研究表明,AMI合并BBB的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其住院期间死亡率为33.3%,1年死亡率高达54.8%。AMI即可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也可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AMI时出现新发LBBB提示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肌缺血严重,预后严重不良,已受到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临床工作中AMI伴发RBBB更为常见,发生率为3%~  相似文献   

14.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block,CA-VB)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nf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IWMI)CA-VB的发生率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nterior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AWMI)的2~4倍,且临床表现不同[1]。为比较老年  相似文献   

15.
室内传导阻滞是临床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本文叙述室内传导阻滞的定义、病因、分类、电生理机制及心电图表现和特点。介绍经典的教科书及最新的心电图指南关于室内传导阻滞以及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以推动我国关于室内传导阻滞诊断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比较青年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以指导防治。 方法 对 2 3例 4 0岁以下AMI患者及 4 7例 6 0岁以上AMI患者的易患因素、伴发病、发病诱因、临床表现、4周内病死率及严重并发症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青年组患者吸烟指数、饮酒指数、胸痛发生率明显多于老年组 (P <0 0 5 ) ;而老年组则伴发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病明显多于青年组 (P <0 0 1 ) ;并以劳累、精神紧张为主要诱因 ,其肺部罗音、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及 4周病死率显著增高 (P <0 0 5 )。 结论 青年及老年AMI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具有不同特点 ,在防治中应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纳入近10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522例AMI患者,分为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n=22)、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n=28)及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n=472)。分别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及影像学检查并比较。结果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在糖尿病及陈旧心肌梗死比例、炎性指标、肌酐(CRE)、尿素(BUN)、CK-MB峰值、左房前后径(LAA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房内径(RAD)、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冠脉病变数量方面均高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射血分数(EF)低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P0.05);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在年龄、糖尿病比例、陈旧心肌梗死比例、CRE、BUN、CK-MB峰值、LAAP、LVEDV、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均高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EF低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P0.05);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在炎性指标、CK-MB峰值、LAAP、LVEDV、RAD方面均高于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在年龄和射血分数方面低于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P0.05);结论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并发症多、病情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ction,AMI)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临床工作发现AMI患者多会伴随束支传导阻滞现象[1]。束支传导阻滞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现象,急性心肌梗死时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将加重心室电活动与机械活动脱耦联、活动顺序发生改变,造成异常血流动力学效应显著,从而引起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危重症发生[2]。同时束支传导阻滞由于心室电生理的改变,掩盖或改变AMI典型的心电图表现,造成部分患者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非老年AMI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情况及差异。方法:应用高分辨的血管外超声法检测148例老年AMI、非老年AMI、老年健康者、非老年健康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基础血管内径老年和非老年AMI组较老年和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硝酸甘油年和非老年AMI患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老年AMI较非老年AMI患者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上出现束支传导阻滞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与其30 d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1000例AMI患者30 d全因病死率与束支传导阻滞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260例(26%)有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阻滞170例(17%),左束支阻滞90例(9%)。30 d全因病死率15%(39例)。与右束支阻滞比较,左束支阻滞有更高的共病患病率和病死率(P0.05)。暂时性束支传导阻滞30 d全因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AMI患者新出现的持续性束支传导阻滞是30 d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