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加温湿化面罩在呼吸系统疾病病人面罩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入住呼吸科行面罩吸氧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泡式氧气湿化装置连接面罩行氧疗,观察组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湿化器连接面罩行温湿化氧疗。观察氧疗24 h后2组病人的氧疗并发症及湿化效果,血pH值、PaCO2、PaO2及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口唇干裂、口腔黏膜干燥、咽喉疼痛并发症及湿化不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病人的pH、PaCO2、PaO2和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PaCO2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aO2显著增高(P<0.01),且观察组PaCO2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面罩吸氧病人进行温湿化可明显改善病人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氧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唐志敏 《微创医学》2001,20(1):101-102
氧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疗方法有双孔吸氧管法、单侧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和头罩式给氧等。各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各异,本文对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监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家庭氧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长时间氧疗,本文就家庭氧疗的治疗护理报告如下。1 家庭氧疗的益处11 可以延长低氧血症患者的存活时间,对严重低氧血症的病人,坚持持续吸氧,可使病死率降低30%~40%,而且延长存活时间与每天追加给氧的时间成正比。临床观察,年龄47~82岁的病人68例,每天吸氧19h的这一组病人的死亡率是每天吸氧12h组的1/2。12 增进病人运动的耐力,氧疗后病人可以散步,以增强肌肉力量的恢复,使生活范围扩大,也有助于减少吸氧时间。13 改进神经功能,接受氧疗的病人一般机警程度,运动速度,握力都有良好的改善。2 家庭氧疗的注…  相似文献   

4.
高压氧疗一次性面罩致接触性皮炎一例兰燕(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桂林市541001)关键词高压氧疗;接触性皮炎;面罩何某,女,40岁。因心肌缺血予高压氧治疗,治疗时使用一次性橡胶氧气面罩。治疗第1天后,面罩接触部位皮肤出现瘙痒。再次治疗后,皮肤瘙痒加重,有...  相似文献   

5.
心脏术后患者两种吸氧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直视术后双鼻导管和面罩2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方法将心脏直视术后停用呼吸机后持续氧疗的120例患者,采用2种吸氧方法,在相同氧流量;同一时间段,分别监测患者的氧合指标:pH值、PaO2、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2种吸氧方法的感受。结果2种吸氧方法患者的氧合指标、呼吸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氧疗期间的舒适度双鼻导管吸氧法明显优于面罩吸氧法(P<0.05)。结论双鼻导管吸氧法既能保证有效氧疗又能使患者感觉舒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观察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否有效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方法将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组59例和传统面罩持续气道湿化组59例,两组患者分别相应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和传统面罩持续气道湿化,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气道湿化及气管插管情况。结果两组低氧血症发生、呼吸衰竭、气道湿化满意及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人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更有利于提高氧疗效果和气道的管理,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7.
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敏 《医学文选》2001,20(1):101-102
氧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疗方法有双孔吸氧管法、单侧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和头罩式给氧等。各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各异 ,本文对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监测作一综述。1 各种吸氧方法的优缺点及病人耐受性1.1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 自鼻孔插入鼻咽部约自鼻尖至耳垂的 2 / 3长度 (离鼻孔 8~ 10 cm)。此种方法节省氧气 [1 ] ,不妨碍病人饮食及言谈。世界卫生组织 (WHO)也推荐鼻咽部吸氧。Shann[2 ]观察 12例受检患儿 ,认为鼻前庭吸氧效果不及鼻咽部吸氧。后者使用简单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观察腹部手术全麻后睡眠期氧疗的临床效果和低氧血症发生的时间。方法:50例ASAⅠ-Ⅱ组,年龄20-74岁的病人随机分为睡眠期氧疗组和睡眠期非氧疗组。全麻苏醒拔管回病房后,Venturi面罩给氧,氧疗组持续72小时且非氧疗组在睡眠期则停止吸氧。观察术前晚和术后第1,2,3晚的SpO2值。  相似文献   

9.
<正>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大多数患者存在各种病因、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所以氧疗在ICU的地位可想而知。氧疗的历史悠久,手段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常见的氧疗方式有鼻导管、鼻塞、简易面罩、吸氧面帐、文丘里面罩、非再呼吸面罩,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等。在21世纪初,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氧疗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作为危重患者呼吸支持的替代手段而受到关注。HFNC装置相较于呼吸机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设备的价格低廉、体型小、功率低。近年来,HFNC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ICU主要集中在围气管插管期。本文就HFNC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对其在ICU患者围气管插管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Hindu》1983;3月2日。瑞典研制出一种新的贮藏血液方法,这种方法使输血中心可以应用供血者血液中的各种成份。这种方法称作Sagman技术,据说实际上是增加血液贮藏的潜力。用Sagman技术将血液分离成四种成份:血浆、血小板、白细胞及红细胞(加入营养液)。应用有四个囊袋的一个密闭系统完成这一分离,可大大简化输血中心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手段,在抢救危重病人急需快速大量输血时,为提高输血速度,现临床常采用血压计袖带加压输血法,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袖带的宽度不够。输注400毫升一袋的全血时,血袋所承受的压力不均匀,不能将血液充分加压输出,总是残留一部分,直接影响输血的速度和治疗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其加以改进,制做出一种简易加压输血带,提高了输血速度,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月 《中国厂矿医学》2000,13(2):141-142
正确的氧疗可缓解缺氧引起的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生理改变 ,尤其对慢性呼衰病人正确的氧疗能缓解痉挛的支气管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的通气 ,维持心肺功能。不适当甚至错误的氧疗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有时反而使病情恶化。在用氧过程中护士要重视给氧的各个环节 ,加强对病人的监护 ,才能真正应用氧疗技术为病人解除病痛。下面就两年来对 12 0例慢性呼衰病人氧疗过程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必须掌握慢性呼衰病人氧疗原则 :呼衰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即单纯低氧血症 (Ⅰ型呼衰 )及伴有高碳酸血症的低氧血症 (Ⅱ型 )。医生在诊治以后是根据病…  相似文献   

13.
梁自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525-3526
目的:连续观察昏迷患者在氧疗过程中SpO2和PetCO2的变化,探讨有效提高昏迷病人氧疗效果的吸氧方式,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62例昏迷病人为观察对象,按给氧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面罩吸氧组和鼻塞吸氧组,每组31例,氧流量均为6 L/min。吸氧前、吸氧后4 h及8 h后观察心电监护指标,记录SpO2和PetCO2的变化。结果:与吸氧前相比,两组吸氧后4 h和8 h SpO2显著增加(P<0.01),吸氧后4 h PetCO2显著降低(P<0.01);与鼻塞吸氧组同时期比较,面罩吸氧组吸氧后8 h的PetCO2显著增高(P<0.01)。结论:两种吸氧法均能显著提高SpO2和降低PetCO2,长时间大流量的面罩吸氧可导致PetCO2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微阻力面罩对气管切开和昏迷病人行高压氧治疗,以达到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的目的。方法采用微阻力面罩,此面罩有个气囊使氧气贮存在其中,病人吸气时就取自该气囊中的氧气。结果微阻力面罩的应用,使气管切开和昏迷病人得到了和其他患者一样的治疗。结论应用微阻力面罩,使气管切开和昏迷病人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使病人缺氧状态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温加湿对于文丘里面罩氧疗患者的舒适度和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2月我院ICU采用文丘里面罩氧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具有加温加湿的RT212型管路为患者进行加温加湿(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瓶装湿化水进行发泡式湿化(n=40例)。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文丘里面罩氧疗第一天、第三天呼吸道不适感:口腔干燥,鼻腔干燥、咽喉部疼痛等呼吸道不适症状,以及患者咳痰难易程度。结果试验组采用加温加湿氧疗后第一天、第三天鼻腔干燥、口腔干燥、咽喉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咳痰难易成度较对照组容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文丘里面罩氧疗患者进行加温加湿氧疗后,能够明显降低氧疗期间上呼吸道的不适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  相似文献   

16.
Venturi面罩吸氧与双侧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慢阻肺病氧疗是关键措施之一,临床应用的氧疗方法有单侧鼻导管吸氧及鼻塞吸氧,由于这两种方法吸氧浓度不恒定,易堵塞,对局部有刺激性,大多数患者不能耐受,临床已基本不使用。老式面罩吸氧易致CO_2潴留,临床上未能广泛使用,比较广泛使用的有双侧鼻导管吸氧及新型的Venturi面罩吸氧。我们选择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在心肺复苏期间球囊面罩通气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通气支持和供氧方法,现有技术之球囊面罩通气时存在面罩与面部难以密封、潮气量难以控制、操作需严格培训而且难以规范等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与患者面部完全密闭,以保证有效通气量的呼吸面罩;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并能定量控制供气量的气囊,以实现控制性通气,使球囊面罩通气易于在公众急救中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危险性大,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尤其是胸部手术操作对病人的呼吸功能及循环功能影响较大,低氧血症是其术后常见并发症。患者可因低氧血症引发各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肺部急性感染等,常危及病人生命。合理氧疗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将储氧面罩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临床上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部恶性肿瘤患者摆位的精确度。方法:在模拟定位机的定位帮助下制作面罩。结果:通过面罩的使用使患头部恶性肿瘤的病人得到更精确的定位。结论:面罩固定技术对头部恶性肿瘤患者摆位的精确度有很大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现代输血技术不断提高,血液成分制品、血液代用品的运用为安全用血提供了保证,目前输血已经非常安全,但输血会引起传播性疾病、免疫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等仍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输血可以使临床患者感染机会增加、肿瘤患者复发等不利结果,使输血治疗效果打了折扣,合理、科学、安全、高质、有效成为目前输血的目标.不合理输血导致血液浪费、增加病人输血风险;同时不合理输血可使血库血液制品暂时短缺,进而威胁着病人的治疗;合理输血已经成为输血工作者的共识.向同仁提供本院对临床合理用血管理措施,供同仁参考,希望共同探讨医院规范用血办法,使输血工作真正成为"为民健康"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