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大肠癌的流行病学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2年全球有100万例大肠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新发肿瘤的9.4%),男女发病率类似(1.2:1)。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居第5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筛查方法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大肠癌的流行病学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02年全球有100万例大肠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新发肿瘤的9.4%), 男女发病率类似(1.2:1).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居第5位[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2].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日前仅5%的大肠癌患者在早期得到诊断,大部分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大肠癌的诊治水平,寻找能够用于早期诊断、治疗观察、预后判断且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肿瘤标志物,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在大肠癌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2):1233-1233,1235
大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恶性肿瘤中由第4位上升为第3位。在进行了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术后复发的比例仍较高。大肠癌的术后复发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术后患者有无复发,并及时进行治疗足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大肠癌至今为止尚无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不同类型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出现于不同类型的肿瘤,而同一种肿瘤也可以出现2个以上的肿瘤标志物。所以,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检测55例大肠癌患者及25例健康人的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199)的水平,以探讨其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L-OHP)85mg/m^2,静脉滴入2小时,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入2小时,5-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后予以600mg/m^2持续静脉滴入22小时,第1、2天;每2周重复,28天为1周期。应用3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39例患者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9例,总有效率43.6%,疾病控制率92.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个月。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为主要不良反应,无IV度不良反应。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结果显示:大肠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死亡率居第2位,5年生存率为64.5%,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大肠癌的诊断方面,内镜和病理学活检成为"金标准",影像学为常规的辅助性手段。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份至10月份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及肛门外科行改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在第4~6位,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可排在第1~2位.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并与西方国家接近,国内发病率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有4万人死于大肠癌.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我国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2002年大肠癌新病例102.3万,死亡52.9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局所有癌症的第3位和第4位。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尽管术式及药物辅助治疗不断改进,但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50%左右。因此,能及时发现癌细胞在区域淋巴结中微转移的观点已经开始受到国内外医学界极大关注,成为当今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第3位,在肿瘤引起的死因中排第4位。许岸高等研究报道,广东地区1985-2004年的10年间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多。大肠癌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现将538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延误诊治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大肠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第2~3位。近十多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地区大肠癌已列恶性肿瘤发病率的3~4位,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大肠癌的诊断、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大肠癌的总体疗效并无明显改善。在国内,大肠癌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徘徊在50%左右。与其他肿瘤一样,提高大肠癌总体疗效的有效途径是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大肠癌患者中乳腺癌敏感蛋白I型(BRCA-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qPCR)检测54例大肠癌患者组织标本中BRCA-1、ERccmRNA表达,比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1)BRcA_1mRNA低表达20例(37.04%),高表达34例(62.97%)。BRCA-l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37,P=0.034);(2)BRcA_1mRN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47.84月)高于高表达患者(35.36月,P=0.137);(3)BRCA-lmRNA表达在1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中总生存时间高表达患者(32.6月)长于低表达患者(9.5月,P=0.026);至肿瘤进展时间高表达患者(10.3月)长于低表达患者(4.3月,P=0.026);(4)ERCCmRNA低表达14例(25.93%),高表达40例(74.07%)。ERCC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O.05);(5)ERCCmRN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49.50月)高于低表达患者(30.33月,P=0.014);(6)ERCcmRNA表达在1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中总生存时间低表达患者(41.1月)长于高表达患者(20.7月P=0.018);至肿瘤进展时间高表达患者(9.5月)长于低表达患者(8.9月,P=0.966);(7)ERCC与BRCA-1表达有相关性,(r=0.497P〈O.05);(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mR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大肠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ERCCl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大肠癌患者铂类化疗生存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生存期的预测指标;ERCC与BRCA-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但BRCA-1目前尚不能作为大肠癌患者铂类化疗生存期的预测指标,需进-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肿瘤的发病率在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膀胱肿瘤[1],而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2].  相似文献   

13.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02世界范围内共发病93.4万(占癌症发病第四位),死亡70万(占癌症死亡第二位),其发病率与死亡率相近,说明治疗效果差,其5年生存率约为20%-30%,明显低于大肠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DP)受体(AdipoR1、AdipoR2)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大肠癌组织中ADP受体的表达,并结合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dipoR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45%(47/55),Adipo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18%(43/55)。AdipoR1和AdipoR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均〉0.05),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有关(P均〈0.05)。AdipoR1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负相关关系(r=-0.423,P〈0.01)。结论ADP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它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25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COX-2表达。结果: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9.2%,而腺瘤的表达率为52.0%,COX-2在大肠癌组织与腺瘤表达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肠黏膜中未检出COX-2。COX-2在大肠癌中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COX-2表达水平增高.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由于大肠癌发展相对缓慢,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72%以上。然而,本院自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诊的648例大肠癌中就有443例因早期误诊、漏诊而丧失了早期根治的机会,误诊率高达68.36%。作者就648例大肠癌分析如下,以期能唤起同道对早期大肠癌的警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X-2,iNOS,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中COX-2,iNOS,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58例大肠癌组织中COX-2,iNOS,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1%(46/58)、84.48%(49/58)和79.31%(46/58),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与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VEGF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COX-2与iNOS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COX-2、iNOS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二者可能与VEGF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8 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18 F-FDG PET/CT )联合肿瘤标记物检测即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对大肠癌及术后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2例诊断大肠癌及术后大肠癌患者,同时进行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检测的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6.8岁。PET/CT对比早期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密度的高低变化;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对比其数值高低变化,对可疑病灶做出良恶性地判断。结果 PET/CT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联合诊断大肠癌原发的准确率为95.6%。对大肠癌分期的诊断,灵敏度92.8%,特异度88.8%,阳性预测值92.8%,阴性测值80%,准确度91.3%。PET/CT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联合对大肠癌术后分期的诊断,灵敏度100%,特异度94.4%,阳性预测值96.8%,阴性测值100%,准确度97.9%,改变临床分期29.1%。结论18 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记物CEA、CA199检测提高了对大肠癌及术后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在临床对大肠癌及术后治疗策略起到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2002年结直肠癌新病例102.3万,死亡52.9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所有癌症的第3位和第4位。在现有2460万癌症患者中,结直肠癌占11.4%。近年来,我国青年人(〈30岁)大肠癌呈上升趋势,但性别无差异。我国发病年龄普遍比西方国家平均提早10年左右。  相似文献   

20.
肾盂癌是起源于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占肾肿瘤的6%-10%,在肾脏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肾癌,其中90%为移行细胞癌,8%为鳞状上皮癌,而腺癌不到1%,并且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1]。85%的肾盂移行细胞癌是低分期、表浅性、乳头状、菜花状或广基浸润生长的新生物,肿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