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胃类癌临床相对少见,是一种以低恶性度和具有转移复发潜能为特点的恶性肿瘤,治疗和预后与胃腺癌明显不同.近年来临床病例报道呈上升趋势,术前胃镜活检难以获得正确诊断,尚无标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诊断、治疗和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1月长海医院普外科经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6例胃类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寄随访信或电话回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期6个月至3年不等.结果 至随访结束尚有13例患者生存,死亡病例中1例术中探查发现肝脏及腹腔广泛转移未行手术,其余2例表现为溃疡浸润性肿块,为形态不规则的单发大溃疡,伴有腹腔干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腹水.结论 胃类癌较为少见.术前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诊断胃类癌准确率较高.手术治疗是胃类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男女比例1.86∶1,平均年龄59.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和腹泻。病灶中位大小4 cm,肿瘤直径≤2 cm者5年生存率88%,直径>2 cm者5年生存率为32%(P=0.0038)。T1-2、T3和T4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明显差异(P<0.01),分别为82%、44%和17%。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31%(P=0.0017),总5年生存率52%。结论手术是胃肠道类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预后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女 ,38岁。主因间断性排黑便 0 .5 a就诊。于 0 .5 a前患者开始出现排黑色大便 ,量不多 ,稀便 ,无脓 ,无里急后重感 ,上述症状间断出现 ,感觉上腹部隐痛 ,不影响饮食 ,无低热。近 1个月来症状加重 ,无呕吐及腹胀。检查 :精神倦怠 ,重度贫血貌 ,结膜苍白 ,BP94/ 71mm Hg,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 ,全腹柔软 ,上腹剑下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及肿物 ,肝脾不大 ,肠鸣音稍活跃。胃镜示 :胃小弯侧可见 2~ 3个小溃疡 ,有出血。X-线钡餐透视 :胃窦部可见一约 4cm× 3cm大小充盈缺损 ,粘膜较稀疏 ,提示胃癌。血常规 :Hb6 0 .0 g/ L,WBC5 …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0例胃肠道类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的胃肠道类癌病人有腹胀,27%出现腹痛或便秘,未发现类癌综合征病例.术前53%的病人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确诊.直肠类癌占33%,胃类癌及十二指肠类癌各占20%.所有病人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直径0.5~6.0 cm,20%的肿瘤侵及浆膜层,伴淋巴结转移者占20%.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5年生存率占60%.平均生存期为(73±26)个月,其中肿瘤直径不超过2.8 cm者为(82±5)个月,超过2.8 cm者为(52±6)个月,P=0.0142;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肌层者为(78±5)个月,肿瘤侵及浆膜者为(47±10)个月,P=0.007;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为(49±10)个月,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为(77±5)个月,P=0.0081.生存分析提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预后.结论:胃镜与结肠镜检查有利于胃肠道类癌的诊断,完整切除病变为治疗的有效手段,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胃类癌11例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类癌又称胃嗜银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病,占胃肠道肿瘤的1·5%[1]。是由胚胎时期原始分泌细胞发生的低度恶性肿瘤。现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胃类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35~72岁。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7例,咽下困难4例,便血5例,消瘦8例,贫血6例,其中有2例出现面色潮红、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1·2 X线表现贲门胃底部类癌5例,均表现为贲门区充盈缺损,贲门呈增厚喇叭口状,管壁僵硬,黏膜破坏,或呈贲门下盘状隆起块影;胃体小弯侧类癌2例,小弯侧有较…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提高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率,防止误诊,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方法:对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14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发生于消化道各个部位,本组以直肠最多,内镜多表现为淡黄色广基隆起性病变,超声内镜示来源于黏膜下层低回声肿块,所有病例均行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免疫组化标记物:CgA、NSE、Syn均阳性。14例中单纯内镜治疗9例,占64.3%;内镜治疗追加外科手术3例,占21.4%;外科手术治疗2例,占14.3%。结论:消化内镜加活检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是除外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类癌的另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胃肠道类癌诊治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胃肠道类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的胃肠道类癌病人有腹痛,30%出现腹胀,未发现类癌综合征病例。术前48%的病人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确诊。直肠类癌占38%,胃类癌及十二指肠类癌各占20%。所有病人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直径平均为2.70±1.79cm,24%的肿瘤浸及浆膜层,伴淋巴结转移者占20%。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5年生存率占54%。平均生存期为(67.2±18.9)个月,其中肿瘤直径不超过2.70cm者为(80.4±5.0)个月,超过2.70cm者为(80.4±5.0)个月;肿瘤浸润深度不超过肌层者为(76.3±3.1)月,肿瘤侵及浆膜者为(51.2±5.8)月;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为(50.2±4.6)个月,不伴淋巴结转移者(76.5±4.7)个月。生存分析提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消化道类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完整切除。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 ,因其生长缓慢 ,组织结构象癌 ,有恶变的可能而称为类癌 ,其中 ,胃类癌更少见 ,发病率极低。本院 1999年收治一例胃类癌患者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人薛丽君 ,女 ,31岁 ,农民。该患者间断上腹部疼痛 ,伴乏力、食欲不振入院 ,当时胃镜诊断 :胃体部大弯侧中部可见 2 0× 2 0cm ,蘑菇样长蒂息肉 ,蒂长 1cm ,其旁可见多个小息肉 (广基 ) ,入院时查体 :贫血外貌 ,结膜苍白 (轻度 )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 (- ) ,中上腹部深压痛 (+) ,无包块 ,肝脾未及 ,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 :生化 :LDH92 0u/L ,…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肝脏类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6岁.因查体发现肝脏占位3d人院.无不适主诉.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乙肝五项阴性,AFP、CA199阴性.CT检查:肝左外叶可见4cm×3.5 cm低密度影,动脉期可见强化,延迟期及静脉期强化减弱,考虑肝癌.患者行肝左外叶切除术.病理结果:左外叶内中央可见暗红色区域,3 cm×3 cm×2 cm,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免疫组化结果:Syn(+),CK8/18(++),CK19(+),CgA(+),Hep-1(一),AFP(一),CK7(一),CD34(-),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肝脏类癌.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病例报告男 ,85岁。因反复腹泻 1a余 ,再发 1周于 2 0 0 0 - 0 3入院。 1a来反复出现解黄稀便 ,有时呈水样便 ,3~ 4次 / d,无粘液脓血及里急后重 ,多次查大便常规正常 ,反复给予抗生素 ,乳酸菌制剂 ,及中药治疗 ,症状反复。查体 :慢性病容 ,t36 .8℃ ,P80次 /min,R2 1次 / min,BP143/ 83mm 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双肺无异常 ,HR80次 / min,律齐 ,腹软 ,肝脾未及 ,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 :大便常规无异常 ,未见霉菌 ,大便培养 (- ) ,腹部 B超未见异常。初步诊断 :慢性腹泻 :1消化不良 ?2结肠炎 ?3肠易激惹综合征 ?4消化道肿瘤… 相似文献
15.
我科2002—09/2007—06共内镜下诊治结直肠类癌65例,结合文献复习,就结直肠类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类癌(Carcinoidtumors)是指原发于人胚神经嵴或外胚层基板的嗜银细胞肿瘤,由于临床医师对类癌的认识水平不够和临床检测手段的限制,类癌常难以在术前确诊。笔者于1991年1月~12月发现4例消化道类癌,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 男,28岁。因反复黑便、上腹疼痛5年入院。5年来因间歇黑便、贫血,先后住我院中医科及外科治疗,两次行胃镜检查及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第一次诊断浅表性胃炎、幽门部息肉伴小溃疡,第二次诊断幽门平滑肌瘤。体检未能触及腹部肿块。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
男,27岁。因胸部胀痛2a,加重伴气促4个月余入院。2004—07患者出现胸部胀痛,未重视。2006—04患者胸部胀痛加重并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无其他伴随症状。半个月后出现发热,为间歇性,体温最高39℃,无咳嗽、咯血。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男 ,51岁 ,农民。主因腹胀、食欲缺乏 2个月 ,恶心、呕吐 5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 :体温 3 6 6℃ ,脉搏80 /min ,呼吸 2 0 /min ,血压 10 5/ 80mmHg ,慢性病容 ,消瘦 ,皮肤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大 ,双肺呼吸音清 ,心率80 /min ,律齐 ,未闻及杂音 ,舟状腹 ,无肠型及蠕动波 ,未扪及腹部包块 ,全腹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腹部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稍减弱。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16 4× 10 9/L ,血红蛋白 13 7g/L ,血小板 2 4 5× 10 9/L ;丙氨酸转氨酶 68U/L ;血钾 2 87mmol/L ;尿常规、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9.
20.
1病历摘要女,42岁。1998-07以“反复咳嗽、咯血3个月余”为主诉到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好,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部气管听诊可闻及吸气性哨鸣音,胸片示:双肺及纵隔未见异常,B超:腹部未见异常,螺旋CT薄层扫描见中段气管内自左前壁向腔内生长的一息肉样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 cm×1.5 cm×1.5 cm,表面光滑,密度均匀,CT值37.6 Hu,气管软骨环无破坏,纤维支气管镜见距声门约7 cm气管左前壁一2cm×1.5 cm×1.5 cm息肉样肿块,取材经病理学确诊为典型类癌,给开胸行气管环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术,术后病检报告气管切缘阴性,给CAP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