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复杂,既往多将它们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10年来对其认识逐渐加深.现将作者1998~2006年收治的GIST 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莉英  杨晶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067-1068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发生在消化道的少见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1%~3%。它是一种胃肠道肌层的非上皮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以往常诊断为平滑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电镜、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对GIST的诊断与治疗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治疗的39例GIS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原发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肿瘤,其在胃肠道肿瘤中所占比例〈1%。临床上易误诊为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如诊断明确,手术切除配以新研制的分子靶向新药,有望改善预后。现对近年来GIST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位于胃肠道管壁内。具有低度恶性倾向的一类肿瘤。这类肿瘤起源常见于三个方面:即肌源性、雪旺氏细胞的神经源性、自主神经性肿瘤,这三者在病理组织学光镜下的特征十分相似,极易混淆,免疫组化检查多出现反常并相互矛盾。1983年由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最近Miettinen等才将其定义为原发于胃肠道、大网膜和肠系膜的C—Kit染色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细胞的间质肿瘤。1996年2月至2003年1月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3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以前人们常将其认作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称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但是,越来越多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发现它与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存在许多差异,而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无论是在电镜研究,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肉瘤,属于间叶肿瘤的一种,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性,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对GIST的认识越来越成熟。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54例手术证实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原发于胃肠道以间叶源性梭形 (抑或上皮样 )细胞形态组成的一类肿瘤归属于平滑肌抑或神经源性肿瘤 ,并根据其相应的病理特征划分为良性、恶性及其各种亚型。随着组织化学 (组化 )、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新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以往大多数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抑或神经源性的间叶性肿瘤 ,既非典型的平滑肌肿瘤 ,也不同于神经鞘 /神经纤维瘤 ,而系一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独特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并命名为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 [1 3 ] 。GIST概念一经提出 ,即引起临…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数十年里,消化道的间质肿瘤概念和分类混乱,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分类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书凯 《临床荟萃》2008,23(17):1252-12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1983年由Mazur等提出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1],过去通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GIST是近十年来临床病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雪旺细胞瘤的胃肠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无特异性。以往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现对本院收治的23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数十年里,消化道的间质肿瘤概念和分类混乱,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分类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廖向群  戴文森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62-462,472,i002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没有特异性。以往常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的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1]。现对我院收治的28例GIST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寻找早期诊断的依据和最佳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GIST均为我院1997—2004…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壁、肠系膜、网膜或腹膜后腔。1983年Mazur clark利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间质肿瘤的组织来源进行观察,提出了GIST的概念。近年来,对GIST的发生机制、组织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GIST被定义为一种存在频发C—kit基因突变,表达KIT蛋白,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比较少见,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后判断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大多数是平滑肌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的进展,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lnal stromal tumors,GIST)这一概念。GIST实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问叶性肿瘤,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颇为困难。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IST)于1983年由Mazu等提出,是少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与常见的上皮来源胃肠道肿瘤相比有较大差别。GIST最常发生于胃(60%),占胃部肿瘤的1%~3%。目前关于胃间质瘤报告较少,本文对我院近3年确诊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手术病理,探讨胃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肿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光镜观察28例GIST,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SMA及S-100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多数GIST显示梭形细胞形态,少数GIST显示上皮细胞形态或两者混合形态,在GIST中CD117阳性率为78.57%,CD34阳性率为46.43%。结论GIST缺乏定向分化,CD117和CD34联合检测可协助与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鉴别;在GIST良、恶性判断上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观察以及生物学行为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少量为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道,肠系膜及腹膜。近年来GIST伴发消化道上皮源恶性肿瘤,如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报道逐渐增加,但GIST合并的肾癌病例极为罕见,国际上见于报道的也仅有数例.现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胃肠道间质瘤合并肾癌病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GIST)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本科1998至2005年诊治GIST2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983年由Magur和Clark提出并命名。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应用,发现GIST起源于间叶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征,可以向平滑肌、神经分化或不定向分化,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