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眩晕证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宝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56-57
眩晕一证,临床颇为多见.然纵观其证治医家多是重肝责肝,用平肝镇肝之法,从肝论治,疗效颇著.然笔者临床辨治眩晕,见证颇多,今就临床所见,略陈一得. 相似文献
3.
4.
5.
6.
8.
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8)
脱发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病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然而现代医学对其始终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试从中医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古今文献记载及现当代名家临床经验,从辨证分析、内服方药及外治等方面入手,对脱发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进行研究,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11.
雷翔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6):18-19
淋证为一全身性病证,原因很多,如《中藏经》说"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营卫耗失"皆可致淋.若仅从肾与膀胱论治,不仅视野局限,亦失辨证要旨.今笔者分虚、实两类,就常见淋证的治疗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2.
13.
疔疮是外科常见病 ,发病迅速 ,病情较重 ,因其坚硬且根脚如钉丁之状 ,所以称之为疔疮。此病随处可生 ,一般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如治疗不当 ,发于颜面部的容易走黄 ,危害极大。发于手足部的可以损筋伤骨 ,影响活动功能。按其发病部位及性质可分为 :颜面疔、手足疔、烂疔、疫疔、红丝疔等。《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膏粱之变 ,足生大丁。”它的病因由五脏蕴毒 ,食甘肥厚味、醇酒辛辣或感受四时不正之气 ,昆虫咬伤所致 ,总之均因火毒而生 ,或先由体内郁伏火热 ,继而感染疫毒 ,内外合邪而发生此病。疔疮乃火毒之证 ,故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15.
病例1.刘某,男,72岁,2006年4月1日初诊。
患者今年2月初因右侧头面部起水疱,疼痛剧烈,在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以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干扰素,口服阿昔洛韦片后,水疱逐渐干燥,但疼痛无明显好转,夜眠不安。检查:右侧头面部有数片色素沉着,少许结痂及脱屑,舌苔暗,苔白,脉弦滑,口干苦,便干。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辨证:气滞血瘀,毒热未尽。治法:解毒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紫草15g,茜草15g,板蓝根30g,丹参15g,枳壳10g,木香10g,厚朴10g,延胡索10g,全蝎10g,木瓜10g,制乳没各10g,全瓜蒌15g,大黄6g,薏苡仁30g,牛膝10g。服用7剂后,疼痛减轻,继服14剂,疼痛消失。 相似文献
16.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