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孙思邈的肝气虚和肝虚寒的理论概念与临床应用。方法 对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之肝气虚和肝虚寒的主症、主药和主方及药物使用频率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肝气虚和肝虚寒表现以肝功能失调和一系列虚证为主的症状 ,但不一定全为虚寒症 ,也可能兼挟少量虚热症。方剂可以寒热兼夹、攻补并用。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炙甘草和桂心。结论 肝气虚与肝虚寒理论现已很少应用 ,经对孙思邈的肝气虚、肝虚寒之主症和治疗观分析后认为 :肝气虚和肝虚寒表现以肝功能失调和一系列虚证为主的症状 ,但不一定全为虚寒症 ,也可能兼挟少量虚热症 ,这反映了孙氏的症候辨证以综合分析为主。孙氏遣方用药以对症和有效为宗旨 ,绝不拘泥于某药之性味 ,也不忌讳寒热、攻补兼用。  相似文献   

2.
从本虚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癌前病变,病位在胃,和肝脾相关,病理变化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脾胃气虚和胃阴亏虚,标实多是痰凝、血瘀。病因多和现代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关。治疗上多以补虚去实为大法,但更注重于补虚,以期达到养正则积自除,脾胃气虚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阴不足多用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本病时,病证结合,并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从整体出发着重调整人体状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气虚、血虚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中医气虚、血虚病理变化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9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方法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气虚与血虚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1);气虚、血虚与红细胞、血红蛋白值之间均存在着相关性(P<0.05);血虚不同病理改变程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能单纯依靠红细胞、血红蛋白值来诊断气虚、血虚证。  相似文献   

4.
从脾论治腰椎骨质增生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骨质增生症以往多从肾论治。但临床观察发现,脾虚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脾位中央,脾虚则五脏俱虚。肾精亏损,则骨失所养;肝虚血少,则筋失滋荣;脾虚湿阻,瘀血阻络也是本病发病的基本病机。脾虚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健脾益气,祛湿止痛为腰椎骨质增生症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甘肃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兼夹体质的相关性,研究痛经的好发体质。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611名调查对象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痛经女大学生中两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三种兼夹体质出现的频次,前四位者依次为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结论:高校女大学生痛经情况普遍存在,尤以兼夹体质出现较多。探讨女大学生痛经与体质状况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临床辨体施养,为预防女生痛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 1 5 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 ,观察肝肾阴虚型、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阴虚精亏型在性激素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1雌激素 ( E2 )、促卵泡生成素 ( FSH)、促黄体生成素( LH)、睾酮 ( T)水平及 LH/ FSH值在各证型间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2阴虚肝旺型及阴虚内热型 E2 水平均较脾肾阳虚型显著降低 ,P<0 .0 5 ;3阴虚肝旺型、脾肾阳虚型、阴虚内热型、阴虚精亏型的 E2 水平均较肝肾阴虚型显著降低 ,P<0 .0 1 ,而前者的 LH、LH/ FSH均较后者显著升高。说明肝肾阴虚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共有的早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从中风病虚与毒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中风病虚毒夹杂的病证特点,可分为气虚瘀毒证、气虚痰毒证、阴虚火(热)毒证,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水平,探讨慢再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方法 筛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及肝肾阴虚三型.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sFas含量.结果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象、sFas均低于正常人(P<0.01);三个证型组间外周血象无统计学意义;肝肾阴虚组与脾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三型sFas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Fas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肾阳虚组、肾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结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象无关,与血清sFas含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阴虚证患者的证素分布情况及肠道菌群差异性,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共收集慢性胃炎阴虚证患者52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阴虚证患者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 CNAG)阴虚证患者17例,以及健康人31例。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证素分布差异,并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肠道微生物检测,寻找差异菌群,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证素分布与肠道菌群差异性的关系。结果 (1)证素分布情况: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常见兼夹病性证素为热、气滞、痰、湿、食积、气虚、阳虚、阳亢。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阴虚证的常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常见兼夹病性证素为:热、气滞、痰、湿、食积、气虚、血虚、阳虚。两组间各病位证素分布无明显差异;兼夹病性证素在积分的比较中,痰证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物种组成情况:属水平上,与健康组相比,CAG阴虚组在卟啉单胞菌属和经黏液真杆菌属上的丰度明显增加(P<0.01);在嗜胨菌属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菌属上的丰度增加(P<0.05);CNAG阴虚组在卟啉单胞菌属和嗜胨菌属上的丰度明显增加(P<0.01),在放线菌属上的丰度增加(P<0.05),在Lachnospiraceae_UCG010、UCG003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的丰度上减少(P<0.05)。相比CAG阴虚组,CNAG阴虚组在经黏液真杆菌属的丰度上明显减少(P<0.01);而CAG阴虚组在厌氧菌属、粪球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的丰度上相较于CNAG阴虚组出现明显富集(P<0.05)。LEfse分析共获得17个生物标记物,CAG阴虚组4个,CNAG阴虚组11个,健康组2个。结论 CAG与CNAG阴虚组的证素分布存在差异,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丰度存在差异,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胃炎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寒湿环境因素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为建立内外合邪动物模型做一初步尝试。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湿组、肺气虚组、肺气虚加寒湿组,每组10只。肺气虚组模型复制采用气管注射脂多糖与烟熏的复合方法。造模28 d后,肺气虚加寒湿组与寒湿组给予寒湿环境一周,于造模前、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精神活动、毛色、进食量、饮水量、体重、皮肤、关节及大便情况,连续观察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气虚组大鼠进食量、饮水量均明显减少,体重增长明显减慢(P<0.05或P<0.01)。与寒湿组、肺气虚组比较,肺气虚加寒邪组大鼠进食量、饮水量明显减少,且体重都较给予外环境前减轻(P<0.05)。肺气虚组大鼠在精神状态、活动、毛色、皮肤、关节及大便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而肺气虚加寒湿组表现尤为明显。结论寒湿环境对正常及肺气虚大鼠的一般情况都有影响,对肺气虚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在矮小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健飞 《海南医学》2012,23(9):40-41
目的评价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激发试验对儿童GH缺乏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年间收住院的26例矮小患儿应用精氨酸与可乐定两种药物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GH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药物激发后GH峰值在30min和90min出现最多,GH完全缺乏者4例,占15.38%;部分缺乏者4例,占15.38%;完全不缺乏者18例,占69.23%。结论矮小患儿有部分是GH完全缺乏或部分缺乏所致。精氨酸与可乐定联合激发试验可作为临床诊断GH缺乏症的确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膈气虚"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伤寒杂病论》中,古今注家多将其从宗气虚或胃气虚的角度作解,未免有"郢书燕说"之嫌。通过对膈气源流的考证与分析,发现"膈气"一词多指疾病的名称或症状。通过"膈气实"概念的构建,并结合相关语境对"膈气虚"进行分析,得出"膈气虚"是指无形之热客于膈间的一种病理状态,"虚"在此并非形容人体正气的亏虚,而是对无形邪热的描述,造成将"膈气虚"解为"宗气虚"或"胃气虚"的原因主要源于"虚"字在中医语言中的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3.
1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虚证证候分布规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中医虚证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80例CRF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中医虚证证候分布特点。结果:CRF患者虚证以脾肾气阴两虚为主,占45.6%;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次之,分别占20.0%与17.8%;阴阳两虚证占10.6%,肝肾阴虚证占6.1%。同时,CRF患者虚证证侯分布有其阶段性,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以脾肾气阴两虚和脾肾气虚为主;尿毒症期虽然仍以气阴两虚为主,但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均有所增加;肝肾阴虚散见于各期。结论:脾肾气阴两虚证为CRF虚证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4.
栗锦迁教授对心悸的治疗本于《内经》、法于张仲景,总结出该病虚实两分、兼顾五脏、全面考虑、突出主证、灵活辨治等观点。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总体上分为以虚为主证型和以实为主的证型,以虚为主的证型包括阳虚气弱和气血两虚两大类。正虚致悸(阳气不足、阴血不足)和邪实致悸(火热致悸、水饮及痰饮致悸、瘀血致悸)。以实为主的证型包括痰火扰心、痰浊阻闭、心血瘀阻、七情郁结、突受外惊。在该病的辨证治疗上,强调要兼顾虚实两端,脏器亏虚需首辨阴阳气血,标实需分清水饮、痰浊、瘀血,以及其两两组合或三者共见中的主要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邪实特征灵活组方,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功补结合做到攻不伤正,补不滞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客观定量地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分布频率,为其先验概率分布情况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6月4日,采用双人双机独立检索并交叉核对,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篇,研究对象33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分布频率为0.45[95%CI(0.33,0.58)];气阴两虚证的分布频率为0.44[95%CI(0.35,0.53)];瘀血阻滞证的分布频率为0.31[95%CI(0.17,0.49)];湿浊中阻证的分布频率为0.24[95%CI(0.01,0.47)];阴津不足、燥热内生证的分布频率为0.23[95%CI(0.04,0.42)];阴阳两虚证的分布频率为0.19[95%CI(0.15,0.23)];肝肾亏虚证的分布频率为0.17[95%CI(0.11,0.25)];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的分布频率为0.12[95%CI(0.07,0.19)];阴虚内热证的分布频率为0.05[95%CI(0.01,0.2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气阴两虚证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证、阴阳两虚证在不同病程分布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分布频率最高;气阴两虚证的分布情况存在地域差异;肝肾亏虚证、阴阳两虚证的分布频率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对小鼠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小鼠按急性重复缺氧方法制成缺氧耐受模型 ,SOD组于缺氧前 5min腹腔注射SOD ,观察SOD对缺氧耐受形成中脑组织中的谷氨酸 (Glu)和天冬氨酸 (Asp)的影响。结果 SOD对正常脑组织EAA含量无影响 (P >0 .0 5 ) ,SOD组与缺氧组在缺氧耐受形成后 30min、75min、12 0minEAA含量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SOD能明显降低脑组织中EAA含量 ,从而发挥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全国不同地域14家单位对1500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的问卷调查,应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软件,系统规范化录入肺结核中医四诊信息及各项辅助检查。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证候主要集中在肺阴虚证(40.3%)、阴虚火旺证(20.4%)、气阴两虚证(19.5%);肺阴虚证的相关因素为白介素-1,阴虚火旺证的相关因素为白介素-10,气阴两虚证的相关因素为肿瘤坏死因子,阴阳两虚证的相关因素为CD4+淋巴细胞、干扰素-γ,肺脾两虚证的相关因素为肿瘤坏死因子,肺肾阴虚证无相关因素。总结出临床上常见6个证候的症状、舌、脉。结论对肺结核客观指标的研究非常必要,本课题初步总结出11个证候相关的免疫因子。初步总结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不同程度尿碘缺乏对母婴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1日-2012年3月31日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参加围生期保健的孕妇549名筛查尿碘,根据尿碘值分为正常组、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和重度缺碘组,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观察孕妇缺碘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以下简称“甲低”)的发生率,随诊其所生新生儿足跟血TSH水平,了解不同程度尿碘缺乏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结果亚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为3.10%,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为1.09%。正常组、轻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重度缺碘组亚临床型甲低发生率逐渐增高,分别为0.35%、3.08%、4.17%、15.00%,各组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分别为0、0.77%、2.78%、5.00%,其中,正常组甲低发生率与其他三组、轻度缺碘组甲低发生率与重度缺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缺碘组与中度缺碘组、中度缺碘组与重度缺碘组甲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缺乏程度与孕妇甲低的发生率有关联,且呈线性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足跟血TSH筛查阳性10例,进一步确诊无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结论孕妇不同程度尿碘缺乏,使其亚临床型甲低、临床型甲低的发生率增加,增加了新生儿患先天性甲低的风险,因此孕早期应检测尿碘,异常者建议监测甲状腺功能,减少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祥武主任医师认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证候有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痰浊阻络、阴虚血瘀,并以阳虚血瘀及气虚血瘀为主.黄老认为,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但由于阴阳互根,消渴日久,必定出现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且以脾肾阳虚较为多见,故脾肾阳虚为消渴病痹症的基本病理基础.治疗上以温补脾肾、培元固本为主;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或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出现瘀滞,或阴虚内热,耗伤津液,出现瘀滞,故气滞血瘀是其最关键的病理产物,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要;消渴病痹症病程较长,必定是有虚有实,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为本.用药以当归四逆汤加四君子汤加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检测了90例肾虚证(肾阴虚46例,肾阳虚44例)患者的血浆中分子物质(MMS)与巯基(—SH),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1.肾虚证患者—SH低于正常人,P<0.01,为肾虚的内在依据之一;2.—SH低下的程度是肾阴虚<肾阳虚,P<0.01.在肾病患者中尤为突出;3.MMS的量变关系反映了肾虚状态下继发“邪实”的程度,依量变关系为肾阴虚<正常人<肾阳虚,肾阳虚组的MMS高于肾阴虚组,P<0.01。作者认为:MMS的升高可作为“邪毒”,—SH作为正气虚损的指标,有助于认识正虚与邪实,肾阴虚与肾阳虚的质量互变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