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种植密度对菘蓝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菘蓝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菘蓝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定期定点采集菘蓝样品,测定各器官生长量。结果与结论: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菘蓝主根根长和根直径生长均呈现“先快后慢”趋势;而单株叶片数增长却呈现“先慢后快”趋势;叶长和叶宽生长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单株叶片、根及全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在出苗后65~76 d达到最高。不同种植密度下菘蓝叶片及根部产量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叶片及根部产量2个方面,25 cm×7 cm为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菘蓝ISSR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ISSR-PCR标记技术探讨不同产地菘蓝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鉴定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采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菘蓝及其变异类型的23份样本进行ISSR-PCR分析,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按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建立所研究类群的系统聚类图。结果 10条引物共扩增出1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8条,占总扩增条带数的80.7%,菘蓝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出,所研究样本聚为3支,第1支包括绝大多数样本,第2支为一被毛变异类型,第3支相距最远,从相似度0.62处即被分开,表明为一独立类群。结论 ISSR标记可以为菘蓝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关系分析及栽培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颜色菘蓝种子的质量差异以及筛选一种适合菘蓝种子包衣的种衣剂,以此提高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和利用率。方法 观察并测定6个产区菘蓝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净度,根据颜色分类考察安国、运城和民乐产地脱翅种子的含水量、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并采用5种种衣剂组合包衣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考察其发芽和生物量等指标,以此确定菘蓝种子的颜色分级质量标准,筛选出一种适合菘蓝种子包衣的种衣剂。结果 菘蓝种子分为黄色、黑黄相间色、紫黑色三种颜色,各质量指标大小依次为紫黑色组、黑黄相间色组、黄色组;D种衣剂T2浓度处理的菘蓝种子发芽率和根长、根粗、株高、根冠比等根部生物量均比对照高。结论 菘蓝种子分为黄色、黑黄相间色和紫黑色三种颜色,以紫黑色菘蓝种子为最好;菘蓝种子以D种衣剂T2梯度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市场上流通的不同产地、规格的杭菊、亳菊、滁菊、怀菊进行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检测,根据含量的差异探讨品种、栽培地区等因素对菊花含量的影响,为菊花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测定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槲皮素及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结果:综合分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规格药用菊花中安徽滁州产区的滁菊质量较佳。结论: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因栽培品种、栽培地区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对板蓝根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动态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板蓝根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动态积累变化,以期为菘蓝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25 cm×5 cm(A),25 cm×7 cm(B),25 cm×9 cm(C),20 cm×8 cm(D),20 cm×10 cm(E),定期采集菘蓝样品,测定板蓝根中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结果: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板蓝根中醇浸出物、腺苷及大青叶中靛玉红动态积累变化趋于一致;但各处理间活性成分含量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产量与品质2方面考虑,安徽阜阳地区菘蓝种植密度行株距设为25 cm×7 cm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为优良菘蓝四倍体株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HPLC法分析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菘蓝四倍体株系根中靛蓝、靛玉红含量大多数高于二倍体株系,而叶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不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株系根中的多糖含量均低于二倍体,其中以四倍体株系DB1、DB10和DB15根中多糖含量较高,DB6、DB13和DB15叶中多糖含量最高;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6种,而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为最高。其中DB7、DB8根和叶中的精氨酸含量均高;DB1、DB7和DB12脯氨酸含量高;DB7、DB9和DB12叶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菘蓝不同四倍体株系有效成分表现不完全一致,生产上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菘蓝种质资源进行植物性状比较与质量评价研究,以期为菘蓝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大田栽培,随机区组法,对不同产地引进的菘蓝叶、根、角果、种子等器官的植物性状进行比较,并测定其根中有效成分R,S-告依春和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栽培类型菘蓝在叶、根、角果、种子形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根中R,S-告依春和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其中白菜叶型菘蓝(云南)的R,S-告依春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0.59%,四倍体的多糖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8.68%。结论:根据菘蓝的植物性状可将其分为白菜叶型、甘蓝叶型、芥菜叶型,白菜叶型菘蓝(云南)的R,S-告依春含量较高,四倍体的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板蓝根有效成分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 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1 ] 。临床广泛应用于流感、腮腺炎、乙脑、肝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随着分析化学及测试技术的提高,对其有效成分的质量研究日益增多和深入,现将近年来有关内容综述如下。1 化学成分1 1 吲哚类化合物 靛苷(indoxyl - β-glucoside)、靛红(isatin) [2 ] 、靛蓝(indigotin) [3] 、靛玉红(indirubin) [4、5] 、(E) - 3-(3′,5′-dimethoxy) - 4′-hydroxy -benzylidene) - 2 -in dolinone[6 ] 。1 2 喹唑类生物碱 isaindigotidione 1和2 [7] 、3- …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来源)乌药饮片的质量研究,以期找到影响乌药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乌药饮片的质量检测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乌药饮片进行质量研究。结果10批不同产地(来源)乌药鉴别结果未出现显著差异,且都不含乌药醚内酯。结论产地不同对乌药饮片质量影响不明显,不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对不同产地五灵脂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建立五灵脂指纹图谱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五灵脂指纹图谱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有其专属性,其中陕西、山西、安徽、河北四产地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高,且穗花杉双黄酮含量>0.020%。结论:不同产地的五灵脂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其复齿鼯鼠食物来源有关,需控制鼯鼠食物来源,保证市场上五灵脂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浙江、湖南、安徽3个产地共9批白术药材进行质量对比研究、指纹图谱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对白术药材进行质量检验,比较3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质量差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3个产地的白术药材均符合标准要求;对9批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选择稳定性好、吸收强、特征明显的色谱峰作为共有峰,结果共标定了7个共有指纹峰,9批样品之间的共有峰相似度> 0. 96。结论:浙江、湖南、安徽3个产地的白术药材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指纹图谱也没有差异,证明3个产地的白术药材没有明显质量差异,无法鉴别区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不同产地批次赤芝Ganoderma lucidum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为灵芝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及优质赤芝原料药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5批次各GAP基地的灵芝药材,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及行业通用方法,考察其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分别采用比色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PMP-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多糖含量并进行比较;采用比色法测定三萜甾醇含量,HPLC法进行灵芝酸A一测多评;同时对15批赤芝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15批赤芝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质量标准要求,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山东聊城产赤芝能明显区别于其他批次样品。结论 15批赤芝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说明国内赤芝GAP基地种植质量良好;同时山东聊城产赤芝能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地批次赤芝样品,主要体现在三萜甾醇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菘蓝种子萌发习性,为收获优质大青叶筛选优良种源。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适宜在气候凉爽、湿润、弱酸性、基质疏松的环境下生长;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光照条件好,则生长发育较快;不耐涝,如果人工栽培不适宜渠灌。结论:实验为研究菘蓝种子的萌芽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条件下比较了不同产地种子的优劣,可作为大青叶GAP栽培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香茅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香茅草的质量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香茅草样品14份,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测定香茅草中香茅醛、香茅醇及香叶醇3种成分的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香茅草中33种农药残留,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并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总汞、总砷、铅及镉进行检测。结果:14份香茅草样品的香茅醛含量为14.3~494.0 mg/kg,香茅醇含量为15.8~204.9 mg/kg,香叶醇含量为63.5~838.7 mg/kg,水分含量为8.21%~10.74%,总灰分含量为6.56%~7.7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89%~1.26%,总汞未检出,总砷为0.0386~0.179 mg/kg,铅为0.0685~1.04 mg/kg,镉为0.0460~0.331 mg/kg, 3批样品检出农药残留,其中1个样品检出咪鲜胺(3.12 mg/kg)、多菌灵(0.0518 mg/kg)、吡虫啉(0.0351 mg/kg)、烯酰吗啉(17.6 mg/kg)和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