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4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h、3d、10d抽血测定脂联素和CRP水平。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脂联素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可拮抗烧伤后机体呈现的高炎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5例,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辛伐他汀组75例,高压氧组68例及高压氧联用辛伐他汀组(联用组)72例,分别于入院第1、14天检测外周静脉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联用组治疗后IL-1[(19.14±6.20)μg/L]、IL-6 [(9.79 ±4.01)μg/L]、CRP [(18.01 ±8.81)mg/L]、NO[(85.30±26.01) mg/L]、CGRP[(57.89±13.42) mg/L]、ET[(50.02 ±8.69) mg/L]与辛伐他汀组IL-1[(22.66±6.94) μg/L]、IL-6[(12.27 ±4.57)μg/L]、CRP[(28.94±10.17) mg/L]、NO [(59.47 ±23.01) mg/L]、CGRP[(37.34±10.71) mg/L]、ET[(79.45±12.17) mg/L]和高压氧组IL-1 [(22.27 ±6.84)μg/L]、IL-6[(12.66 4.63) μg/L]、CRP[(29.76±10.33) mg/L]、NO [(60.41 ±22.91)mg/L]、CGRP[(36.77±10.68) mg/L]、ET[(78.97±12.01)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与高压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可显著提高血管内皮功能,对AS的炎性反应发生、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对结直肠癌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其中,Ⅱ~Ⅲ期(非转移组)42例,Ⅳ期(转移组)4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A199,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IL-6,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比较两组患者CEA、CA199、CRP、IL-6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总生存期(OS)生存曲线。结果转移组患者CEA、CA199、CRP、IL-6分别为(288.80±58.17)ng/ml、(250.90±56.04)U/ml、(29.57±5.54)mg/L、(19.54±2.56)pg/ml,明显高于非转移组的(5.48±1.15)ng/ml、(39.08±23.57)U/ml、(11.21±2.80)mg/L、(13.38±1.5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CRP、IL-6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799、0.709、0.643,CEA+CA199+CRP+IL-6的AUC为0.902。根据CEA、CA199、CRP、IL-6的最佳临界值,将接受完整随访的32例转移组患者分别纳入CEA、CA199、CRP、IL-6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并绘制OS生存曲线,可见CEA、CA199、CRP、IL-6高水平组患者的存活时间均低于低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199、CRP、IL-6水平在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中明显升高,其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2009年烧伤患者64例其中严重烧伤患者36例,伤后5~12 h出现高血糖者25例(A组),血糖正常者11例(B组),28例中度烧伤血糖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动态检测烧伤后3、5、12、24、120 h患者血糖、血清脂联素(APN)、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A组)一般出现在伤后3~24 h;A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B组和C组。结论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烧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彭乐  张亚  畅海升 《武警医学》2020,31(9):789-792
 目的 探讨瑞巴派特片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10至2019-09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收治疗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四联除菌治疗患者62例为对照组,在常规四联除菌基础上服用瑞巴派特片治疗患者48例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Hp根除率和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少6个月,统计随访期间Hp阳性例数并计算Hp复发率。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的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5.83%和95.83%,高于对照组的80.65%和82.26%;研究组Hp复发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5)。研究组治疗2周的血清IL-6[(9.11±1.66)ng/L]、TNF-α值[(1.25±0.25)μg/L]、CRP值[(3.55±1.06)mg/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6[(13.74±2.03) ng/L]、TNF-α值[(2.17±0.34)μg/L]和CRP值[(5.26±1.4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红细胞沉降率均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巴派特片辅助常规四联除菌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性反应并预防Hp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养心定悸胶囊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43例。西医组采用胺碘酮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胺碘酮治疗基础上给予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Adr)水平以及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5.3%(41/43),明显高于西医组的81.4%(3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Hs-CRP[(2.41±1.86)mg/L比(5.02±2.54)mg/L]、IL-6[(7.17±2.57)ng/L比(10.34±3.03)ng/L]、Adr[(41.44±7.21)pg/ml比(48.36±7.68)pg/ml]水平及HR[(87.34±7.25)次/min比(93.62±7.41)次/min]、LVEF[(61.23%±4.21%)比(57.82%±4.05%)]水平均优于西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7.
权青云  于丽  黄河 《武警医学》2023,(5):407-409
目的 探讨老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03至2022-06在武警陕西总队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mVCI患者82例作为病例组,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再分为两组,抑郁组(43例)和无抑郁组(39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体检结果各项指标均正常者76人设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IL-6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CRP分别为(7.16±2.57)mg/L和(4.28±2.11)mg/L,IL-6分别为(7.43±1.81)pg/ml和(5.31±1.67)pg/ml,病例组的CRP、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4,P<0.001;t=-7.688,P<0.001)。抑郁组和无抑郁组的CRP分别为(7.41±2.34)mg/L和(6.10±2.13)mg/L,IL-6分别为(7.67±1.76)pg/ml和(6.90±1.35)pg/ml,抑郁组的CRP、IL-6均高于无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I(MCP-1)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生儿脐静脉并分离培养HUVECs,采用标记链霉素抗生物素-生物素法(LSAB法)荧光染色检测内皮细胞特有的Ⅷ因子相关抗原.将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分别以5、10、20、50μg/L TNF-α刺激)和脂联素干预组(以5、30、50mg/L脂联素进行干预,然后加入终浓度20μg/L的TNF-α).分别采用PCR及ELISA法检测各组IL-8及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UVECs胞质中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证实是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TNF-α刺激后,TNF-α刺激组IL-8及MCP-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MCP-1和IL-8的蛋白表达量也呈增加趋势.与20μg/L TNF-α刺激组相比,5mg/L的脂联素干预组IL-8及MCP-1的蛋白、mRNA表达均无显著差异;但30、50mg/L脂联素干预组IL-8及MCP-1的蛋白、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 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趋化因子IL-8及MCP-1的表达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外伤后24h内人院,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高压氧综合治疗组(高压氧组,30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1 ~3d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并用高压氧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d(高压氧治疗1次后)、术后3d(高压氧治疗3次后)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在术前、术后1个月时评定脊髓损伤患者ASIA损伤分级,确定疗效.结果 对照组术后1d血清IL-6水平[(13.35±3.60) ng/L]低于术前[(16.54±3.78)ng/L](P<0.05),术后3d时血清TNF-α[( 18.85±4.39)ng/L]、IL-6[(12.84±3.75) ng/L]水平低于术前[(23.89±4.83)ng/L,(16.54 ±3.78) ng/L] (P <0.05);高压氧组术后1d、3d时血清TNF-α( 19.65±4.21)ng/L,(17.44±5.43)ng/L;IL-6[(11.37±3.54)ng/L,(8.70±3.37) ng/L]水平均低于术前[(23.34±4.34)ng/L,(17.89±4.46)ng/L] (P<0.05).术后1d时高压氧组脊髓损伤患者血清TNF-α[(19.65±4.21) ng/L、IL-6 (11.37±3.54) ng/L]水平低于对照组[(22.58±5.04) ng/L,(13.35±3.60)ng/L] (P <0.05).结论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生成或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减轻继发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与机体微炎症反应状态的关系。方法将92例排除了急性炎症反应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动静脉内瘘失功组(A组)30例,动静脉内瘘功能正常组(B组)62例,分别检测两组的hs-CRP、IL-6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hs-CRP(7.50±2.32)mg/L、IL-6(70.12±14.63)ng/L、TNF-α(64.65±9.56)ng/L,B组hs-CRP(5.07±3.54)mg/L、IL-6(61.45±9.58)ng/L、TNF-α(54.35±6.98)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微炎症状态与动静脉内瘘失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调脂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UAP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5)给予辛伐他汀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32)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结果 (1)治疗6周后,治疗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81±3.97)mg/L对(9.73±4.86)mg/L,P<0.01和(2.86±0.98)mg/L对(4.15±1.03)mg/L,P<0.01;(2)治疗组血浆CRP水平、FIB水平的降低与胆固醇(T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结论 UAP调脂治疗具有抗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并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4至2017-03收治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联合血栓抽吸。研究组PCI治疗联合血栓抽吸并在术前静脉滴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情况(TIMI)变化。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CRP、IL-6、TNF-α、cTnI、BNP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即刻心电图ST段回落≥50%发生率、术后LVEF、出院时Killip分级。结果 术后即刻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RP[(10.17±1.39)mg/L]、IL-6[(21.85±2.97)mg/L]、TNF-α[(41.35±4.70)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4±1.73)mg/L、(25.01±3.27)mg/L、(37.96±3.8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TnI、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心电图ST段回落≥50%发生率(65.45%)、LVEF(56.39±5.13)、Killip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进一步降低急诊血栓抽吸PCI患者炎性反应因子的分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血流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程胰岛素泵治疗对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改善机制。方法 112例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口服药物治疗(OHA)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原、免疫原性胰岛素)、血清炎性反应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空腹胰岛素原(PI)、空腹免疫原性胰岛素(IR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OMA B、HOMA-IR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CSII组PI/IRI(7.5±1.4 vs 3.8±1.6)、炎性因子[ΔhsCRP: (0.9±0.4)vs (0.3±0.1) mg/L、ΔTNF-α:(1.1±0.4) vs (0.4±0.3) ng/L]有更显著的下降(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PI/IRI下降与hsCRP、TNF-α、IL-6下降呈正相关(P<0.05)。结论 短程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改善初诊超重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且可能与改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低减IGT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CRP在高血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所有受试者均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乳胶增强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RP水平。结果正常对照NCI、GT和T2DM者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分别为(1.31±0.47)mg/L、(2.43±0.40)mg/L和(3.95±0.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下同(P<0.01);CRP分别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OGTT2 h 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低度炎症不仅在T2DM而且在IGT状态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对患者近、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确诊的AMI患者297例,分为房颤/房扑动组(33例)和无房颤/房扑组(264例).比较两组30 d及6个月内病死率、Killip分级、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多普勒心脏超声测定患者AMI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房颤/房扑组与无房颤/房扑组比较:年龄大、CPK峰值高、心源性休克率高、既往发生过心肌梗死者比例高、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I级比例低,多支血管病变率高,LVEF<40%比例高(P<0.05);与无房颤/房扑组比较,房颤/房扑组30 d内及6个月病死率、心源性休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缺血率、再梗死率明显增高(P<0.05);二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并发房颤/房扑的患者其近中期病死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集群免疫治疗(cluster immunotherapy)前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Υ干扰素(INFF-Υ)的变化,探讨集群免疫治疗的机制.方法 68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予剂量累加阶段为期7周的集群免疫治疗,而后每4周给予1次维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IL-4和INF-Υ值.检测数据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中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年的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值降低,而血清INF-Υ值升高.治疗组血清IL-4值(均数±标准差)由治疗前的(17.01±3.26) ng/L降至(11.43±2.48)n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6.84±2.94)ng/L降至(13.89±3.05)nb/L,治疗组血清IL-4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INF-Υ值(均数±标准差)由治疗前的(12.24 ±2.39) ng/L增至(16.98 ±3.16) n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1.96±2.15) ng/L增至(13.92±2.34)ng/L,治疗组血清ⅢF-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群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4值,同时能升高INF-Υ值.本研究表明调节患者血清IL-4和INF-Υ的平衡可能是集群免疫治疗的分子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对肥胖孕妇相关慢性炎症抗炎和促炎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人民医院自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26例孕前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63例。A组孕16周补充低剂量维生素D(400 IU/d),B组孕16周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1 600 IU/d)。两组孕妇均补充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25(OH)D水平、维生素D分布情况、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B组25(OH)D水平与维生素D正常比例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WBC、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PLT、CRP、IL-6均降低,脂联素均升高,且B组WBC、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PLT、CRP、IL-6均低于A组,脂联素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fracture of multiple ribs,FMR)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FMR患者136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48例;年龄24~79岁,平均43.38岁。致伤因素:道路交通伤82例,高处坠落伤34例,砸伤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8)与对照组(n=68),实验组行胸腔镜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开胸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术前、术后7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肺活量,两组术前、术后1、3、5、7d疼痛评分,术后肺不张、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9.76±19.53)m L、(58.97±5.92)min、(1.97±0.21)d、(2.33±0.24)d、(7.92±0.83)d,均低于对照组的(221.68±22.65)m L、(80.76±8.18)min、(3.69±0.38)d、(4.79±0.49)d、(13.19±1.33)d,P0.05。术后7d,实验组IL-6、IL-8、CRP分别为(90.85±9.11)ng/L、(112.86±11.21)ng/L、(4.74±0.48c)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36.57±13.62)ng/L、(228.42±22.49)ng/L、(6.64±0.68)mg/L,肺活量(2116.76±213.65)m L高于对照组(1789.95±181.75)m L(P0.05)。术后1、3、5、7d,实验组疼痛评分(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评价)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肺不张、肺炎发生率(4.41%、7.35%)低于对照组(14.71%、20.59%),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FMR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晨曦  曲建昌 《人民军医》2012,(10):985-986
目的:观察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DN 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降血糖、降血压、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丹红注射液,每次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DN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为53例(88.3%),对照组为24例(40.0%);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P及IL-6水平分别为(5.02±3.96)、(91.30±11.71)mg/L和(9.08±2.33)、(119.41±23.41)pg/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DN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及其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4例、冠心病患者4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定血清CRP和IL-6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CRP为5.21±1.89mg/L、IL-6水平为7.40±2.98ng/L,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3.30±1.10mg/L和5.22±2.03ng/L)和正常对照(1.68±0.54mg/L和3.38±1.85ng/L),并且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二者呈正相关(r=0.708)。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活跃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可能与CRP、IL-6有关,二者可能在其机制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